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刘瑾
刘瑾为明代医家、针灸家。字永怀,号恒庵。南昌(今属江西)人。陈会的弟子。从陈会学针灸术,得其传。后受宁献王之命重新校订和补辑陈会的《广爱书》,并改名为《神应经》。
-
广爱书
后弟子刘瑾辑其要旨成书,名《神应经》。陈会原著《广爱书》十卷,其徒刘瑾从中选辑切于实用的部分编成《神应经》一卷,成书于洪熙元年(1425年)。书中载述548症、211穴,刘瑾复增辑本人经验64症、154穴,又择其中119穴编成歌诀和插图,并附折量法、补泻直诀、取穴图说、诸病配穴以及针灸禁忌等。
-
神应经
陈会原著《广爱书》十卷,其徒刘瑾从中选辑切于实用的部分编成《神应经》一卷,成书于洪熙元年(1425年)。书中载述548症、211穴,刘瑾复增辑本人经验64症、154穴,又择其中119穴编成歌诀和插图,并附折量法、补泻直诀、取穴图说、诸病配穴以及针灸禁忌等。本书系辑取陈会所撰的《广爱书》(针灸著作,十二卷。
-
刘恒庵
刘恒庵即刘瑾。刘瑾为明代医家、针灸家。字永怀,号恒庵。南昌(今属江西)人。陈会的弟子,从陈会学针灸术,得其传。后受宁献王之命重新校订和补辑陈会的《广爱书》,并改名为《神应经》。
-
天元太乙歌
《天元太乙歌》为针灸歌赋名。陈会原著《广爱书》十卷,其徒刘瑾从中选辑切于实用的部分编成《神应经》一卷,成书于洪熙元年(1425年)。书中载述548症、211穴,刘瑾复增辑本人经验64症、154穴,又择其中119穴编成歌诀和插图,并附折量法、补泻直诀、取穴图说、诸病配穴以及针灸禁忌等。
-
刘永怀
刘永怀即刘瑾。明代医家、针灸家。字永怀,号恒庵。南昌(今属江西)人。从陈会学针灸术,得其传。受宁献王之命重新校订和补辑陈会的《广爱书》,并改名为《神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