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根
牙根为解剖名称。见《医学准绳六要》。又称齿根(toothroot)。即牙齿之埋于牙龈部分者。
-
恒牙早萌
恒牙早萌(Earlyeruptionofpermanenttooth):在乳恒牙替换期间恒牙过早地萌出,此时恒牙牙根刚开始形成或尚未形成,早萌牙易受外伤或感染而脱落。原因多系先导乳牙根尖周感染破坏了牙槽骨及恒牙胚的牙囊而使后继恒牙过早萌出。临床上可用阻萌器阻止早萌牙萌出,阻萌器是在丝圈式缺隙保持器上加焊一根阻萌丝。
-
畸形中央尖
此时临床检查见不到中央尖,可见中央窝处有一小突起,并有一黑色露髓点,若在牙根尚未完全形成时引起牙髓坏疸,则根尖发育中断,X线照片显示,根尖孔呈喇叭口状。检查面中央有圆形或椭圆形黑环,环内为浅黄色或褐色的牙本质轴,在轴中央有时可见黑色小点,此点为髓角,但即使细的探针也不能探入(图2)。
-
牙槽骨
牙龈萎缩导致这一“微动关节”的包裹维系强度降低,牙齿开始松动,同时牙槽骨被吸收,使牙齿根基变浅,牙齿变长,随着骨吸收现象的日趋加剧,牙齿自然也就脱落了牙龈萎缩后不能再像从前一样紧紧包裹牙根,结果导致牙周组织(内牙龈)也被暴露出来,口腔中的各种细菌(尤其是厌氧菌)及牙结石直接侵袭牙周组织引发牙周炎。
-
恒牙迟萌
恒牙迟萌(Delayederuptionofpermanenttooth)、阻生(Impacted)及异位萌出(Ectopiceruption):恒牙在应萌出的年龄不萌而对侧同名牙已萌出时为迟萌。3、多生牙或残根使恒牙萌出道受阻。下切牙异位萌出时常造成乳尖牙早脱,可用固定舌弓维持牙弓长度并在舌弓上加焊阻挡丝防止下切牙向远中倾斜及第一乳磨牙向近中移动。
-
发育完成的牙移植术
手术名称:发育完成的牙移植术分类:口腔科/拔牙术及牙槽外科/植牙术/牙移植术/自体牙移植术ICD编码:23.504概述:发育完成的牙移植术是将病人自己的埋藏牙、阻生牙、错位牙由一个位置移植到另一个位置的手术。术前准备:1.受区X线摄片检查,观察牙槽骨吸收情况及其邻牙的牙周情况。3.植入后正中位时与对颌牙无接触。
-
桩冠修复技术
名称:桩冠修复技术概述:桩冠是利用金属桩冠插入根管内以获得固位的一种全冠修复体。5.做固定义齿的固位体。3.严重的根尖吸收、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1/3以上者,根管弯曲细小,桩冠无法取得足够长度和直径者。4.根管壁已有侧穿,且伴有根、骨吸收和根管内感染者。准备:做好专科检查,选择合适的适应证。2.根面预备。
-
颏垂直延长术
手术名称:颏垂直延长术别名:颏延长成形术;麻醉和体位:一般采用阻滞麻醉,必要时经鼻腔气管内插管全麻。取仰卧位。2.口腔清洁护理,每天用3%双氧水及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口腔1次。并发症:颏部降低术的主要并发症除了黏膜切口裂口、感染及颏神经损伤等与颏前移术类同外,还有局部血肿、游离植骨块坏死以及下唇过短等。
-
颏延长成形术
手术名称:颏垂直延长术别名:颏延长成形术;麻醉和体位:一般采用阻滞麻醉,必要时经鼻腔气管内插管全麻。取仰卧位。2.口腔清洁护理,每天用3%双氧水及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口腔1次。并发症:颏部降低术的主要并发症除了黏膜切口裂口、感染及颏神经损伤等与颏前移术类同外,还有局部血肿、游离植骨块坏死以及下唇过短等。
-
颏部降低术
手术名称:颏垂直延长术别名:颏延长成形术;麻醉和体位:一般采用阻滞麻醉,必要时经鼻腔气管内插管全麻。取仰卧位。2.口腔清洁护理,每天用3%双氧水及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口腔1次。并发症:颏部降低术的主要并发症除了黏膜切口裂口、感染及颏神经损伤等与颏前移术类同外,还有局部血肿、游离植骨块坏死以及下唇过短等。
