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气止痛
理气止痛为治法。指用具有理气行滞止痛作用的方药,治疗气机阻滞导致疼痛的治法。
-
红皮
芸香科植物橘及其变种的成熟果皮·《中医大辞典》·红皮:红皮为中药名,出自《汤液本草》,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橘皮之别名。叶片革质,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14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仅中脉被星状毛,下面密被黄褐色至灰褐色星状绒毛;性微温归经:肝;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
管南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管南香:拼音名:GuǎnN nXiānɡ别名:萝卜防己、大叶马兜铃、圆叶马兜铃、金银袋、大叶山总管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广西马兜铃AristolochiakwangsiensisChunetHow[A.shukangiiChunetHow],以根入药。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理气止痛,凉血止血。2.《云南中草药选》:祛瘀生肌,凉血,行气止痛。
-
火索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火索麻:拼音名:HuǒSuǒM 别名:假芝麻、癞皮树、火索木、坡皮麻、鞭龙来源:梧桐科山芝麻属植物扭蒴山芝麻HelicteresisoraL.,以根入药。叶互生,叶柄长8-25mm,被柔毛;平归经:胃经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各家论述: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行气止痛,治慢性胃炎,胃溃疡。
-
苏冰滴丸
概述:苏冰滴丸为中成药,研制方,滴丸剂。功能:芳香开窍,理气止痛。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时的疼痛,以及冠心病胸痛等。照下述方法试验:(1)在升华物上加香草醛硫酸溶液(1→100)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10粒(约相当于冰片100m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醋酸乙酯振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
枸橘
《全国中草药汇编》:枸橘:拼音名:GōuJ 别名:铁篱寨、臭橘、枸橘李、枳、臭杞来源:芸香科枳属植物枳Poncirustrifoliata(L.未成熟果实,横切为两半,晒干者称绿衣机壳。侧生小叶较小,椭圆状卵形,基部稍偏斜,幼嫩时在主脉上有短柔毛,具半透明油腺点。脘腹胀痛;4.《中国药植图鉴》:发汗,健胃,祛痰,利尿。
-
江南地不容
叶柄长7-10cm,有时可达14cm,盾状着生于距叶片基部1-2cm处;雄株为复伞形聚伞花序,总花序梗长2-5cm,稍肉质,顶端有小苞片,小聚伞花序有梗,5-8个伞形状簇生于假梗的未端,假伞梗纤细;化学成份:江南地不容根含 环藤宁碱(cycleanine),头花千金藤碱(cepharanthine)及小檗胺(berbamine)等生物碱。
-
佛手柑粥
功能主治:健脾养胃,理气止痛。用法用量:上药煎汤去渣,再入粳米50-100g,冰糖少许,同煮为粥。各家论述:佛手柑味辛酸,性温无毒,入肝、胃经,是理气止痛,开胃进食之佳品。对于中老年人体虚胃弱,消化力差所引起的食欲不振,胃痛胁胀,嗳气吐逆,胸胞气闷,以及患有慢性胃炎时,常常吃些佛手柑粥,均有较好的效果。
-
冠心丹参片
冠心丹参片药典标准:品名:冠心丹参片GuanxinDanshenPian处方:丹参200g、三七200g、降香油1.75ml制法:以上三味,三七粉碎成细粉;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鉴别](1)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及上述两种对照药材溶液各5~症见胸闷,胸痛,痛有定处,心悸气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暗红,脉涩或弦紧。
-
溃疡汤
处方:乌贼骨12g,刀豆子9g,高良姜6g,砂仁6g,白蔻仁6g,香附9g,乌药9g,神曲9g,丹参15g,茯苓12g,白芍15g,甘草9g。功能主治:温中制酸,理气止痛。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脘疼痛,嗳气吞酸,舌苔白,脉弦或紧。摘录:《临证医案医方》
-
阑尾1号
处方:红藤、地丁草、川楝子。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理气止痛。主瘀滞型阑尾炎。摘录:《新急腹症学》
-
桃仁杜仲汤
处方:红花9克,桃仁9克,羌活9克,赤芍9克,炒杜仲15克,川断9克,木瓜9克,小茴香9克,破故纸9克。功能主治:补肾壮腰,理气止痛。主腰部损伤,伤及肾气。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以黄酒为引,饭后服用。摘录:郭焕章方
-
温补汤
处方:人参白术川芎当归白芍熟地肉桂木香小茴香附元胡索功能主治:益气养血,理气止痛。治少腹痛而喜按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备注:方中人参、白术益气健脾;肉桂温中散寒;木香、小茴、香附、元胡行气止痛。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八
-
玄附汤
