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伏龙肝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方之伏龙肝汤:别名:伏龙肝散处方:伏龙肝5合(末),干地黄5两(1方用黄柏),阿胶3两,发灰2合,甘草3两,干姜3两,黄芩3两,地榆3两,牛膝3两(1作牛蒡根)。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四十方之伏龙肝汤主治霍乱下焦虚寒,或先血后便,此为远血成利。用药禁忌:忌海藻、菘菜。
-
直肠泄
注解:直肠泄为病证名。《医宗必读·泄泻》:“直肠泄,食方入口而即下。”又称直肠、直腹泄。《医略六书·杂病证治》:“直肠泻,食入辄下完谷,参附理中汤加诃子、肉果、煨木香。”亦可用木香散加人参、白术,以伏龙肝汤煎服,或大断丸。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
-
直肠泻
直肠泻为病证名。《医宗必读·泄泻》:“直肠泄,食方入口而即下。”又称直肠泄、直肠、直腹泄。《医略六书·杂病证治》:“直肠泻,食入辄下完谷,参附理中汤加诃子、肉果、煨木香。”亦可用木香散加人参、白术,以伏龙肝汤煎服,或大断丸。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
-
惊衄
惊衄证名。脾移热于肝所致惊而鼻中出血之证。《素问·气厥论》:“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王冰注:“肝藏血,又主惊,故热薄之则惊而鼻中血出。”《圣济总录》治用伏龙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