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喉菌
是指生于喉部,其状如菌的癌病类疾病。《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喉菌状如浮萍,色紫生喉旁。”病因病机:有因过食膏粱炙煿厚味,热毒积于心脾二经,上蒸咽喉所致者。有因肝肾阴亏,虚火上炎,熏灼咽喉而成者。用黄连解毒汤、仙方活命饮等加减,疏肝解郁。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加减,滋养肝肾。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
喉科十六绝症
喉科十六绝症(sixteenfatalsymptomsinpharyngolaryngology)是喉科出现舌卷囊缩、油汗如珠、哑喉呛食、吐血喉癣、声如拽锯、鼻扇唇青、脉细身凉、角弓反张、十指无血、六脉沉细、便闭十日、天柱倒塌、两目直视、喉干无痰、壅痰气塞、喉菌不治等16种危象的总称。见《喉科指掌》。
-
百草膏
《万氏家抄方》卷四:百草膏:处方:百草。每油2斤,入黄、白蜡各2两,飞丹8两,松香4两溶化,用铅粉半斤收成膏,加乳香、没药、樟脑各5钱,槐枝搅匀收用。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四《囊秘喉书》卷下:百草膏:处方:薄荷8分,玉丹5分,川贝1钱,灯草灰5厘,柿霜8分,甘草1分5厘,天花粉1钱,冰片2分,草霜1分。
-
碧丹
处方:玉丹3分,百草霜半匙(研细),灯草灰(如瓦灰色)1厘,甘草末3匙,薄荷末2分(研极细),好冰片半分(多加尤妙)。单双鹅、连珠鹅、喉痈、喉癣、喉菌初起、缠喉风、牙齩、牙疔毒、舌痈、紫舌胀、木舌重舌初起、上颚痈、颈痈、面痈、托腮。②《杂病源流犀烛》有牙皂少许。摘录:《尤氏喉科秘书》
-
郑承湘
郑承湘清代医家。安徽歙县人。生活于18-19世纪间。父宏绩,精喉科。少攻举子业,后承家学,潜心研究各科,均有心得,尤精喉症,治效甚著。著有《伤寒金匮经方简易歌括》、《医汇简切》、《医学正义》、《痘治正名类参》、《思虑医草》、《喉菌发明》等。
-
玉丹
制法:将明矾入罐内,放桴炭火上熔化,待罐底无块时,随投火硝、硼砂,少顷又投明矾,化尽再下硝、硼,如前法,逐层投完,待至罐口如馒头样,方用武火炼至于枯,用净瓦覆罐口一时,取起,将研细牛黄少许,用水五、六匙调和,以匙挑滴丹上,将罐仍入火内烘干,即收起连罐覆净地上,下以纸衬地上,用瓦盖七日收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