处方:玄胡索(炒,去皮)附子(炮,去皮、脐)各30克木香(不见火)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助阳祛寒,理气止痛。治七疝,心腹冷痛,肠鸣气走,身寒自汗,大腑滑泄。用法用量:每服12克,水220毫升,加生姜7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玄胡六合汤
《医垒元戎》方之玄胡六合汤:组成:当归(酒炒)、川芎、白芍药、干地黄(酒蒸)、延胡索、苦楝子(炒焦)各一两。功能主治:《医垒元戎》方之玄胡六合汤主治脐下虚冷,腹痛及腰脊间闷痛。当归地黄芍药川芎玄胡苦楝(炒)各30克功能主治:《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方之玄胡六合汤功在活血祛瘀,理气止痛。
-
白千层油
拼音名:BáiQiānCénɡYóu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层的叶或枝蒸取的挥发油。雄蕊多数,绿白以,长约1cm,常5-8枚成束,花药背部着生,药室平行,纵裂;蒴果近球形,直径5-7mm,种子近三角形。性味:味辛;性平归经:归肝;心经功能主治:祛风通络;理气止痛;主风湿痹痛;拘挛麻木;注意:内服不宜过量。
-
大叶风沙藤
拼音名:D Y FēnɡShāT nɡ别名:海风藤、地血香、梅花钻、大梅花钻、吹风散、大血藤、过山风、绣球香、通血香、过山龙藤、大饭团来源:木兰科南五味子属植物异形南五味子Kadsuraheteroclita(Roxb.)Craib。功能主治:根、藤:祛风除湿,理气止痛,活血散淤。5钱,水煎服,或水煎冲黄酒服,或浸酒服,或0.5~
-
大叶山桂
别名:大山桂、三条筋、胶桂、鸭母桂、土肉桂来源:为樟科樟属植物钝叶桂Cinnamomumobtusifolium(roxb.)Nees,以树皮入药。性味:甘、辛,温。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止血,接骨。用于胃寒疼痛,虚寒泄泻,风湿骨痛,腰肌劳损,阳痿,闭经;5钱,水煎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豆豉姜
《*辞典》:豆豉姜: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拼音名:D uChǐJiānɡ别名:木浆子根(《分类草药性》),满山香(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澄茄根、木姜子根(《四川中药志》),过山香、枪子蔃(《广东中药》)。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理气止痛。治感冒,风湿痹痛,胃痛,脚气。参见木姜子及木椒根条。
-
葛枣
拼音名:GěZǎo别名:葛枣子、金莲枝、含水藤、木天蓼、该他利[朝名]来源: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葛枣Actinidiapolygama(Sieb.etZucc.)Miq.,以带虫瘿的果实入药。秋季采集,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理气止痛。用于腰痛,疝痛。水煎服,日服2次。备注:(1)葛枣醇为利尿强心药。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红石耳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石耳:拼音名:H nɡSh ěr别名:石耳子、黄底石耳来源:地衣类石耳科石耳属植物红腹石耳GyrophorahypocrocinaJatta,以叶状体入药。性味:淡、微苦,平。上表面灰褐色或褐色,连缘色较深,平滑或有皱褶,中央脐外稍突起,下表面近脐周围呈橘红色、锈红色、边缘近于黑色,无或有少数假根。
-
黄荆
拼音名:Hu nɡJīnɡ别名:黄荆条、黄荆子、布荆、荆条、五指风、五指柑来源: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黄荆VitexnegundoL.及牡荆V.negundoL.var.cannabifolia(sieb.etZucc.)Hand.四季可采,以夏秋采收为好,根、茎洗净切段晒干,叶、果阴干备用,叶亦可鲜用。叶:化湿截疟。果实:止咳平喘,理气止痛。
-
黄荆根
药理作用:根煎剂对小鼠有镇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并有祛痰作用(酚红法)。归经:《得配本草》:入手少阴经。功能主治:解表,祛风湿,理气止痛,截疟,驱虫。治惊痫,除风湿。⑤《南宁市药物志》:温经散瘀,解肌发汗。(南京《常用中草药》)②治风湿关节痛、腰痛:黄荆根一两,八角枫根一两,枸骨根一两。
-
回阳生
拼音名:HuíYánɡShēnɡ别名:树韭菜来源:药材基源:为书带蕨科植物细柄书带蕨的全草。根茎横生,密被灰褐色、有虹光的钻状披针形鳞片,先端纤维状,边缘有疏锯齿。上面中脉不甚明显或略凹下,下面隆起,侧脉斜上并和边脉连接形成网眼。孢子囊群生于叶缘,多离开中脉。性味:辛;理气止痛。主跌打损伤;
-
降真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降真香:拼音名:Ji nɡZhēnXiānɡ别名:山橘、山油柑来源:芸香科山油柑属植物降真香Acronychiapedunculata(L.果实秋冬采,其余部分全年采,切片晒干或阴干。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根、干木、叶:祛风活血,理气止痛。用于风湿性腰腿痛,跌打肿痛,支气管炎,胃痛,疝气痛。果实:健胃消食。
-
蒟蒻薯
拼音名:JǔRuòShǔ别名:水狗仔、老虎须、山大黄、大水田七、黄牛胆来源:药材基源:为蒟蒻薯科植物箭根薯的根茎。T.esquirolii(Levl.)Rehd.]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挖,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总苞片4,暗紫色;性味:苦;有小毒归经:胃;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理气止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咽喉肿痛;孕妇禁服。