-
鼻窦囊肿
鼻窦囊肿分为粘液囊肿、粘膜囊肿和发生于上颌骨的牙源性囊肿。2.眼部症状:眼痛、复视、溢泪、眼球移位。3.鼻腔检查:鼻腔外侧壁向中线移位。牙源性囊肿窦内含有牙齿或牙根骨质吸收和囊影。3.手术前后控制感染,可选用抗生素和其他辅助药物。
-
过小牙、过大牙、锥形牙
概述:牙的大小若与骨骼和面部的比例失去协调,就有过大或过小之感。过小牙多见于上颌侧切牙、第三磨牙和额外牙。牙冠过大而牙根小者,导致菌斑的积聚和牙周病的发生,加上又有碍美观,可考虑拔牙后修复。全口性过小牙可发生于外胚层发育不良、Down综合征、先天性垂体功能减退的患者。检查:X线检查牙根发育情况。
-
牙冠延长术
当牙折断、根面龈等达到龈缘下方甚至牙槽嵴处,使临床牙冠过短,不利于修复体固位,势必要将修复体边缘放入船沟底,这就会侵犯生物学宽度。2.牙槽窝内的牙根过短,冠根比不协调者。2.根据需切除牙跟的多少,做内斜切口,翻瓣。牙冠延长术注意事项1.创口愈合后,牙断面的暴露长度应能满足修复体的需要。
-
牙齿
牙齿是人体最硬的器官,除担负切咬、咀嚼等功能外,还起保持面部外形和辅助发音等作用。牙齿的主要构成物质为牙质(牙本质),外面包有牙釉质(在牙冠部分)和牙骨质(在牙根部分)。7岁时萌出第1磨牙,并开始更换乳牙;但第3磨牙(又称“智齿”或“尽头牙”)要到20岁左右才生长。Ⅴ表示乳牙,阿拉伯数字1~8表示恒牙。
-
老人根龋
疾病分类:口腔科疾病概述:龋病俗称“蛀牙”,是一种使牙齿逐渐毁坏崩解的疾病,在人的一生中随时都可受到它的侵袭。如果患牙周炎的话,则由于病理变化,更会加重牙龈的退缩,牙菌斑会附着在根面上。疾病病因: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的龋蚀,常发生在牙根的表面,医学上称“根面龋”,简称“根龋”。(2)含氟凝胶。
-
牙周萎缩
疾病描述:牙周萎缩是指全口牙广泛的龈缘与牙槽骨同时退缩,牙根暴露,但无明显炎症和创伤。疾病病因:近年来有研究报道指出,牙周萎缩除了增龄因素以外,大多数病例是由于牙周组织长期受到各种损伤刺激的作用累积而造成的,如长期使用硬毛牙刷、不正确的刷牙方法和剔牙习惯等。清除局部病因,即清除牙菌斑和牙石。
-
种植牙
种植牙也叫人工种植牙,并不是真的种上自然牙齿,而是通过医学方式,将与人体骨质兼容性高的纯钛金属经过精密的设计,制造成类似牙根的圆柱体或其他形状,以外科小手术的方式植入缺牙区的牙槽骨内,经过1~3个月后,当人工牙根与牙槽骨密合后,再在人工牙根上制作烤瓷牙冠。
-
人工种植牙
种植牙也叫人工种植牙,并不是真的种上自然牙齿,而是通过医学方式,将与人体骨质兼容性高的纯钛金属经过精密的设计,制造成类似牙根的圆柱体或其他形状,以外科小手术的方式植入缺牙区的牙槽骨内,经过1~3个月后,当人工牙根与牙槽骨密合后,再在人工牙根上制作烤瓷牙冠。
-
牙菌
牙菌为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系指牙根龈肉肿起,色紫,因其形似菌者故名。多由阳明火炽,血热气滞所致。症见牙根龈肉肿起如菌状,色紫或如木耳。《咽喉经验秘传》:“牙菌生于牙根,其状紫黑色如菌,此系火盛血热而兼气滞。”治宜清热凉血。可选用犀角地黄汤、清胃散、黄连解毒汤等加减。
-
口菌
2.生于舌上者。口内或牙龈上肿起色紫黑其形如菌者·口菌:口菌系指口内或牙龈上肿起色紫黑其形如菌者,多由火盛血热并兼气滞所致。或可外吹冰硼散。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咽喉经验秘传》:“牙菌生于牙根,其状紫黑色如菌,此系火盛血热而兼气滞。”治宜清热凉血。可选用犀角地黄汤、清胃散、黄连解毒汤等加减。
-
苋枣散
