-
羌活败毒散
《症因脉治》卷一:组成:羌活、独活、前胡、川芎、防风、荆芥、甘草、苍术。主治:太阳寒湿腰痛。加减:寒冷,加桂枝、生姜。功效:发汗解肌。主治:四时太阳表症。《症因脉治》卷四:组成: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桔梗、枳壳、陈皮、甘草。主治:湿热疟,身体重痛,肢节烦疼,脉浮紧者。
-
湿热疟
《症因脉治》卷四:“湿热疟之因,《内经》云: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及得之以浴,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发作时兼见身重肢痛、呕逆胀痞等证。身体重痛,肢节烦疼,脉浮紧者,用羌活败毒散;脉弦长,呕逆胸满者,用柴葛平胃散;如属湿热,脉洪数者,用加味香薷饮。参见疟疾、湿疟、暑疟条。
-
风湿腰痛
概述:风湿腰痛为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或发热恶寒,自汗身重;腰痛一证,外感内伤皆可产生,其病理变化常表现出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仆闪挫为标的特点,因此治疗时除散寒行湿,清利湿热,活血祛瘀,舒筋活络外,多配补肾强腰的药物,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针灸治疗本病证有较好疗效。
-
腰痛·风湿证
腰痛一证,外感内伤皆可产生,其病理变化常表现出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仆闪挫为标的特点,因此治疗时除散寒行湿,清利湿热,活血祛瘀,舒筋活络外,多配补肾强腰的药物,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治疗本病,除内治外,尚可配合针灸、按摩、理疗、拔火罐、膏贴、药物熏洗等方法,取综合治疗,疗效较好。
-
天行头痛
出《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有内伤头痛,可由气虚、血虚、阳虚、阴虚、肝阳、伤食、瘀血致痛等。从经络分,有三阳头痛(太阳头痛、阳明头痛、少阳头痛)、三阴头痛(太阴头痛、厥阴头痛、少阴头痛)等。从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发作规律及疼痛部位分,有真头痛、头风、偏头痛、雷头痛、脑风、巅顶痛、久头痛等。
-
气热不得卧
外感不得卧之一。指气分受邪热所致的不寐。《症因脉治》卷三:“气热不得卧之症,昼则发热,夜则身凉,是阳气伤于阳分而不得卧也;昼则发热烦躁,夜亦发热烦躁,是气受邪热,重阳无阴而不得卧也。如左脉浮数,宜羌活败毒散加黄柏、知母;左关数大,柴胡饮子;右关洪数,白虎汤;骨节烦热,地骨皮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