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伤寒论后条辨直解
《伤寒论后条辨直解》为《伤寒论后条辨》的别名。清·程应旄撰于1670年。全书注解在前人基础上有一定的发挥。注文前后承接呼应较好,但不够精要,汪琥《伤寒论辩证广注》指出:“闲话太多,举引经史百家之言及歌曲笑谈,无所不至…”是为本书不足之处。
-
伤寒论后条辨
程氏以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内容,根据个人对仲景原文的理解,“条其所条,辨其所辨”(见自序),并以仲景原文及《伤寒论条辨》、《尚论篇》的篇次附于后,便于读者参看检阅。注文前后承接呼应较好,但不够精要,汪琥《伤寒论辩证广注》指出:“闲话太多,举引经史百家之言及歌曲笑谈,无所不至…”
-
程应旄
程应旄清初医家。他汲取喻嘉言、方有执研究整理伤寒条文之长,再行归类条理,阐发己见,著成《伤寒论后条辨》(又名《伤寒论后条辨直解》)十五卷(1670年),并将《伤寒论》原文、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喻嘉言《尚论篇》三书附于书后,甚便于参检。另有《医径句测》二卷(1670年)介绍《松崖医径》之脉图与图内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