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謇吃
謇吃病证名。《广雅》注:“口吃难于言也。”本病的病因,《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认为:“人之五脏六府,禀四时五行之气,阴阳相扶,刚柔相生,…若阴阳之气不和,府藏之气不足,而生謇吃…养生方云愤满伤神,神气通于舌,心损则謇吃。”参见重言与口吃条。
-
语言謇涩
语言謇涩亦称语言謇吃、口不能言。多因风邪乘袭,痰涎壅盛所致。《华氏中藏经·论治中风偏枯之法》:“人病中风偏枯,其脉数而面干黑黧,手足不遂,语言謇涩。”《万病回春·中风》:“其半身不遂,口眼 斜,语言謇涩,或瘫痪不伸,或舌强不语,痰涎壅盛,不省人事,牙关紧急,此皆中脏也。”
-
重言
重言为病证名,又名口吃、謇吃。多由话语重复,期期艾艾而不能畅出,久成习惯,或出言过速所致。古人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会厌厚大,开阖不利有关。《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忧恚无言》:“会厌者为开为阖,主声气之出入,是以薄小则发声疾,厚大则开阖难,其气出迟,故重言也。宜练习深吸气后,再徐徐发言以矫正之。
-
口吃
口吃为症状名。指语言重复,期期不能畅吐的症状。又叫謇吃。《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口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指说话难,俗称口吃。即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