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神丸
疔疮对口,痈疽发背,肠痈腹疽,乳痈乳岩,一切无名肿毒;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4μl,对照品溶液2μl、4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甲酸-醋酸(6:32: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磷钼酸乙醇溶液10ml,在105℃加热数分钟,至斑点显色清晰,取出,放冷。
-
坐药法
坐药法是将药物制成丸剂或锭剂、片剂,或用纱布包裹药末,塞入阴道或肛门内以治疗妇女白带、阴痒及肛周疾病的方法。《理瀹骈文》中则收载了5张坐药方,分别用于治疗阴痒、阴痛、转脬、带下,以及经闭、干血痨等病证。上药洗净,晒干,剪碎,加水煎煮,浓缩成1g/ml的汤剂,装瓶高温消毒备用。功能清热燥湿杀虫。
-
中成药过敏反应
猩红热型,如由磁朱丸等引起;多型红斑型,如由牛黄解毒片、香连丸、八珍益母丸等引起。(2)过敏性休克,以注射剂发生率较高,如由柴胡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等肌注引起,亦可由牛黄解毒丸、六神丸口服及云南白药、痔疮宁栓剂等外用引起。(4)接触性皮炎,如由生肌散、七厘散、万应膏、狗皮膏、六神丸等外用引起。
-
蛲虫病(外科)
概述:蛲虫病(enterobiasis)是以引起肛门、会阴部瘙痒为特片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3.透明胶纸粘拭法:早晨排便前用透明胶纸粘拭肛门周围皮肤,在显微镜低倍镜下检查,连续3次,阳性率可达79.4%。部分雌虫亦可随粪便排出。组织切片显示外层为胶原纤维的被膜,内层为一肉芽组织包烧着的中心坏死区,坏死区内有虫体或虫卵。
-
复方药理研究
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的四君子汤、四神丸、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芍药甘草汤,清胰汤Ⅰ号、健脾Ⅰ号方、胆道排石汤、茵陈胆道汤、理中丸,吴茱萸汤、气滞胃痛冲剂、虚寒胃痛冲剂等;有影响免疫功能的龟龄集散、复方灵脂、玉屏风散、犀黄丸;外用抗炎抗毒的白降丹、红升丹、云南白药、三七伤药片、消痔灵;
-
六神丹
摘录:《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局方》卷十:六神丹:别名:六神丸处方:丁香半两,木香半两,肉豆蔻(去壳)半两(上3味用面裹,同入慢灰火煨,令面熟为度,取出放冷),诃子(煨,去核)半两,使君子仁半两,芦荟(细研入药)1两。
-
冲服
是指将药物加入药液或水中混匀口服的方法。即某些药剂无须煎煮,而是先放在碗内,把煎好的药汤冲入,搅匀后服。散剂(如琥珀末、田七末、白及末)、丹剂(如紫雪丹)、小丸(如六神丸)、自然汁(如鲜藕汁)及某些药物(如芒硝),需用冲服。
-
喉关痈
概述:喉关痈(abscessofthroatpassperitonsillarabscess)为病名。是指发于喉关部位,咽部疼痛剧烈,吞咽困难,喉关红肿隆起为主要表现的喉痈。病因病机:多因肺胃蕴热,复感风热,邪毒痰火壅聚咽喉所致。症状:痈发于喉关部者。症见喉核之上后方红肿疼痛,喉核常挤向前下,悬雍垂水肿、变形。或含化六神丸。外吹冰硼散。
-
