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府
是肺的募穴;胸肌筋膜覆盖于胸大、小肌,两肌之间有来自臂丛的胸前神经和胸肩峰动脉胸肌支,支配并营养此两肌。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头静脉经过和锁骨上神经中间支、第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分布,深层有胸前神经内侧支和外侧支、胸肩峰动脉和胸外侧动脉分布。肺居上焦,但手太阴却起于中焦,实为中焦水谷精微上输所必需。
-
胸大肌双叶肌皮瓣转移颊部再造术
③肌皮瓣切取:沿切口设计线切开血管蒂部皮肤、皮下至深筋膜,沿肌膜表面,翻开皮肤瓣,再沿肌皮瓣设计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肌层直至肋骨骨膜表面、锐性分离,翻起肌皮瓣,在胸肩峰动脉两侧保留肌肉各2.0cm,沿血管蒂切开胸大肌,游离翻起肌血管蒂,至锁骨,则胸大肌肌皮瓣(双叶)完全分离(图10.4.3.5.2-6)。
-
胸大肌双叶肌皮瓣转移颊重建术
③肌皮瓣切取:沿切口设计线切开血管蒂部皮肤、皮下至深筋膜,沿肌膜表面,翻开皮肤瓣,再沿肌皮瓣设计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肌层直至肋骨骨膜表面、锐性分离,翻起肌皮瓣,在胸肩峰动脉两侧保留肌肉各2.0cm,沿血管蒂切开胸大肌,游离翻起肌血管蒂,至锁骨,则胸大肌肌皮瓣(双叶)完全分离(图10.4.3.5.2-6)。
-
胸大肌双叶肌皮瓣转移颊部重建术
③肌皮瓣切取:沿切口设计线切开血管蒂部皮肤、皮下至深筋膜,沿肌膜表面,翻开皮肤瓣,再沿肌皮瓣设计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肌层直至肋骨骨膜表面、锐性分离,翻起肌皮瓣,在胸肩峰动脉两侧保留肌肉各2.0cm,沿血管蒂切开胸大肌,游离翻起肌血管蒂,至锁骨,则胸大肌肌皮瓣(双叶)完全分离(图10.4.3.5.2-6)。
-
胸大肌转位代三角肌
手术名称:胸大肌转位代三角肌别名:胸大肌移位代三角肌手术;越过胸小肌上缘,由肌肉深面穿入肌肉,血管外径约2mm,长40mm,胸大肌下部由胸肩峰动脉或腋动脉发出的下胸肌支供应,神经来自胸内侧神经,两者经胸小肌下缘向下行走,由于以上特点,近年来多采用其一半作为肌转位之用(图3.25.1.1.5-1)。侧卧位,患侧在上;
-
胸大肌移位代三角肌手术
手术名称:胸大肌转位代三角肌别名:胸大肌移位代三角肌手术;越过胸小肌上缘,由肌肉深面穿入肌肉,血管外径约2mm,长40mm,胸大肌下部由胸肩峰动脉或腋动脉发出的下胸肌支供应,神经来自胸内侧神经,两者经胸小肌下缘向下行走,由于以上特点,近年来多采用其一半作为肌转位之用(图3.25.1.1.5-1)。侧卧位,患侧在上;
-
胸大肌皮瓣重建喉咽术
胸大肌皮瓣重建喉咽术胸大肌皮瓣的优点是能一期提供较大面积的皮瓣,行喉咽癌及颈段食管癌切除后的创面整复,具有丰富的血液供应,也可携带所附丽的肋骨进行骨移植,供皮区能直接缝合,勿需植皮。分出胸大肌外侧缘,循此肌缘以手指于肌深面的松软结缔组织深面,行钝性分离,并向上方寻摸胸肩峰动脉及其分支的走行。
-
吻合血管的肌皮瓣移植术
(7)带神经的组织移植,在受区也应找到适当的感觉神经支或运动神经支。在切口外上方见胸肩峰动脉。(1)肌皮瓣设计:根据受区组织缺损大小,以阔筋膜张肌为中心,画出需切取肌肉皮瓣切口范围:上达髂嵴缘,下至膝关节平面上约5cm,前后纵切口可沿该肌及髂胫束的前后缘切开(图3.8.1.2-17)。
-
吻合血管的肌皮瓣移植
(7)带神经的组织移植,在受区也应找到适当的感觉神经支或运动神经支。在切口外上方见胸肩峰动脉。(1)肌皮瓣设计:根据受区组织缺损大小,以阔筋膜张肌为中心,画出需切取肌肉皮瓣切口范围:上达髂嵴缘,下至膝关节平面上约5cm,前后纵切口可沿该肌及髂胫束的前后缘切开(图3.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