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燥气伤肺
燥气伤肺为病机。治以润燥清肺养阴等法。凉燥伤肺多是深秋感受风寒燥邪,肺气不宣所致,常见咳嗽头痛、咽干嗌塞,苔白,脉弦。方如杏苏散。温燥伤肺多是初秋天气燥热或久晴无雨,气候干燥,感受温热燥邪,燥伤肺津所致,常见头痛身热、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喉干燥、心烦口渴,舌干少苔,脉数等,方如清燥救肺汤。
-
清燥润肺合剂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QingzaoRunfeiHeji标准编号:WS3-B-1642-93处方:桑叶264g石膏220g甘草88g黑芝麻88g阿胶70g麦冬106g苦杏仁62g北沙参62g枇杷叶44g制法:以上九味,苦杏仁和黑芝麻分别压榨脂肪油,取苦杏仁油12.4和黑芝麻油,加热至160℃备用;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澄清液体;功能与主治:清燥润肺。15ml,一日3次。
-
舌干
舌干是指舌体干燥,扪之燥涩的舌象。若舌干无苔,光滑如镜者,为阴虚重证,常见于温病后期热入营血伤阴,或久病阴亏已极;若舌苔黄而干燥,甚则起芒刺者,为阳明胃火伤津,燥热内结;舌苔干燥粗糙如沙,常见于湿温病后期湿热伤阴,也有因于阳虚气化不行,津不上承,或燥气伤肺而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