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胡清肝饮
《症因脉治》卷三:柴胡清肝饮:处方:柴胡山栀丹皮肯皮苏梗白芍药钩藤功能主治:主肝胆火郁,致成胆胀,证见胁肋胀痛,口苦太息者。摘录:《伤寒大白》卷一《症因脉治》卷一:柴胡清肝饮:处方:柴胡、青皮、山栀、川芎、钩藤、香附、木通、枳壳、木香、独活、乌药。热,加黄柏。主治:燥火腹痛,肝胆有热,攻刺胁肋者。
-
柴胡清肝散
《保婴撮要》卷十三:柴胡清肝散:别名:柴胡栀子散(《保婴撮要》卷十三)。各家论述:《医略六书》:柴胡疏肝郁以达热,桔梗清咽膈以达肝,黄芩清膈热凉肝,连翘清心热散结,川芎入血海以解郁,人参入气海以助化,山栀清利三焦,甘草调和中气。为散,竹叶汤下,俾木郁得伸,则肝火自散而胃气敷化有权,安有口酸之患乎?
-
燥火眩晕
概述:燥火眩晕为病证名。用柴胡清肝饮、清肺汤、竹叶石膏汤等方。根据病因、症状之不同,可分为风晕、湿晕、痰晕、中暑眩晕、燥火眩晕、气郁眩晕、肝火眩晕、虚晕等。本病症多见于现代医学中的内耳性眩晕(美尼尔氏症、晕动症等)、脑性眩晕(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等)、神经官能症及贫血等病中。
-
热翳
热翳证名。即翳之属热者。出《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指肝风邪热所致之翳膜,治宜疏风泻热退翳,方选柴胡清肝饮。
-
夹荧疽
夹荧疽的病因病机:夹荧疽由肝经火毒郁怒结聚而成。可用柴胡清肝饮内服,外敷乌龙膏。《外科医案汇编》:“痰凝于肌肉、筋骨、骨空之处,无形可征,有血肉可以成脓,即为流痰。”发生在环跳部的,叫附骨痰、环跳流痰;发生在足踝部的,叫穿拐痰、穿踝痰;名称虽异,但其病因、证候和治法及预后基本一致,统称为流痰。
-
燥火腹痛
《症因脉治·腹痛论》:“燥火腹痛之症,满腹刺痛,攻注胁肋,口渴身热,烦躁不寐,小便黄赤,不吐不泻,此燥火腹痛之证也。”治宜清热润燥为主。方用芍药黄连汤、葛根石膏汤等。目黄溺者,痛连小腹者,宜龙胆泻肝汤;小便赤涩不畅者,木通汤调益元散;大便秘结者,四顺饮合《本事》凉膈散。
-
肋疽
肋疽的病因病机:肋疽由肝经火毒郁怒结聚而成。可用柴胡清肝饮内服,外敷乌龙膏。《外科医案汇编》:“痰凝于肌肉、筋骨、骨空之处,无形可征,有血肉可以成脓,即为流痰。”发生在环跳部的,叫附骨痰、环跳流痰;发生在足踝部的,叫穿拐痰、穿踝痰;名称虽异,但其病因、证候和治法及预后基本一致,统称为流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