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封闭
物理封闭是指通过实验设施、设备等物理手段将生物或生物材料封闭起来,使之不向实验者、实验室外的人们及环境中扩散而言。在作实验时,要与所用的寄主-载体系统所规定的生物封闭水平结合起来,根据重组DNA实验安全对策(防获圈)选择适当的水平。
-
最大耐受量
①最大耐受量指毒理学实验中,实验药物不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用mg/kg表示。是衡量药物毒性的指标之一。②最大耐受量指全组染毒或给药的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常用LD表示。
-
完全随机化设计
在设计实验时,如果把被试随机分成若干个组,每个组分别接受一种实验处理,则设计中有几种实验处理,被试就必须随机分成机组,这样的实验设计叫完全随机化设计。
-
开窗实验
一个实验技术能够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从而能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就好像打开窗户一览无遗,这种实验技术叫开窗实验。
-
实验者效应
在心理学实验中,主试者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者,使他们的反应附和实验者的期望,这种现象称为实验者效应。
-
科学事实
科学事实为科学认识的主体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事件、现象和过程。科学事实又是进入到科学认识领域的,被认识主体所反映的,又打上了主观的烙印,存在着反映得是否真实、准确、全面的矛盾,因而在科学研究中还要对科学事实本身进行严格的验证、确认。医学实验和临床诊断都依靠获取科学事实。
-
匹配法
匹配法是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者的特点相等的一种方法。使用匹配法时,先要测量所有被试者和实验中要完成的作业具有高相关的特点,然后根据测的结果把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被试者的特点匹配成相等的。此法理论上可取,实际很难行得通。
-
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数据库
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数据库(DIP)收集了由实验验证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包括蛋白质的信息、相互作用的信息和检测相互作用的实验技术三个部分。用户可以根据蛋白质、生物物种、蛋白质超家族、关键词、实验技术或引用文献来查询DIP数据库。
-
阿伏加德罗常数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是NA,单位是每摩(mol-1),数值是NA=(6.0221367±0.0000036)×1023/mol阿伏加德罗常数由实验测定。测定方法有电化学当量法、布朗运动法、油滴法,X射线衍射法、黑体辐射法、光散射法等。例如,用含Ag的溶液电解析出1mol的银,需要通过96485.3C(库仑)的电量(此个值叫做法拉第常数F)。
-
齐加尼克效应
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曾作过一次颇有意义的实验:他将自愿受试者分为两组,让他们去完成20项工作。而未能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持续存在,他们的思绪总是被那些未能完成的工作所困扰,心理上的紧张压力难以消失。这种因工作压力所致的心理上的紧张状态即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
-
实验效度
实验效度是指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程度。
-
惩罚
在学习实验中,当动物反应错误时,不但不予奖励,反而给以惩罚。用老鼠进行学习实验时,多用台子上通电的格子产生电击作为惩罚。
-
参考值
参考值(referencevalue)即参考量值(referencequantityvalue),是指用作与同类量的值进行比较的基础的量值。b)基于一些国家或国际组织的实验工作的指定值或认证值;c)基于科学或工程组织赞助下合作实验工作中的约定值或认证值;d)当a)、b)、c)不能获得时,则用(可测)量的期望值,即规定测量总体的均值。
-
参考量值
参考量值(referencequantityvalue)简称参考值(referencevalue),是指用作与同类量的值进行比较的基础的量值。b)基于一些国家或国际组织的实验工作的指定值或认证值;c)基于科学或工程组织赞助下合作实验工作中的约定值或认证值;d)当a)、b)、c)不能获得时,则用(可测)量的期望值,即规定测量总体的均值。
-
阿伦森效应
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实验结果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先贬后褒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先褒后贬最为反感。同样,它也提醒我们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态度。
-
亚慢性毒性
亚慢性毒性(subchronictoxicity)是指实验动物在其部分生存期(不超过10%寿命期)内,每日反复接触受试物后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亚慢性毒性(subchronictoxicity)是指实验动物在其部分生存期(不超过10%的生命周期)内,一般为30d~90d,连续或反复给实验动物染毒化学物质所致的中毒效应。
-
亚慢性经皮毒性
亚慢性经皮毒性是指实验动物在其部分生存期(不超过10%寿命期)内,每日经皮接触受试样品后所引起的健康损害效应。
-
物质蓄积
物质蓄积是指给实验动物反复染毒或接触外源性化学物质,由于吸收速度超过消除速度导致的该物质在体内逐渐增多。
-
染毒途径
染毒途径(exposureroute)是指将一定剂量化学物质给予实验动物的方式。
-
子宫下坠病的针灸疗法
《子宫下坠病的针灸疗法》为书名。南京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实验医院著。195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作者针灸治疗7000余例子宫下坠病的经验介绍,可供临床参考。
