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眼
脉濡数等。肝肾亏损,阴血不足:白涩症·肝肾阴虚证(dryeyewithliver-kidneyyindeficiencypattern)是指肝肾阴虚,以眼内干涩不爽,双目频眨,羞明畏光,白睛隐隐淡红,久视后则诸症加重,黑睛可有细点星翳,可伴口干少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寐多梦,舌红,苔薄,脉细为常见症的白涩症证候。
-
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方式。摩尔根等对这种遗传方式的解释是: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动物,控制白眼的隐性基因(W)位在X性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却没有它的等位基因。后者若与白眼雄蝇回交,应产生1/4红眼雌蝇,l/4红眼雄蝇,1/4白眼雌蝇,l/4白眼雄蝇。图2示红绿色盲在某个家系中的遗传情况。
-
托马斯·亨特·摩尔根
发现突变的白眼果蝇,花费了摩尔根和他的学生整整两年的时光。例如,携带白眼基因与小翅基因的果蝇,根据连锁原理,产生的下一代应该只有两种类型,要么是白眼小翅的,要么是红眼正常翅的。摩尔根提出,染色体上的基因连锁群并不像铁链一样牢靠,有时染色体也会发生断裂,甚至与另一条染色体互换部分基因。
-
害白眼
害白眼证名。即白眼痛。《金匮要略·眼科心法要诀》:“白眼痛者,俗呼为害白眼”。指白睛无红肿而疼痛的症候。主要由于湿热损伤脾肺之络脉,兼挟气分伏火上冲头目所致。参见白眼痛条。
-
半合子
半合子指虽然具有二组相同的染色体组,但有一个或多个基因是单价的,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等位基因,这种合子称为半合子。含有这种基因座位的染色体部分发生缺失的染色体在发生交换重组后也同样呈半合状态,这时雌果蝇只带一个w基因而表现为白眼。
-
白痛
《审视瑶函》卷三:“白眼痛有表里等症,或疼极而痛,从外走内者,宜温之散之;有不红肿而涩痛者,火伏气分,泻白散为主;有白珠变青蓝色,乃郁邪蒸逼,走散珠中,亟宜调气以养之。”白眼病又名白痛,俗称害白眼。指白睛无红肿而疼痛之证候。如火伏气分之白涩症属表;郁邪蒸逼于内之白珠俱青症属里。
-
白眼病
见《证治准绳·杂病》。白痛·白眼病:白眼病又名白痛,俗称害白眼。指白睛无红肿而疼痛之证候。《审视瑶函》卷三谓白眼痛有表里之分。如火伏气分之白涩症属表;郁邪蒸逼于内之白珠俱青症属里。有不红肿而涩痛者,火伏气分,泻白散为主。有白珠变青蓝色,乃郁邪蒸逼,走散珠中,亟宜调气以养之。”
-
气轮
气轮为眼的五轮之一。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即白睛(球结膜与巩膜)。《银海精微》:“肺属金,曰气轮。在眼为白仁。”其疾患多与肺、大肠有关。参见白睛:白睛为眼的部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又名白眼、白仁、白珠、白轮、眼白。包括今之球结膜与巩膜。前端与黑睛紧连,共组成眼珠外层。彼此病变常牵累。白睛内应于肺,为五轮中之气轮,肺与大肠相表里,故白睛疾患常与肺或大肠有关。
-
赤脉
《黄帝内经灵枢·血络》设专篇论述刺络泻血所出现的不同情况及其产生原因,以及怎样观察血络。《黄帝内经灵枢·寒热》:“反其目视之,其中有赤脉,上下贯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心脉·赤脉:赤脉指心脉。《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
-
消鸩汤
《辨证录》卷十:方名:消鸩汤组成:金银花8两(煎汤取汁2碗),白矾3钱,寒水石3钱,菖蒲2钱,天花粉3钱,麦冬5钱。主治:饮吞鸩酒,白眼朝天,身发寒颤,忽忽不知,如大醉之状,心中明白但不能语言。1时辰后,眼不上视,口能出言。再用前一半,如前法煎饮,2剂而愈,断不死也。
-
鸩酒毒
是指因饮毒酒所致的中毒病。鸩酒毒的病因病机:鸩是一种毒鸟,相传以鸩毛或鸩粪置酒内有剧毒。鸩酒毒的症状:《辨证录·中毒门》:“人有饮吞鸩酒,白眼朝天,身发寒颤,忽忽不知如大醉之状,心中明白但不能语言,至眼闭即死。”鸩酒毒的治疗:治宜用大剂清热解毒。方用消鸩汤、加味连草汤等。
-
位置效应
所谓S型效应,是指2个突变基因排列为顺式(ab/)和反式(a/b)时表型不同。关于V型位置效应,已知当正常基因位于异染色质附近时,有些细胞表现为正常性状,另有些细胞表现为突变性状。例如黄果蝇X染色体的w基因经过倒位占有靠近核仁形成区异染色质的位置时,其复眼表现为嵌合性,既有正常的小眼,也有白眼小眼。
-
球结膜
球结膜(bulbarconjunctiva)覆盖于眼球前1/3巩膜表面,与巩膜疏松地联系着,有弹性,易出现皱襞。球结膜附着较为疏松,可以移动,在角膜缘处移行为角膜上皮,此处附着较紧。中医将球结膜、前部巩膜称为白睛、白眼、白仁、白珠、白 。根据解剖部位可分为睑结膜、球结膜、穹窿结膜。
-
加味连草汤
概述:加味连草汤为方剂名,出自《辨证录》卷十方。处方:黄连、贝母各三钱,生甘草一两,菖蒲一钱,生姜汁、竹沥各半茶盅。黄连3钱,生甘草1两,菖蒲1钱,贝母3钱,生姜汁半茶钟。功能主治:主治鸩酒中毒。饮吞鸩酒,白眼朝天,身发寒颤,忽忽不知如大醉之状,心中明白但不能语言。用法用量:水煎服。
-
泻金散
《金鉴》卷七十六:方名:泻金散组成:犀角(镑)1钱,牛蒡子(炒,研)1钱,红花1钱,生地1钱,桔梗1钱,赤芍1钱,紫苏1钱,甘草(生)1钱。主治:火珠疔,生于鼻孔内,阗塞喷火,面赤眼红,鼻内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主治:疔疮,肺经火毒,面赤,白眼多红,鼻内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