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寒悬解
《伤寒悬解》为伤寒著作。十四卷,卷首、卷末各一卷。清·黄元御撰。作者对王叔和整理《伤寒论》的编次颇多攻讦,并力图“于破裂纷乱之中条分缕析,复其次第”。书中将《伤寒论》所载113方,分别六经病证,予以剖析贯穿,并注明本病、经病、腑病、脏病、坏病及传腑、传脏、入阳入阴等不同情况,加以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
-
四圣悬枢
《四圣悬枢》为书名。为《黄氏遗书八种》系列丛书之一。清·黄元御撰。最早刊于乾隆年间。包括《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伤寒悬解》、《伤寒说意》、《金匮悬解》、《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
包诚
包诚为清医学家。安吴(今安徽泾县)人。他认为《本经》、《别录》著其治而不言其理,《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详所主而不审其由。故致力于阐药性制化之理,节录老师刘若金《本草述录》,以十二经络为经,以十剂为纬,分类表解药性,编成《十剂表》(1840)。取《伤寒悬解》,编《伤寒审证表》,以求简明易览。
-
包兴言
包兴言即包诚。他认为《本经》、《别录》著其治而不言其理,《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详所主而不审其由。故致力于阐药性制化之理,节录老师刘若金《本草述录》,以十二经络为经,以十剂为纬,分类表解药性,编成《十剂表》(1840)。
-
伤寒审证表
《伤寒审证表》,清·包诚著,以表格形式阐发黄元御《伤寒悬解》中六经辨治之法。包诚为清代医学家。注重药性基本理论的研究,为能简明扼要地表述药性,节录其师刘若金《本草述录》,以十二经络为经,以十剂为纬,分类表解,编成《十剂表》,刊于1840年。另外撰有《广生编》以补张曜孙《产孕集》的不足;
-
伤寒说意
《伤寒说意》为伤寒著作。清·黄元御撰。《四库全书提要》记载:“元御既作《伤寒悬解》,谓论文简奥,非读者所能遽晓,后著此书,以开示初学之门径。”本书除列述六经病证外,卷首对六经、六气、营卫、风寒、传经等均有专题论述,但其中掺杂了一些主观臆断的解释。现存多种清刻本和《黄氏医书八种》本。
-
伤寒审症表
《伤寒审症表》为伤寒著作。一卷。清·包诚纂辑。书成于1870年。本书以表格的形式分析黄元御《伤寒悬解》中六经各类病证。颇能提要钩玄,便于审证参考对照。现存同治十年刻本、上海千顷堂石印本,光绪年间铅印本。
-
黄元御
黄元御清代医学家。号研农、玉楸子,别名玉路,字坤载。山东昌邑人。尊岐伯、黄帝、秦越人、张仲景为“四圣”,常言自四圣以降,喉孙思邈不失古圣之旨。著有《四圣心源》十卷、《玉楸药解》八卷、《四圣悬枢》五卷、《素灵微蕴》四卷、《伤寒悬解》十四卷、《伤寒说意》十卷、《金匮悬解》二十二卷、《长沙药解》四卷。
-
黄氏医书八种
《黄氏医书八种》医学丛书。清·黄元御撰。最早刊于乾隆年间。包括《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伤寒悬解》、《伤寒说意》、《金匮悬解》、《长沙药解》、《玉楸药解》。现存多种清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