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充
王充(27~约97)为东汉哲学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所撰《论衡》多借医学道理以喻社会问题。对养生保健有所研究,撰《养性》16篇,已佚。其内容尚可从《医说》等书之引用而知其一斑。
-
天理与人欲
天理与人欲是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伦理道德与物质欲望之间关系的范畴。王充则以为人民的物欲得到满足之后,才知道礼节和荣辱。以封建社会的伦理为天理,认为天理人欲不两立。李贽反对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戴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理欲问题,提出“理存于欲”的学说,以为“凡事为皆有于欲,无欲则无为矣”;
-
自然
①自然指自然界。②自然即天然,非人意或人力所为。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三国·王弼:“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宋·王安石:“本者,出之自然,故不假乎人之力而万物以生也。”③自然是东汉·王充《论衡》一书的一篇名。
-
中年
中年养生用语。汉·王充《论衡·论死》:“若中年夭亡,以亿万数。”中年的年龄起止,世界各国尚无统一标准。依我国国情,以35岁-59岁作为中年阶段较为符合实际。
-
气血
王充《论衡》:“天地气合,万物自生。”反映于人,则生命的维持全赖于气,它是一切组织活动的营养所系,如精气、津气、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在生理上,大致可分原气、卫气、营气和宗气等。病机或病证的厥气、肝气、水气等;《黄帝内经灵枢·决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
三宝
2.养生术语。《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散则视歧。”在生理上,大致可分原气、卫气、营气和宗气等(各详该条)。《黄帝内经灵枢·平人绝谷》:“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内丹家指元精、元气、元神为三宝,以此作为修炼内丹的药物。《玉皇心印妙经》:“上药三品,神与气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