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康唑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本品为广谱抗真菌药。用于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如手癣、足癣、股癣、体癣、红癣等。为防止复发,临床治愈后应外用2周。注意事项:外用面部时,不要触及双眼。规格:霜剂:1%;洗剂:1%;栓剂:1%。
-
松树皮
拼音名:SōnɡSh P 来源: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马尾松、油松、思茅松等的树干内皮。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收敛,生肌。外用治烧烫伤,小儿湿疹。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焙干研粉,用香油调搽患处,或煎水洗患处。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红汞
药品说明书:别名:汞溴红;红溴汞外文名:Merbromin适应症:防腐作用较弱,刺激性小,可用于外用消毒及表浅创面。用量用法:外用:不可与碘酊同时涂用。规格:红药水(含红汞2%),红汞醑(含红汞2%、丙酮10%)。
-
汞溴红
药品说明书:别名:汞溴红;红溴汞外文名:Merbromin适应症:防腐作用较弱,刺激性小,可用于外用消毒及表浅创面。用量用法:外用:不可与碘酊同时涂用。规格:红药水(含红汞2%),红汞醑(含红汞2%、丙酮10%)。
-
三叶豆
别名:干枝柳、化食草来源:豆科秔子梢属植物滇南秔子梢CampylotropisharmsiiA.K.Schindl.,以根入药。秋季采收,晒干。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瘀止痛。用于痢疾;外用治跌打损伤,刀伤。外用适量,鲜根捣烂,或加甜酒捣烂敷患处。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三叶木蓝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叶木蓝:别名:地蓝根来源:豆科三叶木蓝Indigoferatrifoliata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消肿。外用治乳腺炎。4钱,水煎服;外用全草适量,水煎外洗。
-
柳酸
药品说明书:别名:水杨酸,柳酸,撒酸外文名:SalicylicAcid适应症:有抗真菌、止痒、溶解角质等作用,常与苯甲酸等配成外用制剂,治疗多种慢性皮肤病。用量用法:外用:涂搽。规格:3%~10%酒精溶液。搽头水、脚癣水、痱子粉,5%~10%水杨酸膏等。
-
撒酸
药品说明书:别名:水杨酸,柳酸,撒酸外文名:SalicylicAcid适应症:有抗真菌、止痒、溶解角质等作用,常与苯甲酸等配成外用制剂,治疗多种慢性皮肤病。用量用法:外用:涂搽。规格:3%~10%酒精溶液。搽头水、脚癣水、痱子粉,5%~10%水杨酸膏等。
-
野靛
来源:报春花科野靛LysimachiadecurrensG.Forst.var.acroadeniaMakino[L.acroadeniaMaxim.],以叶或地上部分入药。生境分布:四川。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败毒。外用治疮疖。5钱,水煎服。外用鲜品适量与马兰叶共捣烂敷患处。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红溴汞
药品说明书:别名:汞溴红;红溴汞外文名:Merbromin适应症:防腐作用较弱,刺激性小,可用于外用消毒及表浅创面。用量用法:外用:不可与碘酊同时涂用。规格:红药水(含红汞2%),红汞醑(含红汞2%、丙酮10%)。
-
金光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光菊:别名:太阳菊来源:菊科金光菊RudbeckialaciniataL.,以叶入药。生境分布:广西及各地常有栽培。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急性胃肠炎;外用治痈疮。6片,水煎服。
-
酚软膏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外用防腐、止痒。用量用法:外用。
-
苦木片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治疗肺炎、支气管炎、菌痢、肠炎和外科、妇科、眼耳鼻咽喉科炎症。外用治疗皮肤化脓。用量用法:口服:1次服2~4片,1日3次。外用:10%软膏涂局部。
-
还皮同安
药品说明书:别名:还皮同安,环比酮胺适应症:本品为一种高效抗真菌新药。用于治疗体股癣、花斑癣、手足癣、浅表性皮肤念珠菌病等。用量用法:外用:涂患处。规格:软膏。
-
环比酮胺
药品说明书:别名:还皮同安,环比酮胺适应症:本品为一种高效抗真菌新药。用于治疗体股癣、花斑癣、手足癣、浅表性皮肤念珠菌病等。用量用法:外用:涂患处。规格:软膏。
-
香豆霉素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肠道感染。软膏可用于治疗皮肤、创面的感染。用量用法:口服:0.1g/次,每8小时1次;软膏外用。注意事项: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规格:片剂:0.05g;软膏剂。
-
护肤霜
药品说明书:别名:护肤霜,氧化锌软膏作用与用途:本品具有收敛、保护皮肤作用。用于湿疹,亚急性皮炎等。用法:外用涂于患处。规格:30g/支。
-
皲裂佳
药品说明书:别名:尿素乳膏,皲裂佳作用与用途:用于皮肤角化症、手足皲裂、湿疹等疾患,也可用于皮炎。用法:外用涂于患处。规格:10g/支。
-
醋酸曲安缩松-尿素软膏
药品说明书:用法用量:外用,涂敷患处,一日2~3次。规格:每支10克,含曲安奈德10毫克、尿素1000毫克,注:其它参见“曲安缩松”.
