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剂
调剂(compounding)是指按照医师处方为患者配制的、并注明其用法、用量的药剂调配操作技术。
-
医疗卫生机构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1996年9月20日发布。第六条:为加强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各医疗卫生机构可成立仪器设备评价咨询委员会或小组,对本单位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重大决策、技术问题进行评价咨询。3.调剂仪器设备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产权变更或转让手续,并妥善处理档案资料;对事故隐瞒不报者,应加重处罚,并追究领导责任。
-
二、三级综合医院药学部门基本标准(试行)
1.药剂科应当设置办公室、药学信息室、临床药师办公室、药品质量控制办公室等,并具有与其开展工作相适应的工作面积。中药饮片调剂室及其药库面积,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规定执行。设置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静脉用药实行集中调配的药学部,所需的人员以及药学部的药品会计、运送药品的工人,应当按照实际需要另行配备。
-
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二)至少设有中药饮片库房、中药饮片调剂室、中成药库房、中成药调剂室、周转库、中药煎药室,有条件的医院可按照有关标准要求设置中药制剂室。(三)中成药调剂设备(器具)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贵重药品柜、冷藏柜。
-
咖啡因管理规定
《咖啡因管理规定》于2001年2月1日经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1年5月1日起施行。2010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78号宣布《咖啡因管理规定》废止和失效.因故未能在咖啡因出口准许证有效期内出运的,须在有效期满后十五天内将出口准许证和出口购用证明上缴原发证单位,因故延期出口的,应重新办理出口手续。
-
中药师
中药师是指依法取得执业药师资格,经注册在生产、经营、销售、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中药人员。在技术职务评聘中,按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考试、考核、审批,已获得初级技术职务资格,从事中药临床、科研及中药材生产(包括栽培、养殖、采收、鉴别、炮制、制剂调剂、储藏)的专业技术人员。
-
郑全望
郑全望明代医家。信州(治今江西上饶)人。自幼体弱多病,乃长益甚,乃自取《内经》、《难经》等书研读,复采传奇验方,自疗而愈。万历壬寅(1602)年,四方疫疠大作,诸医皆术穷,郑氏遂取宋李待制《瘴疟卫生方》,加以发明,以治闽广间地方病。并在此基础上,析其原委、调剂,附以己意,编成《瘴疟指南》(1609年)。
-
伤寒论方解
《伤寒论方解》为伤寒著作。中国医学科学院江苏分院中医研究所编著。本书诠释《伤寒论》方,除引述前人较好的方解外,并能结合现代的临床使用经验,介绍具体方剂(包括药物组成、调剂用法、原书指证、前贤阐述、拟用剂量、适应证、禁忌证、补充讲解八项)。论述简要,条理比较清晰。1959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
切片
切片(slicing)为中药炮制方法。将净药材切成0.5mm以下的极薄片,或1~药物切成饮片后,易于提取有效成分,容易粉碎加工;饮片纯净干燥后易于储藏,体积小易于调剂称量;质地疏松和含有粉性者,宜切厚片,如山药、白术、泽泻、天花粉等;形体肥大,组织致密,色泽鲜艳者,宜切直片,如附子、大黄等;
-
清串汤
《青囊秘诀》卷下:方名:清串汤组成:白芍1两,白术1两,柴胡2钱,蒲公英3钱,天花粉3钱,茯苓5钱,陈皮1钱,附子1钱,紫背天葵5钱。功效:平肝健脾。主治:人有生痰块于项颈,坚如石者,久则变成瘰疬,流脓流血,一块未消,一块又长,未见又溃,或耳下,或缺盆,或肩上,有流行串走之状,故名鼠疮,又名串疮。
-
药剂科门诊工作常规
