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臑俞
主治肩臂疼痛,瘰疬,肩周炎,上肢瘫痪,臂外展无力,颈项强痛,肩背痛,臂酸无力,肩关节周围炎,肩肿,肩臂酸痛无力,不可举臂,颈项瘰疬,脑血管病后遗症,颈淋巴结结核等。快速取穴:手臂内收,腋后纹末端直上与肩胛冈下缘交点即是臑俞穴。布有臂后皮神经及腋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臑俞配后溪、肩井,治肩部疼痛。
-
背臑
概述:背臑即臂臑。主治病症:臂臑穴主治瘰疬,肩臂疼痛,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急性结合膜炎,上肢瘫痪,目疾,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颈项拘挛,颈淋巴结核,瘿气,瘰疬,头痛等,为针麻开胸常用穴之一。一般直刺0.5~2寸,透入三角肌中,局部酸胀,可向整个肩部放散。《类经图翼》:臂痛无力,寒热瘰疬,颈项拘急。
-
臂脑
概述:臂脑即臂臑。主治病症:臂臑穴主治瘰疬,肩臂疼痛,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急性结合膜炎,上肢瘫痪,目疾,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颈项拘挛,颈淋巴结核,瘿气,瘰疬,头痛等,为针麻开胸常用穴之一。一般直刺0.5~2寸,透入三角肌中,局部酸胀,可向整个肩部放散。《类经图翼》:臂痛无力,寒热瘰疬,颈项拘急。
-
别阳
1寸,局部酸胀;阳交穴主治胸胁、神志和下肢等疾患:如胸胁胀满,颈项强痛,惊悸怔忡,癫疾惊狂,痦不能言,喉痹,髀枢痛,膝痛,足胫痿痹,霍乱转筋,下肢痿痹,癫狂,现代又用阳交穴治疗胸膜炎,咽喉炎,坐骨神经痛,精神病,膝踝肿痛,脚气,惊厥,胆囊炎,肋间神经痛,腓肠肌痉挛,腓浅神经疼痛或麻痹,癫痫等。
-
臂臑
别名头冲,颈冲、背臑、臂脑、别阳。臂臑有清热明目,通经通络的作用。臂臑穴主治病证:臂臑穴主治瘰疬,肩臂疼痛,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急性结合膜炎,上肢瘫痪,目疾,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颈项拘挛,颈淋巴结核,瘿气,瘰疬,头痛等,为针麻开胸常用穴之一。2寸,透入三角肌中,局部酸胀,可向整个肩部放散。
-
颈冲
臂臑位于上臂后外侧,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距曲池穴7寸,当三角肌抵止部后缘处。主治病症:臂臑穴主治瘰疬,肩臂疼痛,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急性结合膜炎,上肢瘫痪,目疾,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颈项拘挛,颈淋巴结核,瘿气,瘰疬,头痛等,为针麻开胸常用穴之一。《类经图翼》:臂痛无力,寒热瘰疬,颈项拘急。
-
头冲
臂臑主要用于颈项肩臂及眼睛疾患等:如颈项拘急、颈淋巴结核、瘿气、肩臂疼痛、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瘰疬、上肢瘫痪、目疾等。坐位或卧位,在腋前皱壁上端下3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取穴。布有臂外侧皮神经,肌皮神经和头静脉,肱动、静脉肌支。0.5寸,局部有酸胀感,可向肩部或肘部放散。天府配合谷、迎香,治鼻衄。
-
定喘
别名治喘、喘息。俯卧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穴),旁开0.5寸处取穴。定喘穴下有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夹肌、头最长肌、半棘肌等,布有第七颈神经后支的皮支,深部正当第八颈神经后支内侧支,有颈横及颈深动、静脉分支。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头夹肌→头半棘肌。一般直刺0.5~
-
肩髎
肩髎穴主要用于肩、臂疾患等:如肩胛肌痉挛或麻痹,肩重不举,肩周炎,中风偏瘫,臂痛,肩臂痛,上肢麻痹,上肢瘫痪,肩重不能举,荨麻疹,脑血管后遗症,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经旋肱后动、静脉及腋神经等形成的血管神经和肱骨外科颈之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小圆肌→大圆肌→背阔肌腱。向下斜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