《急救经验良方》:组成:白苋菜梗炭3钱(煅炭),儿茶2钱,红枣炭1钱5分(每枣1枚剥开,夹黄豆大雄黄1块煅炭),硼砂2钱,人中白1钱,冰片2分。主治:牙疳。轻,牙根疼痛;用法用量:每遇牙根烂腐,血肉自落,时时擦之,候满口涎水,用清水漱去。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用瓶封固收存,勿令走气。
-
齿袒
齿袒病证名,系指牙根显露的病证。《张氏医通》卷八:“有齿袒而作痛者。”乃是龈乳头明显萎缩牙根暴露的病证。
-
前牙再植术
名称:前牙再植术适应证:前牙再植术适用于:1.外伤脱位的牙应即刻再植。2.脱位牙浸泡于生理盐水或抗生素盐水中。方法:1.局部浸润麻醉。清理牙槽窝,去尽异物、凝血块,复位牙槽骨,消毒。(2)保持口腔清洁。(5)术后定期拍摄X线片检查。注意事项:积极防止下述并发症的发生:1.牙周炎、深盲袋、骨吸收、牙脱落。
-
钻牙疳
又名攒牙疳、攒齿疳。《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钻牙疳在牙根生,突出硬骨锐而锋,痛如针刺殊难忍,证由肝胃积热成。”即指牙根处疼痛,渐有一锐骨从齿龈处突出,疼痛剧烈的疾病。多为肝胃二经热毒炽盛、复感风邪而发。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方选龙胆泻肝汤、芦荟消疳饮等加减。
-
出牙齿乌头散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出牙齿乌头散:处方:川乌头7.5克巴豆17枚(去皮)大硼砂0.15克硇砂0.1.5克大蜘蛛1枚(炙干)腻粉1.5克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研人巴豆令匀。功能主治:主牙齿动摇,终不牢固。用法用量:每用少许著牙根,一食间牙即自出。制备方法:上为细散,研入巴豆令匀。
-
烤瓷熔附金属修复体技术
名称:烤瓷熔附金属修复体技术概述:烤瓷熔附金属修复体又称金属烤瓷修复体,是将瓷熔附在金属上以修复牙齿形态、大小和结构异常,牙体缺损和牙齿缺失的一种修复体。(4)生物相容性好,化学性能稳定,物理性能良好等。3.牙根或牙周有病理改变且牙槽嵴出现明显吸收者。(8)形态大小的设计与视错觉考虑。
-
鼻旁窦
鼻旁窦由骨性鼻旁窦表面衬以粘膜构成,鼻旁窦粘膜通过各窦开口与鼻腔粘膜相续。鼻旁窦对发音有共鸣作用,也能协助调节吸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下壁邻近上颌磨牙,紧邻骨质菲薄的牙根,故牙根感染常波及上颌窦;内侧壁为鼻腔外侧壁,邻近中、下鼻道,在下鼻道前上部骨质较薄,上颌窦穿刺即由此处刺入。
-
乳牙滞留
乳牙滞留(Retainedprimarytooth)原因多为恒牙胚的位置异常,萌出道异常而异位萌出使乳牙根完全或部分未被吸收而滞留。此外常因乳磨牙严重龋坏致根尖周感染造成乳牙根粘连而滞留。乳下切牙滞留、恒下切牙舌向萌出的患者,在拔除乳下切牙后,由于舌的活动,舌向错位的下切牙可能向唇侧移动到正常的位置。
-
一字金
《活幼心书》卷下:组成:僵蚕(去丝)4钱,威灵仙(去芦)4钱,明白矾(生用)2钱,细辛(去叶)1钱,甘草(生用)2钱半。主治:初生婴儿,七日之外,欲成脐风撮口;及卒中,急慢惊风,牙关紧急,痰涎上壅。治卒中,急慢惊证,口噤不开,用盐梅汤调擦上下牙根2处。主治:小儿脐风撮口。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牙冠
英文翻译coronadentis;crown中文解释牙的组成从外形上看,牙由牙冠,牙根以及牙颈三部分组成。临床冠是指在口腔内所见到的暴露于牙龈以外的牙体部分。人造牙冠人造牙冠也叫牙套,是用于修复牙齿的一种方法,当牙齿损坏后且难于通过补牙的方式修复时,可用不同的材料制成人造牙冠,套在改小了的天然牙冠上。
-
牙脱位
