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本草纲目博议
参见《本草乘雅半偈》:《本草乘雅半偈》为药物学著作。明·卢之颐撰。作者在其父卢复《本草纲目博议》一书的基础上,增补撰成《本草乘雅》。本书取《神农本草经》中的药物222种,后世收载的药物143种,共365种。每药在引录古说之后,均注以核、参及先人云等项目,广泛讨论了药性的理论及制药、用药等法。
-
本草乘雅半偈
概述:《本草乘雅半偈》为药物学著作。明·卢之颐撰。主要内容:作者在其父卢复《本草纲目博议》一书的基础上,增补撰成《本草乘雅》。本书取《神农本草经》中的药物222种,后世收载的药物143种,共365种。每药在引录古说之后,均注以核、参及先人云等项目,广泛讨论了药性的理论及制药、用药等法。
-
本草乘雅
由明·卢之颐在其父卢复《本草纲目博议》一书的基础上,增补撰成《本草乘雅》。参见《本草乘雅半偈》:《本草乘雅半偈》为药物学著作。本书取《神农本草经》中的药物222种,后世收载的药物143种,共365种。每药在引录古说之后,均注以核、参及先人云等项目,广泛讨论了药性的理论及制药、用药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