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针兼灸科
针兼灸科为中医学分科之一。针灸科为中医学分科之一。指以针刺、艾灸等手段治疗疾病的科目。针灸治病由来已久,隋唐始设为专门的科目,宋有针兼灸科,元、明均设有针灸科。一直沿袭至今。
-
尚药监
尚药监古代医官名。东汉时期宫廷已设有尚药监、南北朝北齐时尚药局中设有尚药监四人,隋代沿袭,唐时取消此职。尚医监是宫廷中一种中层医官,其职责主要是对和合、修制、供奉御药的整个过程实行监督。
-
疮疡科
疮疡科明、清时期医学分科之一。明代太医院内共设十三科,其中疮疡独成一科,清代沿袭,也设有此科。疮疡科专门治疗肿疡、溃疡、金疮等疾病。参见十三科条。
-
少小科
少小科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少小科即幼科的别称,专治小儿疾病,相当于现在的小儿科。少小科最早在唐代已独立成科,学生修业五年。到宋代,小儿科称为小方脉,此后一直沿袭至清末。
-
眼科
眼科为古代医学分科名,是治疗眼病的医学专科。唐代眼科尚未独立,包括在耳目口齿科内;宋代始有眼科的设置。元、明、清三代沿袭均设眼科。参见九科、十三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