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针灸详说
《针灸详说》即《针灸集书》。《针灸集书》为书名。明·杨珣撰。成书于正德十年(1515年),现残存朝鲜刊本卷下一册。《明史》载杨珣撰《针灸详说》二卷,一说即此书。
-
针灸集书
《针灸集书》为书名。明·杨珣撰。成书于正德十年(1515年),现残存朝鲜刊本卷下一册。《明史》载杨珣撰《针灸详说》二卷,一说即此书。
-
针痕
针痕是指针后皮肤上留下的痕迹。俗称针眼。《明史·凌云传》:“吴江妇临产,胎不下者三日,呼号求死,云针刺其心,针出儿应手下。……取儿掌视之,有针痕。”
-
朱彝尊
朱彝尊明清间著名文人,知医。1629-1709年,字锡鬯、号竹垞、金凤亭长,晚号小长芦钓鱼师,浙江秀水人。尝授翰林院检讨,并奉敕修《明史》,后因疾未及毕其事而罢归。其学识渊博,著述甚丰,其医著有《食宪鸿秘》三卷,系食物本草之类,现有刊本行世。
-
内经或问
《内经或问》为医经著作。见《明史·方技》。明·吕复撰。已佚。
-
李成章
李成章即李玉。李玉为明代针灸家。字成章。官六安卫(今安徽六安)千户。据《明史·凌云传》载:“有跛人扶双杖至,玉针之立去其杖,两京号称神针。”
-
方技
方技为古代泛指有关医药的技术和知识。《汉书·艺文志》:“方技者,皆生生之具…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按四种包括医经、经方、房中、神仙。房中八家,186卷;又有“侍医李柱国校方技”的记载。说明汉代所谓方技,主要是指医药业及其著作。此外,《后汉书》、《新唐书》、《宋史》、《明史》皆有方技传或方术传。
-
李玉
李玉为明代针灸家。字成章。官六安卫(今安徽六安)千户。据《明史·凌云传》载:“有跛人扶双杖至,玉针之立去其杖,两京号称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