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裴宗元
裴宗元宋代医官。里籍欠详,尝任奉议郎药局提举、太医令、医学博士等官职。于大观年间(1107-1110年)奉敕与陈师文、陈承等人共同校注医书,并编《校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刊行于世,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
和剂局方
《和剂局方》即《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官修中医方剂著作,宋代陈承、裴宗元等撰。
-
陈承
陈承宋代医家。阆中(今属四川)人,其曾祖为宋初名臣陈尧佐。少而聪颖,治病多奇效,名噪于一时,平时好用凉药,有“陈承箧里一盘冰”之谚。尝把《神农本草》及《图经本草》合而为一,并附以己说,编成《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未见传世。又与裴宗元、陈师文等同校《和剂局方》。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概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官修中医方剂著作,一名《和剂局方》。宋·太医局(陈承、裴宗元等)编。初刊于1078年以后。最早曾名《太医局方》。现存通行本将成药方剂分为诸风、伤寒、一切气、痰饮、诸虚、痼冷、积热、泻痢、眼目疾、咽喉口齿、杂病、疮肿、伤折、妇人诸疾及小儿诸疾共14门,788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