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胖病
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的杆状蚴形态相似,但两者的丝状蚴有明显差别。(2)钩蚴肺炎:钩蚴移行过肺,可致肺部点状出血及炎症反应。(2)贫血及循环系统症状:由于钩虫附着肠壁,长期吸血及咬伤处不断渗血,造成慢性失血、营养不良和肠道功能失调等改变,以致形成不同程度的缺铁性小细胞性贫血。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
脱力黄
脱力黄为病证名。《杂病源流犀烛·诸疸源流》:“力役人劳苦受伤,亦成黄胖病,俗名脱力黄。”脱力黄与因虫食所致之黄胖病不同。证见黄胖而好食易饥,怠惰无力。治宜双砂丸、伐木丸加味。
-
食劳疸黄
概述:黄胖为病证名。因于虫积者,可兼见呕吐黄水,毛发皆直,好食生米、茶叶、土炭等异物。黄胖可见于钩虫病及营养不良或其他慢性疾患引起的贫血病证。方药治疗:驱虫如使君肉、槟榔、雷丸加绿矾丸等;健脾养血,如归脾汤、人参养荣汤诸方。《杂病源流犀烛·诸疸源流》:“力役人劳苦受伤,亦成黄胖病,俗名脱力黄。”
-
黄胖
概述:黄胖为病证名。因于虫积者,可兼见呕吐黄水,毛发皆直,好食生米、茶叶、土炭等异物。黄胖可见于钩虫病及营养不良或其他慢性疾患引起的贫血病证。方药治疗:驱虫如使君肉、槟榔、雷丸加绿矾丸等;健脾养血,如归脾汤、人参养荣汤诸方。《杂病源流犀烛·诸疸源流》:“力役人劳苦受伤,亦成黄胖病,俗名脱力黄。”
-
伐木丸
概述:伐木丸为方剂名,出自《本草纲目》卷十一引张三丰方。别名:三丰伐木丸阴骘丸、三丰伐木丸组成:制苍术一斤,黄酒曲二两(二味同炒赤色),皂矾(醋拌晒干,入阳城罐火煅)半斤。制法:上药为细末,醋糊为丸,梧桐子大功效主治:主治黄胖病,面色萎黄浮肿,心悸气促,肢倦无力等症。主治黄肿,水肿腹胀,溏泻。
-
铁砂散
《家塾方》:方名:铁砂散组成:铁砂12钱,荞麦粉12钱,大黄6两。制备方法:上为末,和荞麦粉,以水泛为丸,如绿豆大。附注: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 铁砂丸。《名家方选》:方名:铁砂散组成:铁砂5钱,荞麦10钱。主治:黄胖病气上冲胸,短息,小便不利。用法用量:每服5钱,白汤送下,日3次。
-
针砂汤
《名家方选》:组成:桂枝1钱,茯苓1钱,白术1钱,甘草1钱,针砂7分或1钱,人参8分,牡蛎8分。主治:黄胖病,心下痞或满,行步则短气动悸甚者。用法用量:以水2合,煮取1合温服。
-
秘传枣矾丸
《医便》卷二:方名:秘传枣矾丸组成:红枣1斤(去核),鸡肫皮4个(焙干为末),皂矾1两,酽醋一碗。主治:黄胖病。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远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醋煮飞罗面为丸,如绿豆大。
-
三丰伐木丸
概述:三丰伐木丸又名伐木丸,出自《本草纲目》卷十一引张三丰方。处方:制苍术一斤,黄酒曲二两(二味同炒赤色),皂矾(醋拌晒干,入阳城罐火煅)半斤。制法:为细末,醋糊为丸,梧桐子大用法用量:每服三十至四十丸,酒或米汤送下,日二至三次。功能主治:治黄胖病,面色萎黄浮肿,心悸气促,肢倦无力等症。
-
小儿钩虫病
概述:《中医药学名词》(2004):小儿钩虫病(infantileancylostomiasis)是指发生于小儿的钩虫病。钩虫病又名黄胖病、黄胖、黄肿、食劳疸黄。钩虫病的病因病机:由小儿赤脚或坐地,皮肤触及钩虫丝状蚴后,进入体中引起。钩虫病的症状:成虫寄生在小肠内吸血,以面黄浮肿,全身无力等气血虚弱脾虚湿困为主症。
-
无忌紫金丸
《得效》卷三:别名:紫金丸组成:针砂(醋煮通红)1两,紫金皮(酒浸)1两,香附子(炒)1两,三棱(醋浸1宿,煮)1两,苍术(米泔浸)1两,陈皮(去白)1两,青皮(去白)1两,厚朴(姜汁制)1两,缩砂1两。主治:积黄,脾胃食积结块,四肢怠惰,身面俱黄,肚腹膨胀,俗名黄胖病。川椒汤服亦可。制备方法:上醋糊为丸。
-
降砜丸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JiangfanWan标准编号:WS3-B-1016-91处方:煅皂砜?187.5g甘草31.25g厚朴(制)62.5g苍术187.5g陈皮62.5g制法: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红枣125g,分次加水煎液,至煎出液味尽,去渣,加入面粉78.2g打成浆糊,另取面粉78.2g和入药粉内,用浆糊泛丸,干燥,即得。功能与主治:运脾化湿。
-
余粮丸
《种福堂方》卷四:组成:皂矾8两(用红醋2茶杯,煅至通红色,放地上出火毒),余粮石4两(醋煅7次),砂仁4钱(姜汁炒),白豆蔻3钱,枳壳4钱(炒),厚朴4钱(炒),真广皮3钱,干漆1两(炒到烟尽),白芷2钱,川贝母2钱,铁梗茵陈5钱(不见火),海金沙1钱,益母草5钱,广木香2钱,地骨皮2钱。用药禁忌:孕妇忌服;
-
赤井龙王汤
处方:当归、川芎、芍药、黄耆、良姜、萍蓬根、木香、黄芩、黄连、人参、大黄、肉桂、桂心、甘草。功能主治:产前后诸疾,及打扑折伤、金疮,腹痛食伤,淋疾癫狂,黄胖病,痈疔,诸恶疮,类中风,痘疮后诸症;酒毒,郁冒。有热,加柴胡;金疮筋断,加槟榔、丁子;摘录:《产科发蒙》卷六
-
黄胖散
处方:铁粉6分,姜3分,桂3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黄胖病。用法用量:每服4-5钱。摘录:《经验良方》
-
黄胖丸
《名家方选》:黄胖丸:处方:铁砂10钱(醋煮后水洗),蕨粉10钱,硫黄8钱,枯矾2钱。功能主治:黄胖,上逆动气或下血,眩晕不能行步者。摘录:《名家方选》《续名家方选》:方名:黄胖丸组成:铁砂100钱,葛根12钱,黄连12钱,百草霜5钱。主治:黄胖病。制备方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茵陈粥
处方:茵陈30~100克白糖适量制法:先将蔑陈洗净,煎汁,去渣,入粳米后加水适量,待粥欲熟时,加入白糖适量,稍煮一二沸即可。功能主治:清利湿热,退黄疸。疗程以7-10天为宜,每日分2-3次服食。粥宜稀薄,不宜稠厚,米只用粳米,不用糯米。用药禁忌:阴黄或阳黄均可食用,钩虫引起的 黄胖病不应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