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明
概述:目明:1.经穴别名;即头临泣穴。《扁鹊心书》:“目明二穴,在口面骨二瞳子上,入发际。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阳维脉的交会穴。位置:位于头部,前发际上0.5寸,瞳孔直上。主治头目、神志等疾患,如头痛目眩、目赤肿痛、内障雀目、目翳、流泪、小儿惊痫等。主治头痛、太阳连脑痛、眼球充血、视力减退等。
-
还睛神明酒
制法:上(口父)咀,绢囊盛,用好酒5斗,瓮中浸之,春、秋14日,夏7日,冬21日。功能主治:目盲,瞳子俱损,翳如云,赤白肤肉如乳头。用法用量:食后服半合。临床应用:失明:晋大夫于公失明经十二余年,不辨明夜,两目俱损,无瞳子,时年七十,服此酒一百日,万病除,两目明,见物益明。摘录:《苏沈良方》卷七
-
周白水候散
用法用量:每服钱5匕,酒送下,服后饮酒1升,1日2次;服之30日身轻目明;制备方法:上为散。
-
应真丸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方名:应真丸组成:琥珀(研)2两,预知子2两,远志(去心)2两,人参2两,白茯苓(去黑皮)2两,白术2两,菖蒲2两,桂(去粗皮)1两。功效:安镇魂魄,令人神爽气清,目明耳聪,强记预知。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温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神仙驻颜延年方
《圣惠》卷九十四:方名:神仙驻颜延年方组成:枳实2斤,熟干地黄2斤,甘菊花2斤,天门冬(去心,焙)2斤。功效:令众病皆除,身轻目明,颜色悦泽,延年益寿。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温酒调下,每日2次。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
真人明目丸
《医方考》卷五:方名:真人明目丸组成:生地黄、熟地黄、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等分。功效:明目。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各家论述:肾主目之瞳子,肾水虚竭,故今目昏;是方也,生地所以凉肝,熟地所以补肾,乃川椒者,味辛而热,可以疗肝肾之痹气,痹气者,湿热着而不散之气也。
-
眼保健操
属自我推拿。它通过对眼部周围一些穴位的轻柔按摩,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消除眼肌疲劳,减轻睫状肌痉挛,消退眼部郁血,有助于预防近视眼的发生,并对近视(尤其是假性近视)和视力减退有一定治疗作用。相摩,拭目,令人目明。”《圣济总录》:“《太上三关经》云:常欲以手按目近鼻之两眦,闭气为之,气通即止。
-
慧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微缓为风痿,四肢不用,心慧若无病。”《素问·刺腰痛》:“其病令人(善)言,默默然不慧。”《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人生始生,病气衰,故旦慧。”《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④眼清目明。《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目睛慧了。”
-
清凉散火汤
《医学探骊集》卷六:方名:清凉散火汤组成:酒黄连2钱,酒黄芩4钱,赤芍3钱,薄荷3钱,连翘3钱,生地黄4钱,甘菊花2钱,滑石4钱,木通3钱,茶叶1钱。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先以洗眼方熏而洗之。各家论述:此方用黄连为君,清其上焦之热;生地养阴清热;赤芍敛阴清热;滑石、木通,引火下降,火郁散而目明矣。
-
拭目
拭目自我推拿方法名。即熨目、摩目、摩眼。《诸病源候论·目暗不明候》:“以两手中指……相摩,拭目,令人目明。”
-
拭法
拭法推拿方法名。指在治疗部位上用手掌或手指作直线或螺旋形反复摩擦。《诸病源候论·目暗不明候》:“以两手中指……相摩,拭目,令人目明。”
-
秦鸣鹤
秦鸣鹤为唐代著名针灸家。唐高宗的侍医,妙于针术。据《谭宾录》载:“高宗患风脑头痛,目不能视,诸医不效,鸣鹤为刺百会、脑户出血,豁然痛止目明。”高宗患头风,头眩,目不能视,诏鸣鹤诊视。鸣鹤曰:“风毒上攻,若刺头出少血可愈。”
-
白砂丹
《摄生众妙方》卷二:白砂丹:处方:熟地黄2两,白茯苓2两,大川乌1两,干山药2两,苍术2两(米泔浸),大茴香2两(与大川乌头炒),粉草2两(即大甘草),川椒4两(去目)。盐汤亦可服。用法用量:白汤调服。制备方法:用水淘3-5遍,去筋膜,用白砂蜜对分,拌匀,固封坛口,锅内悬煮1昼夜,土埋3日,去火毒。
-
服术方
处方:术(好白者)。制法:刮去皮,令净末,下筛。功能主治:令人身轻目明,延年益寿,颜色光泽,发白更黑。主用法用量:弘农人刘景伯,眼之不废,寿六百岁。注意:禁食桃。摘录:《医心方》卷二十六引《大清经》
-
中丹
《元和纪用经》:方名:中丹组成:黄耆(白水者,半禀阴也;主治:百损久虚,体劣羸瘦不堪,荣卫不足,善惊昏愦,上焦客热,胃膈冷痰引饮,过食则心腹痞满,脾胃气衰不能消谷,血妄时崩,四肢沉困。主治:脾疟,黄黑疸,脾泄久痢,虚肿水肿,女人血崩白带,骨蒸劳热,小儿急慢惊风,及暴注肠滑,洞泄,中风,诸般疮毒。
-
经验神芎丸
处方:大黄2两,附子(炮)5钱,青皮5钱,陈皮5钱,牵牛头末4两。制法:上为细末,消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消酒食,明目,暖水脏。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食后温水送下。服20日,目明为度。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一二引《经验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