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洽
胡洽南北朝时宋医家。一作胡道洽。广陵(今江苏江都)人。爱好音乐,精于医理,毕生以拯救为事,以医术知名。撰《胡洽百病方》二卷,已佚。
-
胡洽百病方
《胡洽百病方》医方著作。见《隋书·经籍志》。二卷(一说三卷)。刘宋·胡洽撰。原书已佚,后世医籍如《外台秘要方》、《医心方》等均有引录。简称《胡洽方》。
-
五尸丸
概述:五尸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外台秘要》卷十三方之五尸丸:组成:芍药、桂心各八分,吴茱萸一合,朱砂、川芎、炮乌头、干姜各四分,川椒一两,栀子仁五分,炒巴豆四十枚(胡洽方有芫花四分、野葛皮二分)。功能主治:《外台秘要》卷十三方之五尸丸主治诸尸疰。用药禁忌:忌猪肉、生葱、芦笋、生血等物。
-
曲糵丸
《外台》卷二十五引《胡洽方》:组成:麦糵(炒)1升,曲(炒)1升,附子(炮)2两,桂心2两,乌梅肉2两,人参4两,茯苓4两。功效:消谷下气。主治:数十年休息痢下,不能食,虚羸。②《杨氏家藏方》本方用法:粟米糊为丸,每服五十丸,米饮下,不拘时候。主治:酒癖不消,心腹胀满,噫醋吞酸,呃逆不食,胁助疼痛。
-
岩蜜汤
《千金》卷八引胡洽方:方名:岩蜜汤组成:甘草1两,干地黄1两,细辛1两,吴茱萸1两,芍药1两,干姜1两,当归1两。主治:贼风,腹中绞痛,并飞尸遁注,发作无时,发即抢心胀满,胁下如锥刀刺;及少阴伤寒。加减:若痛甚者,加羊脂3两、当归、芍药、人参各1两;心腹胀满坚急者,加大黄3两。
-
小风引汤
《圣惠》卷四十五:方名:小风引汤别名:风引汤组成:独活1两,防风1两(去芦头),当归3分,赤茯苓1两,大豆2合(熟炒),人参1两(去芦头),干姜3分(炮裂,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石斛1两(去芦头)。功效:调气,进食,宽中。左瘫右痪,素有风湿。主治:肉极寒,肌肉变,舌痿,名曰恶风,腰脚疼弱。
-
小泽兰丸
《千金翼》卷七方之小泽兰丸:方名:小泽兰丸组成:泽兰9分(取叶熬),芜荑3分(熬),藁本3分,厚朴3分(炙),细辛3分,人参3分,柏子仁3分,白术3分,蜀椒1两(去目闭口者,汗),白芷1两,干姜1两,食茱萸1两,防风1两,石膏2两,桂心半两,当归7分,芎7分,甘草(炙)7分(一方有芍药1两)。主治妇人产后虚损。
-
赤丸
《金匮要略》卷上:赤丸:处方:茯苓56克半夏56克(洗)乌头28克(炮)细辛14克制法:上四味,研末,纳真朱为色,炼蜜为丸,如麻子大。备注:方中乌头温经散寒,可治沉寒痼冷引起的腹痛,细辛、茯苓、半夏温化寒饮;而《普济方》仅用乌头、半夏2味,易白凤仙子、杏仁,黄丹为衣,服7丸至谷道见血而止。其瞑眩之性可知。
-
大黄耆酒
《千金》卷十五:大黄耆酒:处方:黄耆2两,桂心2两,巴戟天2两,石斛2两,泽泻2两,茯苓2两,柏子仁2两,干姜2两,蜀椒2两,防风2两,独活2两,人参2两,天雄1两,芍药1两,附子1两,乌头1两,茵芋1两,半夏1两,细辛1两,白术1两,黄芩1两,栝楼根1两,山茱萸1两。功效:补虚祛风。
-
大黄耆汤
《三因》卷八:大黄耆汤:处方:黄耆3两,桂心3两,巴戟(去心)3两,石斛(酒浸)3两,泽泻3两,茯苓3两,干姜(炮)3两,防风2两,独活2两,人参2两,天雄(炮,去皮脐)1两,芍药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半夏(汤浸7次)1两,细辛(去苗)1两,白术1两,黄芩1两,瓜蒌根1两。制法:上锉散。每服8合,1日2次。
-
大岩蜜汤
《千金翼方》不用蜜。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纳脂令烊,分三次温服,每次相隔一至二小时。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八《外台秘要》卷三十四引《集验方》之大岩蜜汤:处方:干地黄1两,当归1两,独活1两,甘草(炙)1两,芍药1两,桂心1两,小草1两,细辛1两,吴茱萸1升,干姜3两。并主少阴伤寒。