-
芦子兰
拼音名:L ZǐL n别名:大麻疙瘩、芦子藤、苎叶蒌、野胡椒来源:胡椒科胡椒属植物荨麻叶胡椒PiperboehmeriaefoliumWall.,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散寒,理气止痛。用于感冒,胃痛,痛经,跌打损伤,风湿骨痛。1两,水煎或泡酒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毛茎马兰
拼音名:M oJīnɡMǎL n别名:银柴胡、青箭杆草、大鱼鳅串、大柴胡来源:菊科紫菀属植物毛茎马兰AsterageratoidesTurcz.var.lasiocladus(Hayata)Hand.夏秋采收,晒干。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散风热,理气止痛,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咳嗽,胸痛,周身疼痛;外用治蛇咬伤,烧烫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清香桂
拼音名:QīnɡXiānɡGu 别名:胃友、野樱桃、野扇花、大风消、万年青、桂花矮陀陀来源:黄杨科野扇花属植物清香桂SarcococcaruscifoliaStapf,以根及果实入药。夏秋采果,洗净晒干或鲜用。功能主治:根:理气止痛,祛风活络。用于急、慢性胃炎,胃溃疡,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果:补血养肝。用于头晕,心悸,视力减退。
-
散血飞
拼音名:S nXu Fēi别名:青椒皮[陕西]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刺异叶花椒ZanthoxylumdimorphophyllumHemsl.var.spinifoliumRehd.etWils.,以根、根皮和果入药。性味:根:辛,温。功能主治:根:祛风散寒。用于风湿麻木,风寒咳嗽;根皮:理气止痛。用于胃气痛,腹痛。用于跌打损伤,腰腿酸痛。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湿鼠曲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湿鼠曲草:拼音名:ShīShǔQǔCǎo别名:臁疮草、无心草来源:菊科鼠曲草属植物湿鼠曲草GnaphaliumtranzscheliiKirp.[G.uliginosumauct.nonL.],以全草入药。夏秋开花时采收,晒干。疮痈肿毒;(《吉林中草药》)④治湿热痢疾:湿鼠曲草、小檗皮、甘松。2.《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调中益气,止咳化痰。
-
手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手参:拼音名:ShǒuShēn别名:手掌参、掌参、阴阳参来源:为兰科手参属植物手参GymnadeniaconopseaR.Brown的块根。凹舌兰属植物长苞凹舌兰Coeloglossumviride(L.性味:甘、微苦,凉。功能主治:补肾益精,理气止痛。病后体弱,神经衰弱,咳嗽,阳痿,久泻,白带,跌打损伤,淤血肿痛。
-
松叶防风花
拼音名:SōnɡYèFánɡFēnɡHuā英文名:SeseliyunnanensisFranch.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松叶西风芹的花。小总苞片6-10,基部联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本种与前2种的区别为:叶片3全裂,不成羽状分裂,裂片线状披针形,长7-13cm,宽5-10mm;花序梗有毛;性味:味辛;性微温功能主治:祛风理气止痛。
-
歪头菜
拼音名:WāiT uC i别名:两叶豆苗、三铃子、草豆、野豌豆来源:豆科野豌豆属植物歪头菜ViciaunijugaA.Brown,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晒干。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补虚调肝,理气止痛,清热利尿。用于头晕,体虚浮肿,胃痛;外用治疔疖。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胃寒草
拼音名:WèiHán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冷哎尔前胡的根。上部叶退化,仅有披针形叶鞘。总苞片3-7,不等长;小伞形花序梗不等长;花柱在果期向下反折。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1700m的山地灌丛和草坡的。性味:味辛;性温功能主治:祛风散寒;理气止痛。胃寒胀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
小花五味子藤
拼音名:XiǎoHuāWǔW iZǐT nɡ别名:香石藤、大伸筋、铁骨散、小密细藤、接筋藤、黄袍小血藤、满山香[云南]来源:为木篮科北五味子属植物小花五味子SchisandramicrantbaA.C.Smith.以根入药。秋季挖根,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单叶互生;功能主治:祛风利湿,理气止痛。用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胃痛,月经不调,肾炎。
-
小南木香
拼音名:XiǎoNánMùXiānɡ别名:南木香、地擅香、藤子暗消、小楠木香、土木香、打鼓藤、串石藤、毛叶子寒药、白防己、金不换。化学成份:根含木香烯内酯(costunolide), -环木香烯内酯( -cyclocostunolide),去氢木香内酯(dehydrocostuslactone)和1(10))-顺式木香烯内酯[1(10)-cis-costunolide]。主寒凝气滞胃痛;
-
斩木橿子
