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毛焦
皮毛焦为症状名。指皮毛枯憔。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多由经气不荣皮毛所致。《难经·二十四难》:“手太阴气绝,即皮毛焦。太阴者,肺也,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气弗营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津液去则皮节伤,皮节伤则皮枯毛折,毛折者则毛先死。”治宜养阴润肺,益气养血。
-
手太阴气绝
手太阴气绝为病证名。指手太阴肺经的经气衰竭。主要症状是爪甲枯,毛发焦折。《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荣则皮毛焦;津液去皮节者,则爪枯毛折;毛折者,则毛先死。”
-
气绝
三阴气俱绝者,则目眩转目瞑,目瞑者,为失志,失志者则志先死,死即目瞑也。气应于手太阴,太阴气绝,则皮毛焦,气先死矣。”六极之一。多因脏气不足,正虚邪袭所致。《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气极,令人内虚,五脏不足,邪气多,正气少,不欲言。”《备急千金要方·心脏》:“扁鹊云:脉绝不治三日死,何以知之?
-
焦
焦㈠(jiāo,音交)①同“膲”。脏器名,六腑之一。见“三焦”。《素问·诊要经终论》:“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灵枢·经脉》:“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见“焦满”。㈡(qiáo,音桥)通“憔”。《素问·上古天真论》》:“五七,阳明脉衰,面始憔,发始堕。”
-
爪枯
爪枯为症状名。《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故气不荣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皮节,津液去皮节者,则爪枯毛折。”《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感于寒湿则善痹,骨痛,爪枯也。”《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杂病源流犀烛·燥病源流》:“筋燥爪枯,必滋养其荣血也,宜养荣汤。”
-
气极
六极之一。多因脏气不足,正虚邪袭所致。治宜益气。偏实者,症见喘急胸满,易怒,心腹胀满,口燥咽干,发热,唾血等。宜用麻黄散、前胡汤等方。1.指气极、血极、筋极、肌极、骨极、精极六种病证(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3.指气极、肺极、脏极、筋极、骨极、肉极六种病证(见《奇效良方·痨瘵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