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芋
芋释名土芝。气味(芋子)辛、平、滑、有小毒。(叶、茎)辛、冷、滑、无毒。主治芋子宽肠胃、疗烦热、破宿血、去死肌。茎、叶敷疮肿、治蛇虫咬伤。附方
-
海芋属
中文名海芋属拼音名haiyushu拉丁名Alocasia中国植物志13(2):74描述Alocasia(Schott)G.Don海芋属,天南星科,7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我国有4种,产南部和西南部,其中常见的为海芋A.macrorrhiza(L.)Schott,生于林中湿地上,入药,有清热解毒之效,惟有毒,用时宜慎。草本,有肉质块茎;胚珠数颗,基生;
-
芋兰属
中文名芋兰属拼音名yulanshu拉丁名Nervilia中国植物志18:21描述NerviliaComm.exGaud.芋兰属,兰科,约80种,分布于亚洲与非洲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我国有6种,3种产台湾,其余产西南至广东,以毛叶芋兰N.plicata(Andr.)Schltr.为最常见。叶1枚,在花后出现,常近圆形而具心形基部;总状花序疏生数朵花;唇瓣直立,无距;
-
岩芋属
中文名岩芋属拼音名yanyushu拉丁名Remusatia中国植物志13(2):58描述RemusatiaSchott岩芋属,天南星科,3种,分布于东南亚及非洲西部,我国有岩芋R.vivipara(Lodd.)Schott等3种,产云南、广东及台湾等省。多年生草本,具块茎,块茎上有直立或匍匐的芽条,上有多数瘤状鳞芽。雌雄花序为中性花所分隔,顶无附属体;
-
藤芋属
中文名藤芋属拼音名tengyushu拉丁名Scindapsus中国植物志13(2):30描述Scindapsusschott藤芋属,天南星科,约40种,分布于印度至马来西亚,我国有海南藤芋S.maclurei(Merr.)Merr.1种,产广东海南岛。大藤本,以气根攀登于他树上;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或卵形;肉穗花序与佛焰苞等长;雄蕊4,多少粘合;子房1室,有胚珠1颗;
-
新喀里多尼亚人
新喀里多尼亚人(NewCaledonians)大洋洲西南部新喀里多尼亚岛的土著居民。受法国文化影响,多已皈依天主教。其祖先约在5000年前从东南亚迁入。1853年,该岛被法国占领,人民曾多次奋起反抗,人口锐减,传统经济和文化遭到破坏。居民除种植供自己食用的玉米、芋薯之外,还必须种植为殖民者所需要的食品作物。
-
香林投
香林投学名PandanusodorusRidl.露兜树科Pandanaceae俗名香草、香兰、吉祥草、碧血草、避邪树、珍珠兰等。性状多年生常绿灌木,具有香气,成树近根处生多数气根,上部多数分枝,树干表面具环状叶痕,枝端着生密集的叶片,并作螺旋状排列,叶形如剑状,平行脉,叶线状披针形,中脉有尖刺;
-
芋荷杆
概述:芋荷杆为中药名,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本草衍义》记载的芋梗之别名。别名:芋荷杆、芋茎。来源:天南星科植物芋Colocasiaesculenta(L.性味:辛,凉。功能主治:利湿,和脾,解毒消肿。1.治腹泻,痢疾。2.捣敷肿毒,蛇虫咬伤;烧存性研末撒黄水疮。
-
鹿角粥
处方:新鹿角1具(寸截)。制法:流水内浸三日,刷洗去腥秽,以河水入砂罐内,以桑叶塞口,勿令漏气,炭火猛煮,时时看候,如汤耗,旋添热汤;煮一日,候角烂似熟芋,掐得酥软即止,未软更煮,慎勿漏气,漏气则难熟,取出晒干为粉。功能主治:益气力,补脑髓,益精血,强阴,尤固元气。摘录:《臞仙活人方》卷上
-
足腺
(iv)后足腺(posteriormucousgland):开口于肺螺亚纲的后足背面(背后腺dorsalposter-iorgland)或后鳃亚纲的腹面(腹后腺ventralpo-steriorgland)。这些腺体的分泌物与水或空气接触即行凝固,从而具有维持形状的作用,特别是海蜗牛之足腺分泌物能形成含有空气的泡,在足的内面附有许多这种气泡,以使身体浮出水面。
-
单宁细胞
单宁细胞为分泌细胞之一,即分泌单宁的细胞。单宁是液泡内分泌的代谢最终产物,随着液泡的发育,其含量逐渐增加,不久,单宁便硬化而成为淡紫色结晶(柿子的果肉)。单宁细胞主要是在茎或叶柄沿其维管束的柔软组织内生成(薯芋科、芭蕉科、豆科),在接骨木髓中常见有显著伸长的单宁细胞。
-
食疗本草
《食疗本草》为中药著作、食用药物著作。唐·孟诜(公元618-907年)撰,张鼎增补。本书为记述可供食用、又能疗病的本草专著。皆说食药治病之效。”原书已佚,佚文见于《证类本草》、《医心方》等书中。原卷首尾均佚,内容只有残存的石榴至芋共26味药,均系食物药品。1925年东方学会曾就其内容抄录后出版排印本。
-
瓦利斯人
瓦利斯人(Wallis)太平洋中部瓦利斯群岛(见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的民族。因其主要居住在乌韦阿岛上,又称乌韦阿人。属南方蒙古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为波利尼西亚人的一支。其祖先约在1000多年前自萨摩亚迁来,在此从事农业和渔业,种植芋薯、椰子和香蕉,饲养猪、鸡、狗,捕捞珍珠贝和鱼类。
-
山芋面
处方:生山芋30厘米(于沙盆内研令尽,以葛布绞滤取汁)芋麻根1握(去皮,捣碎)制法:上药研匀,人大麦面90克,和搜细切如棋子大。功能主治:治妊娠恶阻呕逆,头痛,食物不下。摘录:《寿亲养老新书》卷四《圣济总录》卷一九○:方名:山芋面组成:生山芋1尺(于沙盆内研令尽,以葛布绞滤过),苎麻根1握(去皮,烂研)。
-
彭君麋角粉
《遵生八笺》卷四:方名:彭君麋角粉组成:麋角1两(解为寸段)。用法用量:上去心中黑血色恶物,用米泔浸之,夏3日,冬10日1换,泔浸约1月以上,似欲软,即取出,入甑中蒸之,覆以桑白皮,候烂如蒸芋,晒干,粉之,入伏火硫黄1两。每服3钱,以酒调下。
-
芋茎
概述:芋茎为中药名,出自《湖南药物志》,为《本草衍义》记载的芋梗之别名。别名:芋荷杆、芋茎。来源:天南星科植物芋Colocasiaesculenta(L.性味:辛,凉。功能主治:功在利湿,和脾,解毒消肿。1.治腹泻,痢疾。2.捣敷肿毒,蛇虫咬伤;烧存性研末撒黄水疮。
-
芋苗花
《中医大辞典》·芋头花:芋苗花为中药名,出自《生草药性备要》,即《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记载的芋头花的别名。别名:芋苗花。来源:天南星科植物芋Colocasiaeseulento(L.)Schott的花。性味:辛,平,有毒。功能主治:主治胃痛,吐血,子宫脱垂,痔疮,脱肛。用法用量:煎服: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