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髎
所属部位:面巨髎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巨髎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皮肤→皮下组织→提上唇肌。巨髎穴主治病证:巨髎穴主治口眼 斜,眼睑 动,目赤痛,目翳,青盲,角膜炎,视神经萎缩, 肿痛,鼻塞,鼻衄,鼻炎,齿痛,唇颊部炎症,面痛,面瘫,三叉神经痛等。
-
巨窌
所属部位:面巨髎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巨髎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巨髎穴主治病证:巨髎穴主治口眼 斜,眼睑 动,目赤痛,目翳,青盲,角膜炎,视神经萎缩, 肿痛,鼻塞,鼻衄,鼻炎,齿痛,唇颊部炎症,面痛,面瘫,三叉神经痛等。丝竹空穴配攒竹、四白、地仓治面瘫。
-
丝竹空
别名巨髎、目髎。丝竹空穴在手少阳三焦经的位置丝竹空穴在眉梢的位置丝竹空穴在眉梢的位置丝竹空穴在眉梢的位置(肌肉)丝竹空穴在眉梢的位置(骨骼)丝竹空穴的取法:正坐或侧伏位,于额骨颧突外缘,眉梢外侧凹陷处取穴。向攒竹方向透刺、平刺0.3~丝竹空配瞳子髎、睛明、攒竹,有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目赤肿痛。
-
目髎
概述:目髎为经穴别名。别名巨髎、目髎。丝竹空穴在手少阳三焦经的位置丝竹空穴在眉梢的位置丝竹空穴在眉梢的位置丝竹空穴在眉梢的位置(肌肉)丝竹空穴在眉梢的位置(骨骼)目髎穴的取法:正坐或侧伏位,于额骨颧突外缘,眉梢外侧凹陷处取穴。丝竹空配瞳子髎、睛明、攒竹,有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目赤肿痛。
-
髎
概述:髎:1.同窌;多用于命名骨骼孔隙上的穴位,如八髎、巨髎、禾髎等。髋为耳穴名。主治髋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一般用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尾骶骨即尻骨也,其形上宽下窄,上承腰脊诸骨,两旁各有四孔,名曰八髎。”
-
活血养肝汤
处方:知母肉3钱,当归4钱,川芎2钱,玉竹3钱,胡黄连3钱,寸冬3钱,夏枯草3钱,菊花2钱,香附3钱,木贼2钱,石斛3钱,甘草1钱,田三七5分(另为末,冲服)。主花翳白陷症。视其目,睛光低落,白膜深沉,六脉虚脱,惟太阴为甚,此乃脾蕴湿热,肝血亏乏。余先略刺巨髎、上星,内服活血养肝汤,外点消炉散。
-
三叉神经痛埋线法
三叉神经痛埋线法是在相应穴位埋植入羊肠线以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第一支痛取主穴攒竹、阳白、眉中、印堂,配穴太阳、头维、至阳、丝竹空、太冲;第二支痛取主穴四白、迎香,配穴听会、内庭、禾髎、巨髎、听宫;第三支取主穴承浆、颊车,配穴大迎、地仓、听会、翳明(各穴可 流使用);共用穴为合谷、下关、三间。
-
局部治疗
局部治疗为针灸治疗原则之一。一般指针对局部症状的治疗而言。例如,口噤取地仓、颊车;鼻塞取迎香、巨髎。口噤、鼻塞可见于多种全身性疾患,解除这些症状,将有助于全身性疾患的治疗。
-
足阳明胃经穴
足阳明胃经穴指属于胃阳明胃经的经穴。
-
睑发
睑发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四。系指下睑四白穴、巨髎穴处生疮,色似葡萄的疾病。多因气血虚衰,毒邪入侵所致。治宜托里清热消毒。方用托里消毒散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