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复
自复指疫病后期,不因劳复、食复等因素,而由于病邪未尽而复发者,称“自复”。见《温疫论》下卷:“若无故自复者,以伏邪未尽,此名自复。当问前得某证,所发亦某证,稍与前药,以撤其余邪,自然获愈。”
-
脉厥
脉厥病名。①温疫里证应下失下,六脉如无之重症。见《温疫论》。以温疫里证失于攻下,内结壅闭,营内不能达于四末所致。亦有过用黄连、石膏诸苦寒药,强遏其热,致邪愈结,脉愈不通。”治宜承气汤缓下之,其脉自复。《伤寒寻源·战汗》:“战定之后,其人忽沉沉睡去,如死一般。参见厥证、战汗条。
-
六脉垂绝
六脉垂绝指左右寸、关、尺三部,或遍诊法之左右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脉微欲绝之象,示病情危重。参见微脉、脉厥、七怪脉:微脉为脉象之一。1.指温疫里证,应下失下,六脉如无之重证。治宜承气汤缓下之,其脉自复。2.指战汗后暂见脉停而呼吸尚存之证。即釜沸脉、鱼翔脉、弹石脉、解索脉、屋漏脉、虾游脉、雀啄脉七种。
-
子瘖
子瘖(yīn音)为病名,出自王肯堂《胎产证治》。亦名身重瘖、哑胎、妊娠失音、妊娠不语。《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人有重身,九月而瘖。”因孕至八九个月,胎儿长大,阻绝胞中之络脉,胞脉受阻,肾阴不能上荣舌本,以致逐渐或突然不能发声。如无其他症状,一般不需治疗,待分娩后,胞络通,肾水上滋舌本,其音自复。
-
酥蜜膏酒
《外台》卷十引《删繁方》:方名:酥蜜膏酒别名:酥蜜膏组成:酥1升,崖蜜1升,饴糖1升,生姜汁1升,生百部汁1升,大枣肉(研为脂)1升,杏仁(去皮尖)1升(研),柑皮5具(末)。主治:肺虚寒,厉风所伤,声音嘶塞,气息喘惫,咳唾。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肺窍为风寒所袭而致喘咳上气,语声嘶塞。
-
进口药材管理办法(试行)
《进口药材管理办法(试行)》于2005年10月21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第三十七条申请人对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按《药品管理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申请复验。二、中文名、拉丁学名、英文名、别名、产地(国家)、出口地(国家)、包装材料、包装规格:根据具体品种有关情况填写。
-
保生四物汤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处方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芩、白术、人参、茯神、黄耆、甘草、紫菀、五味、桔梗、木通、香附、陈皮。功能主治养血安胎。各家论述是方以四物、芩、术养血凉血,清热安胎;四君、菀、桔、五味补气益肺;附、陈通利三焦;木通开益心气,而胎元无事,其声产后自复;
-
假补中益气汤
处方:上党参1两,炙黄耆5钱,当归2钱,甜白术3钱,陈皮1钱5分,炙甘草5分,柴胡(炒)5分,升麻(炒)8分,生姜2钱,大枣5枚。功能主治:病后气弱之证。用法用量:水煎服。或8剂,或10剂,正气自复。脾虚饮食难克者,加炒枳壳、白蔻仁、神曲。摘录:《慈航集》卷上
-
来复汤
《辨证录》卷九:来复汤:处方:人参3钱,茯苓3钱,白术3钱,天花粉3钱,远志1钱,甘草1钱,黄连3分,麦冬1两,陈皮3分,苏叶1钱5分。2.元气暴脱:李某某,年五旬,骤然眩晕不起,周身颤动,头上汗出,言语错乱,自言心怔忡不能支持,其脉上盛下虚,急投以净萸肉一两半,生龙骨、生牡蛎、野台参、生赭石各五钱,一剂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