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疹阐注
《麻疹阐注》麻疹专著。清·张霞谿撰。刊于1840年。本书卷一-二系将《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的(麻)疹门作了补充注释。卷三-四为附采诸家麻(疹)后证治,引述前代麻疹著作中有关麻疹的合并症、后遗症的证治等内容。现有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石印本及《珍本医书集成》本。
-
金花消毒饮
处方:黄连、黄芩、黄柏、大黄。功能主治:口糜。摘录:《麻疹阐注》卷二
-
玉阿散
《麻疹阐注》:组成:猫屎(在屋上日晒雨灌风吹白色者,煅存性)不拘多少,冰片少许,青黛(如无真青黛,用靛青花水飞净代之)少许。主治:走马牙疳。用法用量:敷上。制备方法:研为细末。
-
吹口丹
《赤水玄珠》卷二十八:吹口丹:处方:黄连青黛孩儿茶冰片各等分功能主治:主小儿口疳。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麻疹阐注》卷二:组成:醋荠草(捣汁)、青草鹅屙(调汁)。主治:麻后走马牙疳、穿腮、落齿、鼻崩、唇烂。用法用量:将2汁同放于麻蚬壳内,于炭火上煅过数次,研末。
-
黄连除(匿虫)丸
别名:除(匿虫)丸、黄连化(匿虫)丸处方:黄连2钱,芦荟1钱2分,白芜荑1钱5分,使君子(炒)2钱5分,干蝉(炒)1钱2分,川楝子肉2钱,夜明砂1钱2分。功能主治:痘后狐惑,唇口生疮破烂,其人好睡,默默不欲食,其声哑嗄。用法用量:除(匿虫)丸(《种痘新书》卷九)、黄连化(匿虫)丸(《麻疹阐注》卷二)。
-
九味平胸丸
处方:百合、天冬、杏仁、桑皮、石膏、大黄、葶苈、木通、枳壳。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清肺,化痰,降火。主麻后余毒,留于肺经,阳火熏灼而成龟胸。用法用量:清汤送下。摘录:《麻疹阐注》卷三
-
羚羊泻白散
《瘄科要略》卷上:羚羊泻白散:处方:羚羊角、苦杏仁、广橘红、炒桑皮、生甘草、桔梗、地骨皮、象贝母、炒竹茹。摘录:《瘄科要略》卷上《麻疹阐注》卷二:方名:羚羊泻白散组成:生桑皮、地骨皮、甘草、羚羊角。主治:麻疹已出而喘,鼻干口燥者;麻疹后喘急属实,气壮胸满,身热便闭而无汗者。
-
闷瘄
闷瘄(cù醋)病证名。指麻疹闭表,疹难透出。《麻疹阐注》:“闷瘄之症,有热五六日而不出者;有身上微影而头面胸背俱无者;有形迹在内而外不见形者;有皮肤隐隐紫赤者;有红紫遍身紫黑成块者。”临床分风闭、火闭、食闭、痰闭四证。
-
升麻白虎汤
《麻疹阐注》卷一:组成:石膏、知母、甘草、升麻。主治:温热发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