-
鲛鱼皮散
《外台》卷二十八引《集验方》:鲛鱼皮散:处方:鲛鱼皮(鹊鱼班皮是)1分,犀角1分,麝香(研)1分,龙骨1分,丹砂(研)1分,雄黄(研)1分,蘘荷叶1分,鹿角(炙)1分,蜈蚣1枚(炙),椒1分(汗),干姜1分,贝子10枚,鸡舌香1分。功能主治:鬼注,蛊注,毒气变化无常者。主治:五尸鬼疰,百毒恶气。制备方法:上为末。
-
露宿丸
《肘后方》卷四:露宿丸:别名:大露宿丸处方:矾石3两,干姜3两,桂3两,桔梗3两,附子(炮)3两,皂荚3两。制法:捣筛,蜜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积聚,寒冷百病。方中矾石,《证类本草》引《本草图经》作“礜石”。主治:遇冷气心下结紧,呕逆,寒食不消;并伤寒晨夜触寒冷恶气。用药禁忌:忌热食近火,宜冷食饮。
-
七物独活汤
《胡洽方》引张苗(见《外台》卷十九):组成:独活5两,葛根4两,干姜2两,桂心4两,半夏4两(洗),甘草2两(炙),防风3两。主治:脚弱,及中风湿,缓纵不随。用药禁忌:忌羊肉、(饣易)、海藻、菘菜、生葱。临床应用:中风骑士息王恕母年五十,纱扇自扇,汗出中风,口不得语,身缓不收,积一月困笃。
-
苍梧道士陈元膏
《千金》卷七引《胡洽方》:苍梧道士陈元膏:处方:当归1两,细辛1两,桂心5寸,天雄30枚,生地黄3斤,白芷1两半,川芎1两,丹砂2两,干姜10累,乌头3两,松脂8两,猪肪10斤,人参3两,防风3两,附子30枚,雄黄2两。又有妇人若月经内塞,无子数年,膏摩少腹,并服如杏子一枚,十日下崩血二升,即愈,其年便有子。
-
小附著散
《千金》卷十七:方名:小附著散组成:细辛1分,天雄1分,甘草1分(一作莽草),桂心3分,附子1两,乌头1两,干姜1两,雄黄半两,真朱半两。主治:飞尸贼风,发时急痛,不在一处,针则移,发一日半日乃瘥,须臾复发。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方中一派辛烈辟除邪毒之药,独取真朱以安神,识甘草以和胃气。
-
雷公炮炙论
概述:《雷公炮炙论》为中药炮制著作,三卷。南北朝刘宋雷斅撰,胡洽重订。原书早佚,其内容散见于《证类本草》、《雷公炮炙药性赋解》、《本草纲目》等书中。1932年张骥根据上述各书重予补辑,得药180余种,分原叙及上、中、下三卷予以论述,并加入其他古本草书中有关炮炙经验,末有附卷,另记70余种药物的炮炙方法。
-
鲁王酒
制法:上(口父)咀,以酒4斗,渍之10日。功能主治:风眩心乱,耳聋,目暗泪出,鼻不闻香臭,口烂生疮,风齿瘰疬,喉下生疮,烦热,厥逆上气,胸胁肩肿痛,手不上头,不自带衣,腰脊不能俯仰,脚酸不仁,难以久立;八风十二痹,五缓六急,半身不遂,四肢偏枯,筋挛不可屈伸;方中甘草,《千金翼》作干姜。
-
大巖蜜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方之大巖蜜汤:别名:大岩蜜汤处方:干地黄、当归、独活、甘草、芍药、桂心、细辛、小草各二两,吴茱萸一升,干姜三两。制法:上药为粗末用法用量:水煎去滓,入蜜五合重煮,分三次服。《千金翼方》不用蜜。飞尸遁注,发作无时,发即抢心胀满,胁下如锥刺,并治少阴伤寒。
-
粉隔汤
别名:矾石汤处方:矾石1两。功能主治:胸中多痰,头痛,不欲食,及饮酒则瘀阻痰。用法用量:矾石汤(《兰台规范》卷四)。摘录:《肘后方》卷四引《胡洽方》
-
九盏汤
处方:黄连(长3寸)30枚(秤重2两半),龙骨(如棋子)4枚(重4分),附子(大者)1枚,干姜1两半,胶1两半。功能主治:下痢。如此9上9下,纳诸药,着火止,沸辄下,着土上,沸止又复,9上9下,度可得1升,顿服即止。摘录:《证类本草》卷七引胡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