概述:因外力方向和大小不同可分为不完全性和完全性脱位。离体牙贮存条件:最好是脱出的牙立即植入原牙槽窝内,如果不可能,可把牙齿放在口腔前庭内或放在水内保存,迅速赶往医院。如牙囊同乳牙一并脱出、应保留牙囊植回牙槽窝内。因为外伤后牙根吸收多为炎症性吸收,因此再植后应给予抗生素治疗及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
齿根
齿根(toothroot)为人体解剖名称。见《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又称“牙根”。是指牙齿埋于牙槽骨的部分。
-
恒牙萌出顺序异常
恒牙萌出顺序异常(Changeinsequenceofpermanenttootheruption):恒牙萌出的顺序对合的形成特别是磨牙关系的建立影响较大。如上颌第一磨牙在下颌第一磨牙萌出之前萌出,容易形成远中合;原因乳牙根吸收异常、乳牙滞留、乳牙根与牙槽骨粘连、乳牙冠的不良充填、恒牙胚的牙囊未被吸收等均可引起乳恒牙替换时间紊乱。
-
根尖周纤维结构不良
概述:根尖周牙骨质结构不良(periapicalcementaldysplasia)又称根尖周纤维结构不良(periapicalfibrousdysplasia),属于非肿瘤性骨瘤反应性增生所致。根尖周牙骨质结构不良多发于中年女性,下颌骨切牙区多见,常累及几个牙齿,受累牙的牙髓有活力存在。随着病变的发展,中央区可出现不透光的致密小团块。
-
根端囊肿
概述:根端囊肿是最常见的颌骨性牙源性囊肿。由于慢性炎症的刺激,肉芽肿内的上皮组织增生,中央变性、液化,逐渐形成囊肿(图3-29)。如颌骨骨质因受压而吸收、皮质层变薄,向外膨隆,触诊时有“乒乓球”样弹性感。如并发感染,则出现炎症症状。一般在口内作切口,翻起粘膜骨膜瓣,去除部位骨壁,暴露囊肿,将囊肿摘除.
-
固牙散
《经验各种秘方辑要》:固牙散:处方:骨碎补1两,生大黄1两,熟大黄1两,生石膏1两,厚杜仲1两,生明矾5钱,熟枯矾5钱,全当归5钱,食盐1两,青盐1两。功能主治:固齿。用法用量:每晨用以擦齿及牙根,侔药性到,然后嗽口。摘录:《经验各种秘方辑要》《奇效良方》卷六十二:方名:固牙散组成:仙灵脾不拘多少。
-
金白散
《医部全录》卷二三○引叶心仰方:金白散:处方:铅粉不拘多少(银窠倾过,取出铅)6钱,轻粉3钱,冰片3分。功能主治:疳疮。先用茶洗净,然后用药。摘录:《医部全录》卷二三○引叶心仰方《仙拈集》卷二:方名:金白散组成:鸡内金(焙干)1两,白芷5钱,铜绿1钱,麝香1分。主治:牙根臭烂、黑色,有虫。制备方法:研。
-
内金散
《普济方》卷一七六引《经验良方》:组成:鸡内金(即鸡肚内黄)、菠薐根等分。主治:消渴,日饮水1石,小便不禁。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饮调下。制备方法:上为末。《活幼心书》卷下:组成:鸡内金(即鸡肫内粗皮,阴干)1两,白芷半两,铜青半两,麝香1字。主治:牙根肉臭烂黑色,有虫作痛。先用温盐水灌漱,后敷药。
-
石膏解毒汤
《种痘新书》卷十二:组成:石膏2钱,生地1钱,牛蒡1钱,石斛1钱,紫草8分,金银花8分,连翘8分,黄芩6分,红花6分,甘草6分,木通6分。主治:痘后口臭,牙根发痒出血。用法用量:水煎与噙,频频渐服。附注:不过二剂,不痒不臭,其热即解,而即愈矣,若舍此失治,则成走马牙疳。
-
三黄香黛散
《外科大成》卷三:方名:三黄香黛散组成:牛黄、黄连、大黄(酒蒸)、木香、青黛各等分。功效:清腑热。主治:牙根作烂,随变黑腐,臭秽难闻,肝胃二经虚火热极上攻致患走马牙疳。用法用量:用淡竹叶、薄荷煎汤调服。制备方法:上为末。
-
鼻腭管囊肿
概述:鼻腭管囊肿又名鼻腭囊肿,切牙管囊肿、正中腭囊肿和正中前上颌囊肿。因导致囊肿发生的残余上皮来自上颌中线区的鼻腭管(切牙管)而得名。正中前上颌囊肿分类:口腔科/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颌面部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颌骨囊肿/非牙源性(外胚叶上皮)囊肿ICD号:K10.8流行病学:发病多在30~
