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刺法灸法学导读
《刺法灸法学导读》为书名。杨兆民主编。该书是根据全国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编写的一本配套参考书。该书在原教材基础上,对针灸防病治病的古今各种刺法、灸法的具体方法、操作技术、临床应用、基本原理等,作了相应的阐发和补充,有助于对《刺法灸法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
实物直观
实物直观即指引学生观察与教材有关的各种实物(或标本),参加有关的教学实验与实地参观教学,以理解教材的知识所提供的感性材料。由于实物直观受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对教材的某些重要的感性材料是无法直接提供的,如植物生长过程,原子、电子结构是无法通过实物直接感知,所以还必须采用其他直观方式。
-
针灸学习题集
《针灸学习题集》为书名。石学敏主编。2005年11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内容编排与相应教材的章、节一致,方便学生同步练习,也便于与教材配套复习。题型与各院校各学科现行考试题型一致,同时注意涵盖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型。书末附有模拟试卷,分本科A、B卷和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卷。
-
经络腧穴学
概述:经络腧穴学:1.针灸专业课程之一;讲授经络、腧穴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课程。原分为经络学和腧穴学,鉴于二者的密切联系合并为一门课程。1.徐平、沈雪勇主编。2001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
-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外科著作。上海中医学院主编,本书是1964年中医学院试用教材(即统编二版教材)的重印本改名者。书中用中医的理论比较系统地归纳了中医外科学(包括皮肤科和肛肠科之疾病在内)的基本内容。197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
孙国杰
孙国杰为现代针灸学家。湖北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针灸研究所名誉所长。现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教育专业委员会顾问、湖北省针灸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当代中国针灸》、《针灸学(英文版)》、《针灸学》(国家规划教材、全国普通高校中医药类规划教材)、《针灸学学习指导》等。
-
中医学常识与针灸疗法
《中医学常识与针灸疗法》为书名。《中医学常识与针灸疗法》编辑小组编。196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是卫生部组织编写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和中等医学专业学校试用教材之一。全书分上下两篇。分述中医学常识及针灸疗法。
-
健步
健步为经外奇穴名。出《中医简易教材》。位于背部,髂后上棘与第五腰椎棘突之间凹陷处。左右计2穴。主治腰腿痛、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直刺0.8~1.2寸。
-
脊一
脊一为经外奇穴名。出《中医简易教材》。位于项部正中线旁开0.5寸,后发际下0.5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脑炎后遗症、大脑发育不全、精神病、腰背痛。一般针斜向椎体刺1.0~1.5寸。
-
脊二
脊二为经外奇穴名。出《中医简易教材》。位于背部,第二胸椎棘突高点两侧旁开0.5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脑炎后遗症、大脑发育不全、腰背痛。一般针斜向椎体刺1.0~1.5寸。
-
脊三
脊三为经外奇穴名。出《中医简易教材》。位于腰部,第五腰椎棘突高点两侧旁开0.5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脑炎后遗症、大脑发育不全、腰背痛。一般针1.0~1.5寸。
-
卓雨农
卓雨农(1906-1965年)现代医家。四川成都人。十六岁随父学医,承家学,深研中医经典,学术造诣较深。1949年后,任成都中医学院妇科教研组主任、附属医院副院长。擅长妇科,与当地名医陆景庭、王朴诚等齐名。著有《中医妇科治疗学》、《中医妇科临床手册》、《论崩漏》。主编全国中医学院统编教材《中医妇科学讲义》。
-
各家针灸学说
《各家针灸学说》为书名。魏稼主编。1987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为高等医学院校针灸专业试用教材。
-
中医学基本常识及针灸学
《中医学基本常识及针灸学》为书名。周萍主编。1985年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为全国中等卫生学校教材之一,简明扼要地介绍中医的基本知识及针灸学的主要内容。
-
针灸医籍选
《针灸医籍选》为书名。靳瑞主编。1986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为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之一。内容主要是对历代重要针灸医籍进行选编注释。
-
针法灸法学
《针法灸法学》为书名。奚永江主编。1985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此书为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供针灸专业用。
-
中国针灸学概要
《中国针灸学概要》为书名。以中医研究院为主组成的编写小组编著。中文版于196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书扼要阐述针灸学的主要内容。英文版于1975年由外文出版社出版。曾作为国际交流和外国人学习针灸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