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宜方
《如宜方》为方书名。元·艾元英撰。撰年不详。卷1将病证等内容分为17类,包括头痛、咽喉、诸气、腰痛、心恙、补益、消渴、痈疽、肿病、脚气、失血、大便、小便、疮疥、妇人、小儿、杂病,每类均简述证候及其应用的方剂名称;卷2附列卷1所用的方剂,共304首,并予编号,便于检阅。
-
宁中膏
处方:人参酸枣仁各30克辰砂15克制法:上药为末,蜜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养心安神。治产后血虚,心志不宁,睡卧不安,言语错乱。用法用量:每服1丸,薄荷汤化下。摘录:《普济方》卷三四九《普济方》卷三四九引《如宜方》:组成:人参1两,酸枣仁1两,辰砂半钱。又宜研琥珀、麝香、灯心汤送下。
-
参茯白术散
处方:白扁豆(姜汁浸,炒,去皮)2两,茯苓2两,山药2两,人参2两,甘草2两,莲肉2两,砂仁2两,桔梗2两,薏苡仁(炒)2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病后脾虚津液燥。用法用量:本方名“参茯白术散”,但方中无白术,疑脱。摘录:《普济方》卷一七九引《如宜方》
-
青灵丸
《圣济总录》卷一七六:方名:青灵丸组成:粉霜1钱,丹砂(研)1钱,腻粉1钱,水银2钱(用铅少许,结沙子),麝香(研)半钱,青黛2钱,巴豆30粒(去皮心膜,出油尽,研)。主治:小儿乳癖。《普济方》卷一六五引《如宜方》:方名:青灵丸组成:灵砂、青州白丸子各等分。主治:老人元气衰弱,痰气上攻,睡卧不安。
-
药灵砂丹
《普济方》卷三十六引《如宜方》:方名:药灵砂丹组成:灵砂1两,丁香半钱,木香半钱,胡椒半钱。主治:翻胃,脏寒停饮后吐。用法用量:每服60丸,姜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枣肉杵丸,如绿豆大。
-
益智五味丸
《普济方》卷二十九引《如宜方》:方名:益智五味丸组成:益智仁、肉苁蓉、巴戟(去心)、人参、五味子、骨碎补、茴香、覆盆子、龙骨、熟地黄、菟丝子(制)各等分。主治:肝肾俱虚,精气耗散。制备方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耆参五味汤
《普济方》卷一八○引《如宜方》:方名:耆参五味汤组成:人参、五味子、粉草(炙)、麦门冬、黄耆各等分。主治:消渴后,虚热留滞,结成痈疽。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用水1盏半,煎至1盏,入朱砂少许,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利痰丸
制法:上为末,旋入姜汁略拌松,次入香润五灵脂(研细)、全蝎(焙,为末)各1钱,牛黄凉膈丸2钱夹和,研揉得所,丸如麻子大。摘录:《直指小儿》卷二《普济方》卷三七○引《如宜方》:利痰丸:处方:明矾(枯)半两,甘草(炙)半两,南星半两,滑石半两,白附子半两,巴豆(去油,成霜)3钱。主治:痰饮及风痰壅塞。
-
沉附汤
明 方贤着《奇效良方》:沉附汤:处方:附子(炮.摘录:明 方贤着《奇效良方》《普济方》卷一八四引《如宜方》:沉附汤:别名:五味沉附汤处方:熟附子(炮)半两,干姜半两,沉香1分,白术1分,甘草1钱半。虚寒无阳,胃弱干呕。用法用量:加生姜7片,水煎,空心服。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炙甘草、生姜煎汤调下。
-
星星散
《普济方》卷二○○引《如宜方》:方名:星星散组成:半夏(制)、南星、常山、草果、陈皮(制)、厚朴(制)、槟榔、秦艽、柴胡、苍术(制)、乌梅、良姜各等分。主治:疟已表解,寒热不止,服秦艽散未效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酒、水各1盏,加桃、柳枝各7寸,甘草1寸,水煎,去滓,露1宿,发日鸡鸣时服。
-
却暑饮
《普济方》卷二○一引《如宜方》:组成:良姜2两,藿香2两,槟榔2两,木瓜2两,紫苏2两,赤茯苓2两。主治:暑月伤生冷,吐下,脚转筋。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
增味五痹汤
《直指》卷三:方名:增味五痹汤别名:五痹汤组成:羌活1两,防己1两,片子黄1两,白术1两,海桐皮1两,当归1两,白芍药1两,甘草(炙)7钱半。主治:风寒湿合而为痹,肌体麻痹不仁。《金鉴》卷三十九:方名:增味五痹汤组成:麻黄、桂枝、红花、白芷、葛根、附子、虎骨、羚羊角、黄耆、甘草、防风、防己、羌活。
-
乌白散
《普济方》卷二四○引《如宜方》:方名:乌白散组成:草乌4两,桑白皮8两。主治:脚气,发则脚骨痛苦甚者。水3升,用瓦瓶煮至1升,去滓,好酒和药水温服。《卫生宝鉴》卷二十:方名:乌白散组成:乌鱼骨1两,白矾2钱。如在右者,左鼻孔内搐之;在左者,右鼻搐之。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
-
艾元英
艾元英为元代医家。生平欠详。东平(今属山东)人。精医术,撰有《如宜方》2卷。后经明代陈嘉猷修订,并附脉法及方效于后,并更名为《回生捷录》重新刊行。
-
对金散
《普济方》卷二○一引《如宜方》:对金散:处方:陈皮240克苍术厚朴各60克制法:上药研末。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加肉豆蔻更良。功能主治:脾泄。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引《如宜方》《医灯续焰》卷八:组成:大黄、黄芩各等分。主治:偏正头风。用法用量:每服4分,临睡用好酒调下。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
-
胡椒红丸子
处方:三棱1两,陈皮1两,青皮1两,莪术1两,胡椒2两,干姜2两。制法:上为末,醋胡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谷疸,因饥中过食伤胃,蕴热瘀滞,腹满,心郁怔忡。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生姜汤送下,或煎二陈加砂仁汤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一九六引《如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