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凤迎源
赤凤迎源为针刺手法名。由提插、捻转法结合而成。操作时进针后先深入地部,再提至天部,待针得气自摇后,再插入人部,上下左右,四围飞旋,一捻一放,如凤凰冲风摆翅之状。其法先进针至深(地)部,再提针至浅(天)部,得气后,再进针至中(人)部,随即大幅度的快速捻转,一捻一放,针柄飞旋,如凤展翅状。
-
飞经走气
概述:飞经走气:1.针刺术语;小儿推拿方法。其法:进针得气后,不进不退,扳到针身使针头朝向病所,将针尾一左一右,慢慢拨动,如扶船舵之状,摇摆九数或三九二十七数,故名青龙摆尾,以行卫气。苍龟探穴针刺手法名。《金针赋》:“赤凤迎源,展翅之仪,入针至地,提针至天,候针自摇,复进其原,上下左右,四围飞旋。”
-
调气法
包括捻转、提插、呼吸配合、手指循按,以及龙虎升腾、纳气、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等法。即病位在所取穴位的上方,宜在病人吸气时提针,使气上行;其法:进针得气后,不进不退,扳到针身使针头朝向病所,将针尾一左一右,慢慢拨动,如扶船舵之状,摇摆九数或三九二十七数,故名青龙摆尾,以行卫气。
-
金针赋
《金针赋》为针灸歌赋名。首载于徐凤《针灸大全》。全名《梓岐风谷飞经走气撮要金针赋》。主要以歌赋形式论述取穴方法、针刺手法等。次论补泻下针,调气、出针之法;其中提出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子午捣臼、进气、留气、抽添、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等针法,对后世影响较大。
-
苍龟探穴
苍龟探穴为针刺手法名。飞经走气四法之一,与赤凤迎源对称。是以徐疾法和针向行气法结合而成。《针灸问对》:“持针于地部,右盘提而剔之。”其法:进针得气后,向上下左右四方斜刺,每方均由浅入深,按浅、中、深三层作三进一退的“钻剔”动作,犹如龟入土,有通行经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