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虚中满
气虚中满为病证名,是指因气虚,运化失职,导致脘腹胀满的病理变化。《医林绳墨·臌胀》:“由其忿怒太甚,不能发越,郁结中州,痰涎停住,乃成满也。宜当塞因塞用,治以二陈汤去甘草加参、术、厚朴、山楂之类。”《医贯·气虚中满论》:“气虚者,肾中以火气虚,中满者,中空似鼓,虚满而非实满也。”宜八味丸。
-
中满
食滞中满而痛者,宜温散,药如干姜、苍术、白芷、川芎、香附、姜汁之类。若宿食不消,面黄,吞酸,宜丁香脾积丸,或平胃散加草蔻、枳实、半夏(见《杂病源流犀烛·腹少腹病源流》)。《医贯·气虚中满论》:“气虚者,肾中以火气虚,中满者,中空似鼓,虚满而非实满也。”若脾虚,以参芪四君合八味丸。
-
阳虚气滞
概述:阳虚气滞为病机。辨证论治:《医林绳墨·臌胀》:“由其忿怒太甚,不能发越,郁结中州,痰涎停住,乃成满也。宜当塞因塞用,治以二陈汤去甘草加参、术、厚朴、山楂之类。”《医贯·气虚中满论》:“气虚者,肾中以火气虚,中满者,中空似鼓,虚满而非实满也。”若脾虚,以参芪四君合八味丸。
-
补气养荣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补气养荣汤:处方:党参、白术、归身、白芍、川芎、茯苓木、香豆蔻(初用香蔻7-8分至1钱)。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傅青主女科 产后编》卷上:组成:黄耆1钱,白术1钱,当归4钱,人参3钱,陈皮4分,炙草4分,熟地2钱,川芎2钱,黑姜4分。大便不通,加肉苁蓉1钱,麻仁1撮;
-
舒中益元汤
《玉案》卷五:方名:舒中益元汤组成:人参1钱,白术(土炒)1钱,肉桂1钱,莱菔子1钱2分,厚朴(姜汁炒)1钱2分,泽泻1钱2分。主治:气虚中满,肚腹膨胀,朝宽暮急,肚大筋青。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
五子十皮汤
《玉案》卷五:方名:五子十皮汤组成:茯苓皮1钱,草果皮1钱,牡丹皮1钱,生姜皮1钱,大腹皮1钱,地骨皮1钱,木瓜皮1钱,木通皮1钱,五加皮1钱,甘草皮5分,大腹子1钱2分,车前子1钱2分,葶苈子1钱2分,紫苏子1钱2分,菟丝子1钱2分。主治:一切蛊胀,气虚中满,单腹胀。用法用量:加灯心30茎,水煎,空心服。
-
助消化药
概述及分类助消化药是指一类能促进胃肠道消化过程的药物。(4)中成药的消导剂与泻下剂都是消除有形实邪的作用。相关出处新编药物学相关药品淀粉酶、多酶片、复方淀粉酶、复方胃蛋白酶、复方消化酶、复方消化酶(Ⅱ)、复方胰酶散、含糖胃蛋白酶、康胃素胶囊、乳酶生、胃蛋白酶、胰酶、胰酶肠溶胶囊
-
白术和中汤
用法用量:水煎服。若湿热盛,加川连6分,川朴1钱;摘录:《寿世保元》卷三《顾氏医径》卷四方之白术和中汤:组成:白术、陈皮、焦六曲、佛手花、茯苓、砂仁、木瓜、陈仓米、干姜、竹沥、制半夏。功能主治:《顾氏医径》卷四方之白术和中汤主治妇人妊娠,暑秽从口鼻吸入,直至中焦,致霍乱吐泻,自汗肢冷,脉伏者。
-
十皮五子饮
概述:十皮五子饮出自《冯氏锦囊秘录》卷十四方,组成为茯苓皮、草果皮、牡丹皮、地骨皮、五加皮、大腹皮、甘草皮、生姜皮、木通皮、木瓜皮、菟丝子、车前子、苏子、葶苈子、槟榔各等分。十皮五子饮的主治:十皮五子饮主治一切鼓肿胀,并气虚中满,单腹胀。摘录:《冯氏锦囊》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