准备工作1.按照协定处方,将药剂分装成一次处方量备用。4.经常向医师介绍门诊供应的药物品种及需要控制使用的药物品种,并及时征求临床医师的意见。发药1.收方、划价、收费、发药尽可能集中一处,各项工作紧密配合,以缩短患者取药时间。②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药品应交代服用方法、剂量,切勿超量;
-
麻酥糖(上海)
麻酥糖(上海)原料配方芝麻30千克面粉21千克绵白糖48千克饴糖11千克做黑麻酥糖另加盐310克做夹心糖另备玫瑰猪肉丁等原料麻酥糖(上海)制作方法1.制麻酥屑:芝麻、面粉分别炒熟,加入绵白糖拌匀,麻成粉,过筛成酥屑。麻酥糖(上海)产品特点黑酥糖内嵌猪油丁,甜中稍带咸味。
-
爱情沉默症
当然,如果夫妻之间已不再相爱,或一方有了外遇,则“爱情沉默症”只是“伴随症状”而已。多在家庭生活中安排一些娱乐项目与交流感情的机会,因为这不仅仅是巩固和发展夫妻关系的需要,同时也是对繁忙紧张工作的调剂,从而使人们能从紧张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以旺盛的精力和充沛的体力,继续工作与学习。
-
中药配方颗粒
中药配方颗粒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符合炮制规范的单味中药饮片,经现代制药工艺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封装而成的一种具有统一剂量、统一质量标准的可供直接配方的颗粒性中药。
-
方
方通常指方剂。《隋书·经籍志》:“医方者,所以除疾疚保性命之术者也。”剂,古作齐,指调剂。《汉书·艺文志》:“调百药齐和之所宜。”方剂是治法的体现,是根据配伍原则,总结临床经验,以若干药物配合组成的药方。
-
古方临床之运用
《古方临床之运用》为方书。叶橘泉编著。该书系为补充作者《临证实用方剂》一书而作,共集《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两书重要方剂137首。分桂枝汤、麻黄汤、姜附汤、泻心汤、五苓散等13类,下列方剂。末项除采许叔微、柯韵伯等历代医家活用经方医案外,兼取日本汉方言论,并附作者本人验案。现存1954年排印本。
-
十八剂
指依方剂的作用和性味相结合的分类法。即轻剂、淡剂、清剂、解剂、缓剂、火剂、暑剂、湿剂、寒剂、燥(一作涩)剂、甘剂、平剂、温剂、和剂、调剂、补剂、荣剂、夺剂,共十八剂(见元·李汤卿《心印绀珠经》)。
-
凉而行之
凉而行之治疗学术语。指反治法之汤饮调剂原则。指大寒之证用热性药物治疗时,应待其汤液寒凉之后饮服,以顺其寒证特性,避免格拒不良反应。《素问·五常政大论》:“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
-
补虚利腰汤
处方:熟地1两,杜仲5钱,破故纸1钱,白术5钱。功能主治:肾虚腰痛,动则腰痛,自觉其中空虚无着者。用法用量:水煎服。连服4剂自愈。各家论述:熟地补肾水也,得白术则利腰脐而熟地不腻;杜仲、破故纸补火以止腰痛者也,得熟地则润泽而不至干燥。调剂相宜,故取效最捷耳。摘录:《辨证录》卷二
-
逆挽汤
《辨证录》卷七:方名:逆挽汤组成:人参1两,茯苓2两,大黄1两,黄连3钱,栀子3钱,甘草3钱。主治:腹中大痛,手不可按,一时大泻,饮食下喉即出,完谷不化,势如奔马不可止抑,顷刻之间泻数十次,一日一夜约至百次,死亡呼吸,此肝经风不挟邪而大泻也。益之茯苓以分清浊,且是健脾开胃之药,则上气既坚,自无冲决之患;
-
善散汤
《辨证录》卷四:方名:善散汤组成:麦冬3钱,苏叶2钱,茯苓3钱,玄参2钱,甘草1钱,黄芩8分,天门冬3钱,款冬花5分,贝母1钱。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用麦冬、天冬以安肺气,用茯苓、甘草以健脾胃之土,用玄参以润肾经之水,用苏叶、款冬花以解散其阴阳之风邪,又加黄芩以清其上焦之火,贝母以消其内膈之痰。
-
盐炒法
盐炒法是指用盐炒制药物的炮制方法,先将经过油制的粗盐,倾入锅内炒烫,更加入药物炒至表面鼓起酥脆为度,筛去盐即可。目的是使骨质、甲壳、蹄筋、干肉皮或质地坚硬的药物,除去腥气并使之酥松,易于调剂和有效成分煎出。
-
遣怒丹
《辨证录》卷二:方名:遣怒丹组成:白芍2两,柴胡1钱,甘草1钱,乳香末1钱,广木香末1钱,白芥子3钱,桃仁10粒,生地3钱,枳壳3分。用法用量:水煎服。4剂痛止,10剂病除。况助以柴胡之疏泄,甘草之调剂,桃仁、白芥以攻其败瘀,乳香、广木以止其疼痛,安得不直捣中坚以解散其敌垒哉。
-
蛤粉炒
药物与蛤粉同炒的方法称为蛤粉炒(亦称蛤粉烫)。蛤粉为蛇蜊等贝壳经锻制粉碎后的灰白色粉末。主含氧化钙等物质,味威、寒。能清热、利温、化痰软坚,与药物共制可除去药物的腥味,增强疗效。主要用于烫制阿胶。目的是使药材质地酥脆,便于制剂和调剂,降低药物的滞腻之性,矫正不良气味,使药物增加清热化痰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