-
切牙管囊肿
概述:鼻腭管囊肿又名鼻腭囊肿,切牙管囊肿、正中腭囊肿和正中前上颌囊肿。因导致囊肿发生的残余上皮来自上颌中线区的鼻腭管(切牙管)而得名。正中前上颌囊肿分类:口腔科/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颌面部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颌骨囊肿/非牙源性(外胚叶上皮)囊肿ICD号:K10.8流行病学:发病多在30~
-
根尖周牙骨质结构不良
概述:根尖周牙骨质结构不良(periapicalcementaldysplasia)又称根尖周纤维结构不良(periapicalfibrousdysplasia),属于非肿瘤性骨瘤反应性增生所致。根尖周牙骨质结构不良多发于中年女性,下颌骨切牙区多见,常累及几个牙齿,受累牙的牙髓有活力存在。随着病变的发展,中央区可出现不透光的致密小团块。
-
牙虫
病名·牙虫:牙虫为病名,又名齿虫,指牙被虫蛀而痛之痛。《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牙虫是虫食于牙,牙根有孔,虫在其间,亦令牙疼痛。”病因·牙虫:牙虫为病因,指蛀蚀牙齿的虫。《鲍氏验方新编》卷一:“五倍子煎浓汁,含漱数次,其虫立死,其患永除。”亦可将荜拨塞含于牙孔处。
-
望牙齿
望牙齿(inspectionoftooth)是指观察牙齿的排列,色泽有无异常,是否有龋洞及龋洞深浅、大小,牙齿的咬合关系是否对称,牙间隙有无疏豁,牙根有无暴露,牙齿润泽与枯槁等的诊断方法。
-
二辛煎
概述:二辛煎为《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方。水煎,乘热频漱。二辛煎的处方:北细辛9克生石膏30克二辛煎功能主治:二辛煎的主治阳明胃火上炎,牙根、口、舌肿痛,不可忍。二辛煎的用法用量:上二味,用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乘热频漱。备注:原书云:"先用此汤漱口,后以三香散或仍服清胃等药以治其本"。
-
固齿秘方
处方:生大黄1两,熟大黄1两,生石膏1两,熟石膏1两,骨碎补1两,银杜仲1两,青盐1两,食盐1两,明矾5钱,枯研5钱,当归身5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养血补肾,杀虫解毒,固齿。主胃火牙痛。用法用量:每早起先以此散擦牙根,然后净脸,净毕用冷水漱吐。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
瓜霜散
处方:西瓜霜1两,人中白1钱(火煅),辰砂2钱,雄精2分,冰片1钱。功能主治:白喉,喉蛾及一切喉痧,红肿喉风。牙疳,牙痈及风火牙痛,牙根肿痛。舌痛诸病。用法用量:本方方名,《疫喉浅论》卷下引作“冰瓜雄朱散”。摘录:《时疫白喉捷要》
-
劫风膏
处方:威灵仙(去芦)1两半(锉细,焙,研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搐,脐风撮口,牙关紧闭,痰涎壅盛,咽喉肿痛。及解风痰壅盛,淡姜汤调化,不拘时候少与含咽;制备方法:上用皂荚3两去皮弦,捶损,挪温水1碗绢滤过,慢火熬若稀糊,入醇醋半两,再熬3-5沸,去火候冷,用前药末停分乳钵内杵匀,为丸如芡实大。
-
救疹散毒汤
处方:玄参3钱,甘草5分,黄芩1钱,茯苓3钱,白果10个,白蔹1钱,青蒿3钱,麦冬3钱,陈皮3分,荆芥5分,生地3钱,干葛1钱。功能主治:小儿疹后牙根溃烂,肉腐出血,臭秽冲鼻。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