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芎丸
上药研为细末,炼蜜搜和,每45克,分作50丸。摘录:《类证治裁》卷五方出《续本事》卷四,名见《普济方》卷七十二方之川芎丸:处方:川芎、荆芥、天麻、川乌、乌药、羌活、黑牵牛(炒)、川当归、金钗、石斛各等分。主治:《杨氏家藏方》卷十一方之川芎丸主治咽喉不利,音声不出,及风热上壅,面赤鼻塞,不闻香臭。
-
川芎膏
《幼科类萃》卷二十六:川芎膏:处方:川芎3钱,细辛3钱,藁本3钱,川白芷3钱,甘草(炙)3钱,杏仁(去皮尖)7个,龙脑半钱,麝香半钱。摘录:《幼科类萃》卷二十六《冯氏锦囊 杂证》卷三:方名:川芎膏组成:川芎、细辛、藁本、川白芷、麻黄、甘草、杏仁、龙脑、麝香(少许)、羌活。附注: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 川芎丸。
-
风痰
为痰证之一。素有痰疾,因感受风邪或风热怫郁而发者·风痰:风痰指素有痰疾,因感受风邪或风热怫郁而发者。《症因脉治·痰症》:“痰之为病,变化百出,皆内因七情,外感六气,中宫失清化之令,熏蒸结聚而成。由于痰浊停留部位、病因及症状表现不同,有风痰、寒痰、湿痰、燥痰、热痰、气痰、虚痰、实痰等病证。
-
祛风清上洗药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方名:祛风清上洗药组成:防风3钱,川芎2钱,白芷2钱,薄荷1钱,桑叶2钱,甘菊1钱5分,天麻1钱。主治:偏正头痛,头目昏重。川芎为血中之气药,能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功能活血祛瘀,祛风止痛。药理研究提示10%川芎浸膏能抑制大脑活动和麻痹神经中枢,故有镇静、镇痛、止痉作用。
-
头目不清利
宜川芎丸、防风散、川芎散、沃雪汤、清神养荣汤。”多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气血衰弱,脏腑阴阳失调等所致。如刘河间主风火。根据病因、症状之不同,可分为风晕、湿晕、痰晕、中暑眩晕、燥火眩晕、气郁眩晕、肝火眩晕、虚晕等。相当于周围性及中枢性眩晕、耳源性眩晕、颅内血管性病变、药物中毒及晕动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