拼音名:ZhǎnM JiānɡZǐ来源:樟科斩木橿子Neolitseaaurata(Hayata)Koidz.,以根、树皮入药。生境分布:浙江、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广西、四川。功能主治:理气止痛,消肿。主治胃脘胀痛,水肿。用法用量:根0.5~1两,水煎服;或树皮晒干,研末,3~5钱,吞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皱杓兰
拼音名:ZhòuSháoLán别名:兜兰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皱杓兰的根。苞片宽披针形,萼片卵状披针形。唇瓣球形,长3-4cm,花后扩大而皱折,黑紫色,口部小,卵形,基部耳状,边缘膜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下阴处或灌丛草地。性味:味甘;性平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清热解毒;理气止痛。主月经不调;
-
九龙胃药胶囊
九龙胃药胶囊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九龙胃药胶囊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温胃散寒,理气止痛。用于寒邪客胃所致的胃脘痛;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香元和胃颗粒
香元和胃颗粒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香元和胃颗粒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健脾和胃,理气止痛。用于胃痛气滞证引起的胃脘胀痛,食欲不振。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7.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
良姜胃疡胶囊
良姜胃疡胶囊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良姜胃疡胶囊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苗医:中医:温胃散寒,理气止痛。2.忌情绪激动及生闷气。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八味和胃口服液
八味和胃口服液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八味和胃口服液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养阴和胃,理气止痛。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舒胃药酒
舒胃药酒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舒胃药酒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彝医:中医: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用于寒凝气滞所致的胃脘痛,消化不良。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参术胶囊
参术胶囊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参术胶囊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消食化滞,理气止痛。用于脾胃气滞所引起的脘腹胀痛,少气懒言,食少便溏。3.阴虚、胃火盛者慎服;6.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
香砂参术茶
香砂参术茶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香砂参术茶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益气健脾,理气止痛。6.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胃泰和胶囊
胃泰和胶囊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胃泰和胶囊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疏肝和胃,温中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气滞虚寒型胃脘痛。7.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
沙棘干乳剂
沙棘干乳剂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沙棘干乳剂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消食化滞,活血散瘀,理气止痛。2.糖尿病患者慎用。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胸膜炎汤2号
《临证医案医方》:方名:胸膜炎汤2号组成:冬瓜子30g,葶苈子9g,薏苡仁30g,茯苓12g,旋覆花(布包),6g,代赭石(布包)12g,瓜蒌12g,薤白9g,杏仁9g,广皮9g,枳壳6g,桔梗6g。功效:泻肺利水,止咳。主治:渗出性胸膜炎,发热,咳嗽胸疼,胸膜积液,呼吸不畅,脉滑数,舌苔白。
-
八角
概述:八角是八角树的果实,为八角茴香的别名。出《本草品汇精要》。入脾、肾经。治胃寒呕吐,食欲减退,脘腹胀痛,寒疝,睾丸偏坠,肾虚腰痛,干、湿脚气。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含茴香脑,还有茴香醛、对丙烯基苯基异戊烯醚等。2.不适宜阴虚火旺者食用。八角的食疗功效:八角有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