-
李肇特
李肇特为现代医学家。长期从事医学教育,并致力于经络研究。以动物实验证明内脏活动与体表电阻相关理论。
-
针灸作用机理研究
《针灸作用机理研究》为书名。张笑平编。1983年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取材于1950~1982年国内外刊物中有关实验文章800余篇,分门别类予以综述。可供科研、教学及临床参考。
-
蒲湘澄
蒲湘澄为现代针灸家。四川射洪人。擅方药,尤精针灸。治病讲究辨证论治,针药并举。曾任成都中医学院针灸系主任。著有《中医实验谈》一书。
-
可能的人类致癌物
可能的人类致癌物(probablehumancarcinogen)是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的物质。
-
可疑致癌物
可疑致癌物(possible(suspected/potential)humancarcinogen)是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的物质。
-
外推
外推(extrapolation)是指由动物的实验资料来预测化学物质对人的毒性效应的过程。
-
LC50
LC50是半数致死浓度(medianlethalconcentration)的缩写,是指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引起受试动物发生死亡概率为50%的化学物质浓度。
-
定量限
定量限(limitofquantitation,LoQ)又称定量检出限,是指满足声明的精密度和正确度,在声明的实验条件下能够可靠定量的分析物的最低浓度。
-
定量检出限
定量检出限又称定量限(limitofquantitation),是指满足声明的精密度和正确度,在声明的实验条件下能够可靠定量的分析物的最低浓度。
-
LoQ
定量限(limitofquantitation,LoQ)又称定量检出限,是指满足声明的精密度和正确度,在声明的实验条件下能够可靠定量的分析物的最低浓度。
-
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体循环平均充盈压是反映血管系统充盈程度的指标。实验证明,血管系统内血液充盈程度愈高,静脉回心血量也就愈多。当血量增加或容量血管收缩时,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升高,静脉回心血量也就增多。反之,血量减少或容量血管舒张时,体循环平均充盈压降低,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
自然条件反射
自然条件反射(naturalconditionedreflex)指自然环境中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对人来说也包含由社会环境所形成的条件反射。是实验条件反射(或人为条件反射)的反义词。一般自然条件反射的条件刺激是复杂的,同时反射的形成通常是以个体适应环境的形式表现出来。
-
并眼
并眼见于脊椎动物。为眼发育受抑制的畸形之一。症状是左右两眼在额正中合并在一起,进而形成独眼甚至无眼。各种实验表明,这种畸形与原基的诱导效果低有关。
-
位置习性
在识别学习等实验中,给动物提示两个刺激时,动物首先对与刺激无关的右或左的位置表现反应,称此为位置习性。在此消失后,动物则转向对刺激的识别。
-
细胞群倍加数
细胞群倍加数缩写PDL,指从培养开始至现在细胞群的倍增次数。设移植的细胞数为N0,现在的累积细胞数为N,细胞群倍增数为n,则N=N0×2n。人的二倍体WI38细胞系在培养试管中的寿命表现为55PDL;实验中对于细胞的寿命,是以细胞群倍加数来表示的。
-
细胞连锁说
细胞连锁说是有关神经纤维起源的学说之一。主张多数细胞构成连锁而参与神经纤维的形成,各细胞胞浆所形成的原纤维,集合起来而形成1条神经纤维。多数学者过去曾支持这种学说。但是由W.His(1886—88)和S.Ramonycajal(1890)所支持的细胞突起说,通过R.Harrison(1907.1910)的实验得到了证实,现在为一般所公认。
-
几何光学
几何光学是从几个由实验得来的基本原理出发,来研究光的传播问题的学科。它利用光线的概念、折射、反射定律来描述光在各种媒质中传播的途径,它得出的结果通常总是波动光学在某些条件下的近似或极限。
-
标准对照
标准对照是指以已知经典药物在标准条件下与实验药物进行对照。又称“阳性对照”。
-
心理定性
心理定性确定心理现象的性质与特性,属于差异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对心理现象的定性,可借助于测验、实验和调查分析的方法。这种定性的结果可作为教育、选材和心理治疗的依据。
-
微生物危害评估
微生物危害评估是指对实验微生物和毒素可能给人或环境带来的危害所进行的评估。
-
判定限
判定限是指进行定量微生物检测时,在特定评估方法规定的实验条件,可引起特定变化的微生物的最小量。
-
长期毒性
长期毒性(long-termtoxicity)是指给予实验动物外源性化学物的期限超过6个月所产生健康损害效应的能力。如慢性毒性。
-
急性经皮毒性
急性经皮毒性是指一次或在24h内多次经皮给予实验动物外源性化学物后,动物在短期内出现的健康损害效应。
-
急性吸入毒性
急性吸入毒性是指一次或在24h内多次经呼吸道给予实验动物外源性化学物后,动物在短期内出现的健康损害效应。
-
亚急性毒性
亚急性毒性(subacutetoxicity)是指实验动物连续超过14d~28d接触外源化学物所产生的中毒效应。
-
亚慢性经口毒性
亚慢性经口毒性是指实验动物在其部分生存期(不超过10%寿命期)内,每日反复经口接触受试物后所引起的健康损害效应。
-
适宜摄入量
适宜摄入量(adequateintake;AI)是指营养素的一个安全摄入水平。适宜摄入量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
被试
被试指在心理实验或心理测验中,产生或显示被观察的心理现象的主体。
-
门坎效应
所谓门坎效应,是指一个人接受了较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引导,往往会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该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在做无压力屈从:登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
-
炉贝碱
炉贝碱是从商品贝母炉贝(产四川道孚一带)分离得到的一种异甾醇类生物碱,分子式C27H43O3N,分子量429.62,为无色棱状结晶,熔点258~260℃。实验证明该成分具抗炎、解痉等方面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