-
樟脑醑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用于瘙痒性皮肤病、冻疮或局部发赤。用量用法:外用:擦涂。注:见“樟脑”。
-
复方斑蝥洗剂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刺激头皮,增加毛发营养,促进生发。用量用法:外用。
-
强的松二甲亚砜液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外用涂搽,治疗各种瘙痒性皮肤病及神经性皮炎、关节痛及无实质性病变的各种疼痛。
-
优力肤霜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各种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过敏性湿疹及苔鲜样瘙痒症等。用量用法:外用,洗净患处,每日涂3-4次。规格:霜剂。
-
脚气灵膏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本品及其锌盐有抗真菌作用,常用于皮肤真菌感染。用量用法:外用:用于粘膜时浓度不宜超过1%。规格:脚气灵膏(含本品20%,十一烯酸锌5%)。
-
红霉素二甲基亚枫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合并感染的皮肤病。用量用法:外用,每次涂2-3次。注意事项:有奇臭,但无毒性。规格:溶液剂。
-
福马林醑
药品说明书:别名:福马林醑,甲醛溶液适应症:用于手足、多汗或腋臭。用量用法:外用:涂擦。
-
煤焦油洗剂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用于治疗牛皮癣、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煤焦油溶液系由煤焦油200g,吐温8050ml,乙醇加到1000ml配成)。用量用法:外用。注:详见“煤焦油”.
-
搽头水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除头屑、止痒,用于干性皮脂溢及脂溢性皮炎。用量用法:外用。成分:水杨酸10g,间苯二酚50g,蓖麻油50ml,乙醇加至1000ml.
-
虫咬水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治疗昆虫螫伤。用量用法:外用。成分:浓氨溶液100ml,薄荷脑15g,乙醇加至1000ml.
-
新霉素万能溶媒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外用:治疗毛囊炎及有感染的痤疮。规格:溶液剂:硫酸新霉素10g,二甲亚砜300ml,水700ml.
-
新万
药品说明书:别名:新霉素万能溶媒适应症:外用:治疗毛囊炎及有感染的痤疮。规格:溶液剂:硫酸新霉素10g,二甲亚砜300ml,水700ml.
-
白疔散
处方:海螵蛸21g,滑石9g,寒水石9g,煅石膏9g,青黛3g,冰片1g。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湿疹。用法用量: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慈航膏
处方:侧柏叶125g,大黄31g,当归31g,地榆31g,血余46g,露蜂房10g,黄蜡93g,香油500ml。制法:常法炼膏。功能主治:烫火伤。用法用量: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地榆油膏
处方:地榆粉31g,冰片2g,麻油60ml。功能主治:胎火丹毒。用法用量:调膏。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丁香酊
处方:丁香15g。功能主治:体癣。用法用量:70%酒精加至100毫升。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矾石软膏
处方:熟石膏6g,苦矾2g,雄黄7g,冰片1g,凡士林加至200g。制法:上为细末,配成软膏。功能主治:婴儿湿疹。用法用量: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复方补骨脂酊
处方:补骨脂30g,菟丝子20g,栀子20g,75%酒精200ml。制法:上为粗末,浸于酒精中成酊剂。功能主治:白癜风。用法用量: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红香粉
处方:红粉5g,冰片4g,薄荷脑37g,香脂100g。制法:将红粉分为两等分,分别加入冰片及薄荷脑中,研细;把冰片、红粉加入香脂后,再加入薄荷脑、红粉,搅匀即成。功能主治:酒渣鼻。用法用量: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黄丹软膏
处方:黄丹12克黄柏(粉)12克枯矾6克凡士林70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与凡士林调成软膏。功能主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用量: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黄金霜合剂
处方:黄金霜灵药15g,黄金霜药渣31g,珍珠黄金丹长药31g。制法:上为细末后,用醋调如雪花膏状。功能主治:白癜风。用法用量: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黄连油膏
处方:黄连25g,蓖麻油75g。功能主治:急性湿疹。用法用量:混合。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接指方
处方:真正沉重苏木、蚕茧。制法:苏木为细末。功能主治:指断,及其余皮肤刀伤。用法用量:敷断指间,外用蚕茧包缚定固,数日如故。摘录:《医统》卷九十三
-
克银癣软膏
处方:红粉5g,秦皮乙醇流浸膏15g,川槿皮乙醇流浸膏10g,补骨脂乙醇流浸膏10g,加亲水性软膏基质60g。功能主治:银屑病。用法用量:调膏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蓝药膏
处方:青黛15g,海螵蛸68g,石膏末125g,冰片3g,凡士林936g。制法:调膏。功能主治: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用法用量: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柳酸乌梅膏
处方:乌梅30g,水杨酸2g。制法:取食盐10g,用开水50毫升,溶化后,将乌梅放入,浸泡1日,去核,放入乳钵加食醋15毫升,捣烂,最后,加水杨酸混合即成。功能主治:鸡眼。用法用量: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龙衣粉
处方:蛇皮100g。功能主治:下腿溃疡。用法用量:微炒黑后,研细粉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白婆婆纳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婆婆纳:来源:玄参科白婆婆纳Veronicaincana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东北、华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消肿止血。主治痈疖红肿。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
斑杖
来源: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细齿天南星Arisaemaserratum(Thunb.)Schott,以球茎入药。秋冬采收,晒干。性味:辛,平。功能主治:解毒。用于毒蛇咬伤。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烂敷伤口周围。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大叶楠
拼音名:D Y N n别名:华东楠来源:樟科大叶楠MachilusleptophyllaHand.-Mazz.,以根入药。生境分布:浙江、江苏、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功能主治:消肿解毒。主治疮疖。用法用量:外用鲜根适量,捣烂外敷,或用根磨汁外擦。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海桐花
别名:海桐来源:海桐花科海桐花Pittosporumtobira(Thunb.)Ait.,以枝、叶入药。生境分布:南方各地。功能主治:杀虫,外用煎水洗疥疮。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