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岭南卫生方
《岭南卫生方》医方著作。元僧人继洪辑(或有题为“宋·李璆、张致远原辑”者,系托名)。本书主要辑录宋、元时期医学著作中有关岭南地区(今广东等地)多发病瘴疟等证治的资料。搜罗其中有效方剂。还记述了“蛊毒”药毒及杨梅疮等病的疗法。及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
地黄薄荷汤
处方:生地黄根、生薄荷叶不拘多少。功能主治:伤寒热瘴,头疼足热,发渴烦躁,不呕不泻,其脉洪实。用法用量:上净洗,砂钵内捣烂,取自然汁,入麝香少许,井华水调下。如觉心间顿凉,不须再服。摘录:《岭南卫生方》卷中
-
香苓汤
《岭南卫生方》卷中:方名:香苓汤组成:香薷1斤半,茯苓(去皮)2两,陈皮2两,干姜(炮)2两,甘草5两,厚朴1两(姜制)。主治:伤暑。用法用量:上为细末,入盐少许,沸汤调服,不拘时候。
-
愚鲁汤
《内经拾遗》卷一:方名:愚鲁汤组成:银州柴胡(去须)、辽东人参(去芦)。主治:咳嗽,血枯经闭,劳热。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3片,红枣2个,煎至8分,食后服。《岭南卫生方》卷中:方名:愚鲁汤组成:北柴胡(去芦)、南人参(去芦)各等分。主治:伤寒瘴疾,头疼发热,其脉洪实。
-
蚕蜕散
方出《岭南卫生方》卷中,名见《普济方》卷二五一引《经验良方》:蚕蜕散:处方:蚕蜕纸(是出蚕子了纸也)不拘多少。摘录:方出《岭南卫生方》卷中,名见《普济方》卷二五一引《经验良方》《片玉痘疹》卷十二:蚕蜕散:处方:枯矾2钱,人中白(刮,以火煅令白)2钱,五倍子2钱,蚕退纸(烧灰)2钱。主治:崩漏下血不止。
-
截瘴散
处方:常山(鸡骨样者良)、茯神(去皮木)、肉桂(去粗皮)各等分,甘草减半。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瘴疾,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或三日两日而发,或间日连日而作。注意:忌葱、蒜、韭、羊肉、鱼腥、鲊面、生冷果子、一切毒物,避风寒,戒房室。摘录:《岭南卫生方》卷中
-
瘴疟丹
《岭南卫生方》卷中:方名:瘴疟丹组成:常山、缩砂仁、三棱、莪术各等分。癖疟者,胸肋间有气癖一块,或因喜怒而得,或因积聚而得之;食疟者,因饮食伤脾而为疟也。用法用量:当发前日,服30丸,冷酒送下,次早又服。制备方法:上四味同炒为末,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
李璆
李璆宋代医家。字西美,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尝任陈州教授,徽猷阁直学士。尝于户部侍郎张致远合辑《瘴论》二卷,是为我国较早之瘴论专书。原书早佚,元代医僧继洪在纂集《岭南卫生方》时,尝辑用其部分佚文。
-
二气香薷饮
处方:香薷(净叶)2两,黄连(去须)2两,厚朴2两,生姜4两。功能主治:一切暑毒。用法用量:上先将生姜取汁,同黄连、厚朴于银瓷器内罨1宿,炒令厚朴紫色为度,于银瓷铫内,以水1碗,煎至8分,入酒少许,再煎2-3沸,冷服。暑毒作痢,先以此药送下巴豆感应丸,荡涤暑毒。摘录:《岭南卫生方》卷中
-
良姜香薷汤
处方:陈皮(去白)、藿香叶、香薷叶、甘草(炒)、生姜(和皮)、良姜、枣子(去核)、紫苏叶、木瓜(去瓤)各等分。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伏暑伤冷,致作霍乱。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煎服。摘录:《岭南卫生方》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