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乙神针方
陈惠畴为清代针灸学家,字寿田,湘潭(今属湖南)人。方剂名·太乙神针方:太乙神针方为方剂名,出自《本草纲目拾遗》卷九方。组成:人参、麝香各四两,三七八两,山羊血二两,千年健、钻地风、肉桂、川椒、乳香、没药、小茴香、苍术各一斤,艾叶、防风各四斤,甘草二斤,穿山甲半斤。功能主治:主治痛风寒湿,筋骨疼痛。
-
灸法秘传
《灸法秘传》为书名。清·金冶田传,雷少逸编。刊于光绪九年(1883年)。内容有正面(穴)图,背面(穴)图、指节图、灸盏图、灸药神方、灸法禁忌,全书主体部分为中风、尸厥应灸七十症的灸法取穴。书末由刘国光氏附入太乙神针方及雷火针法。其中将特制的药艾放入银质的“灸盏”中进行灸疗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特点。
-
太乙神针集解
《太乙神针集解》为《太乙神针》的改编本。原是在药卷灸法的一种形式即雷(神)针的基础上调整了原来的处方而重新命名的,有其一定的疗效和特点。首载太乙神针方,次为用针法、人神禁忌、正面及背面穴道图及说明等。由于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故流传的各种刊本甚多,其中有不少改编本,增订穴位及歌赋而改易书名者。
-
冯卓怀
冯卓怀为清代针灸家。同治年间曾订正《太乙神针方》。
-
陈寿田
陈寿田即陈惠畴。陈惠畴为清代针灸学家。字寿田。湘潭(今属湖南)人。著有《经脉图考》和《太乙神针方》。
-
陈惠畴
陈惠畴为清代针灸学家。字寿田。湘潭(今属湖南)人。著有《经脉图考》和《太乙神针方》。
-
金冶田
金冶田为清代针灸家。长于灸法。雷少逸曾传其学而撰写《灸法秘传》。清·金冶田传,雷少逸编。刊于光绪九年(1883年)。内容包括正面穴图、背面穴图、指节图、灸盏图、灸药神方、灸法禁忌、应灸七十症等。书末刘国光附入“太乙神针方”及“雷火针法”。
-
太乙神针灸法
《太乙神针灸法》为《太乙神针》的改编本。原是在药卷灸法的一种形式即雷(神)针的基础上调整了原来的处方而重新命名的,有其一定的疗效和特点。首载太乙神针方,次为用针法、人神禁忌、正面及背面穴道图及说明等。由于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故流传的各种刊本甚多,其中有不少改编本,增订穴位及歌赋而改易书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