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天性声门下狭窄
6mm,由于发育异常、声门下腔狭小引致阻塞者,称先天性声门下狭窄。有呼吸困难者应做低位气管切开术,以便在直接喉镜下进行反复多次扩张。临床表现:一般常见症状为婴儿出生后呼吸有响声,但哭声正常。患儿常易患呼吸道感染或喉炎,易误诊为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
朝鲜蓟素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用于治疗胆囊炎、胆道炎、胆石症、胆管部分阻塞、急慢性肝炎、高胆固醇血症及肝原性浮肿。用量用法:口服:每次0.5~1.0g,分2~3次服。注意事项:完全性胆道阻塞患者忌用。
-
甲苯醇樟酸酯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适用于治疗胆石症、胆囊炎、胆管炎、胆囊术后综合征及肝功能障碍等。用量用法:口服:每次75mg,每日3次,维持量为每日75~注意事项:可有腹部不适、腹泻、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发作等。胆总管阻塞、严重胆道阻塞等患者忌用。规格:片剂:75mg。
-
1秒用力呼气容积
1秒用力呼气容积是指最大吸气至肺总量位后,在1秒之内以最快速度呼出的气量。记作FEV1。常以FEV1/FVC%或FEV1/VC%表示。FEV1/FVC%70%属正常,70%提示有气道阻塞,如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
CHD
CHD为coronaryheartdisease(冠心病)的缩写。冠心病即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atheroscleroticheartdisease)的简称,有时又被称为冠状动脉病(coronaryarterydisease
-
CAD
冠状动脉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atheroscleroticheartdisease)简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有时又被称为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heartdisease)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
-
最大呼气中段流量
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ummidexpiratoryflow)是指从用力肺活量曲线上,计算获得用呼出肺活量25%~75%的平均流量。记作MMEF或MM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下降反映小气道阻塞,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等。
-
气速指数
气速指数(airvelocityindex)即气体流速指数。气速指数=[(最大通气量实测值/预计值)/(肺活量实测值/预计值)]×100%。气速指数对阻塞性或限制性通气功能损害的鉴别有一定价值。气速指数1.0为阻塞性通气功能损害,如慢性阻塞性肺病;1.0为限制性通气功能损害,如肺间质纤维化。
-
持续低流量吸氧
持续低流量吸氧(continuousadministrationoflowflowoxygen)是指给病人持续吸入浓度25%~30%、流量1~3L/分钟氧气的一种氧疗法。持续低流量吸氧适用于阻塞性通气障碍引起的呼吸衰竭,如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鼻泪管环切术
常见的鼻泪管环切术有2种:泪小管内鼻泪管环切术适用于鼻泪管阻塞。泪囊切开鼻泪管环切术适用于鼻泪管阻塞、慢性泪囊炎。
-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obstructiveventilatorydisorder)是指因气道阻塞或狭窄而引起的气体流量下降。常见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
-
人参加味汤
《喉科种福》卷五:组成:洋参、姜汁、淡竹叶。主治:孕妇虚寒白喉,痰涎阻塞喉咙,声如拽锯者。
-
小儿厥证·食厥
小儿厥证·食厥(infantilecrapulentsyncope)是指暴饮暴食,阻塞气机,以暴饮暴食之后,骤然昏厥不醒,胸脘窒满,舌苔厚腻,脉弦滑而实为常见症的小儿厥证证候。
-
吸气性呼吸困难
吸气性呼吸困难是指由喉、气管、支气管的狭窄和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表现为吸气期延长,并出现三凹征。
-
肺梗死性肺水肿
肺梗死性肺水肿(pulmonaryedemaduetopulmonaryinfarction)是指由于循环中的栓子脱落,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血流停滞与组织缺氧所致之肺水肿。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止痛、给氧、抗凝及溶栓等。
-
问咽喉异物感
问咽喉异物感(inquiryofsensationofforeignbodyinthroat)是指问咽喉有无焮热感、干燥感、痒感、痰黏着感、阻塞感、吞咽及呼吸障碍等的诊断方法。
-
脂塞不孕
脂塞不孕病名。见清·叶其蓁《女科指掌》。多因妇女素体肥盛,体脂阻塞胞脉,影响胞宫摄精成孕而致不孕。参见肥胖不孕条。
-
留痹
留痹病证名。因邪气停留于内,气血阻塞不通而形成的一种痹证。《灵枢·五变》:“或为留痹,或为积聚,奇邪淫溢,不可胜数”。
-
米曲溶纤酶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用于溶解血栓;还可用于清洗受阻塞的血液渗析插管。注意事项:有恶心、腹泻、倦睡、发热、皮疹,感觉异常、胸痛、血管痉挛及心动过速等。规格:针剂。
-
痞逆
痞逆病证名。指气机阻塞而上逆。《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民病寒湿,腹满,身(月真)愤,胕肿,痞逆,寒厥拘急。”
-
喉塞
喉塞咽喉阻塞不通利。《素问·著至教论》:“三阳者,至阳也,积并则为惊,病起疾风至如礔砺,九窍皆塞,阳气滂溢,干溢喉塞。”
-
厥阴蛔厥证
厥阴蛔厥证为证候名。指蛔虫阻塞脏气,阳气被遏,以四肢厥冷,时烦时静,得食则呕,平素常吐蛔虫,有时口渴不止,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为常见症的证候。
-
玉鼠散
《重订通俗伤寒论》:组成:新生小鼠。主治:噎膈;因于气郁挟痰阻塞胃脘者。用法用量:用启膈饮加味调下。制备方法:新瓦上焙干,研末。
-
瘀阻冲任
瘀阻冲任(bloodstasisblockingthoroughfareandconceptionchannels)是指瘀血阻于冲任,使气血运行不畅,甚或阻塞不通的病理变化。
-
探吐
探吐吐法之一。即刺激咽喉引起呕吐的方法。用于痰涎阻塞咽喉急症或误食毒物或食滞在胃者。
-
马口
马口为人体部位名。指尿道外口。《景岳全书·杂证谟》:“通塞法,凡败精干血或溺孔结垢,阻塞水道,小便胀急不能出者,令病人仰卧,亦用鹅翎筒插入马口。”
-
喉声
喉声病证名。系指急性咽喉阻塞所引起的喉头喘鸣声。如《医门补要》载:“喉声如雷及呛食者,死。”
-
隔中
隔中阻塞不通,特指心气不通。《素问·气厥论》:“肝移寒于心,狂,隔中。”
-
鼻齆息肉
鼻齆息肉病名。系指鼻中生息肉、阻塞鼻道,呼吸不利的病证。见《景岳全书》卷二七。治宜清胃泻火。方用清胃散加黄芩等。也即鼻息肉。详见该条。
-
鼻齆
鼻齆证名。①系指鼻塞、嗅觉失灵的病证。又名齆鼻。《诸病源候论》卷二九:“鼻气不宣调,故不知香臭,而为齆也。”②俗称阻塞性鼻音为齆鼻。如《十六国春秋后赵录》有“王谟齆鼻,言不清畅”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