龋齿中药局部填充法
龋齿中药局部填充法是用中药填塞龋齿蛀洞治疗龋齿疼痛的方法,系外治法之一。浅洞微痛可用樟脑霜,或苏叶、细辛各等份,或石碱、冰片研末取少许直接或用棉花包住塞入蛀洞,每日1次。深洞剧痛者可用砒霜、信石、雄黄研末和蜜为丸,填塞入蛀洞中,亦可用六神丸、花椒末等填塞。
-
耳穴压丸法
是在耳穴表面贴敷小颗粒状药物的一种简易刺激方法。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近视眼、胆石症、遗尿等慢性病,幼儿、惧怕疼痛者尤为适宜。所选材料可就地而取,如绿豆,莱菔子、白芥子、油菜子、急性子、王不留行子等,也有用牛黄消炎丸、六神丸等小药丸者。贴压后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数次,每次l~每次贴压后保持3~
-
斗底风
斗底风为病名。多由肝胃火毒炽盛,痰毒邪火上冲咽喉所致。《重楼玉钥》:“此症初起吞咽不下,但胸前红肿渐至结喉,一时难安。如病势紧急,汤水不能下,遍身作痛,气喘眠卧不得,循屋下行,胸前赤肿。治宜泻火解毒、祛痰消肿,可选用普济消毒饮、清咽利膈汤等加减。外吹冰硼散,或含化六神丸。
-
里喉痈
是指以咽痛剧烈,高热,颈项转动不利,喉底红肿隆起为主要表现的喉痈。病因病机:多由肺胃热蕴,痰火邪毒上冲咽喉所致。症见喉关之内及其周围漫肿疼痛,继之焮红高肿,颈部臖核,吞咽困难,汤水难入,甚则肿寒咽喉,疼痛增剧,呼吸困难,寒热大作,呛咳痰鸣(《中医喉科学讲义》)。或含化六神丸。外吹冰硼散。
-
金针丸
《宣明论》卷十三:金针丸:别名:六神丸处方:丁香、木香、乳香、阿魏、轻粉、骨碎补(去毛)、槟榔、官桂、桂心、巴豆(去皮)、杏仁(去皮)、不木灰、肉豆蔻、阳起石、朱砂各等分。主治:卒然呕吐,胸中痞闷,气不下行,此由饮食失宜,过伤胃气,胃气滞而不行,水谷不化,气逆则吐,其脉沉疾而短滑。
-
培元固本启脾丸
《活人方》卷四:方名:培元固本启脾丸组成:六神丸1料,人参2两,茯苓4两。主治:脾肺肾元气久虚,清阳不能实四肢,而反沉陷于至阴之下,不克启发,凡交黎明或午前,随气下迫泄泻数次,日久无度,而精神虚惫,形消骨痿者。用法用量:黎明米汤送下,宜于久服。
-
肥肌方
别名:佐胜六神丸处方:丁香半两,木香半两,肉豆蔻(去壳)半两(3味用面裹同入慢灰煨,令面熟为度取出,放冷),诃子(煨,去核)半两,使君子半两,芦荟(细研)1两。功能主治:小儿羸瘦,脏腑怯弱,泄痢虚滑,乳食减少,引饮无度,心腹胀满。用法用量:每服3-7丸,温米饮送下,乳食前服烂饭丸如黍米大,1岁20丸。
-
烙治法
烙治法外治法名称。主要用于乳蛾、喉瘤等病。然后根据治疗部位,病灶大小及程度,选择不同的烙铁,在火焰上烧红,蘸少量香油,趁热烙其预定部位,一触即起,不宜久停,可视病灶大小决定烙治次数,烙后吹冰硼散。应防伤健康组织,手法宜轻且巧。⑥术后可服用六神丸或银翘散、清咽利膈汤等疏风清热之品。
-
牙疔风
牙疔风为病名。《喉科心法》:“不分上下内外,生于牙缝之间,初起寒热交作,牙齿疼痛,疮形如粟,红紫坚硬,若麻木漫肿腮颊,神昏者凶,由胃经火毒而成。《医宗金鉴》卷六十五:“牙疔牙缝胃火成,大肠湿热亦可生,肿如粟米连腮痛,若兼麻痒即黑疔。”可选用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等加减。外吹清咽利喉散。
-
六妙丸
处方:保童丸1帖,芦荟丸1帖,化虫丸1帖,肥儿丸1帖,六神丸1帖,蚵蚾丸1帖。功能主治:疳积。用法用量:合和为丸服。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