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围元薮
《解围元薮》麻风专著。四卷。明·沈之问辑于1550年。内容有麻风病的病因、三十六风、十四癫及其与经络的关系、治疗方剂等。书中较详细地叙述了麻风的辨证和治疗,载方249首。现存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
打窝风
打窝风为病名。即疠风中的亸曳风。亸曳风即疠风伴发抽搐者。见《解围元薮》卷一。
-
雁来风
雁来风病名。唇口疮之发有时间性者。①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即月阙疮。详见该条。②见《解围元薮》卷一。指每年发作于八月间的一种皮肤病。参见月阙疮。
-
沈之问
沈之问明代医家。号无为道人、花月无为道人。里籍欠详。其先祖沈怡梅、父沈艾轩抄存若干治麻风之秘方。至之问于麻风一证,致力尤深。于麻风证之病因、辩证。治疗,均有独到见解,提出麻风证名三十六种,列风药八十余种,更善用大风子。其经验均载于《解围元薮》,为我国较早之麻风病专著,现有刊本行世。
-
漏蹄风
漏蹄风病名。指足心处所生之慢性溃疡。俗称穿心脚底风。《解围元薮》卷一:“此症于当脚底中央踏下不着实处,乃是涌泉穴。内生小水窠淫痒,搔破则流黄水。内生蠹蚀,烂秽不敛口。”类似麻风病引起的脚底溃疡或脊髓空洞症引起的营养不良性溃疡。证治可参见麻风条。
-
鼓槌风
又名膝游风、游膝风、鹤节、膝眼风、膝疡、鼓槌风等。是指风邪外袭,阴寒凝滞,经络气血亏损,以病后膝关节肿大,股胫变细,形如鹤膝等为常见症的痹病证候。鼓槌风的治疗:初期身热肿痛者,服五积散,配合白芥子外敷及葱熨,或艾灸,或外敷回阳玉龙膏。溃后用芙蓉叶、菊花叶各15g,拌大米饭捣匀贴敷,或以豆腐渣蒸熟贴敷。
-
嚲曳风
嚲曳风病证名。指疠风伴发抽搐者。见《解围元薮》卷一。亦称打窝风。证治可参见疠风条。
-
半夜散
《解围元薮》卷四处方未生毛小鼠(捣烂,搭在壁上风干,焙黄香,研细)5钱,土鳖虫(灰)5钱,钻粪虫(灰)5钱,白占5钱。功能主治风癞。用法用量掺之。
-
白雄散
处方:雄黄1两,白附子5钱,皂荚(炙,去皮弦筋)3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黑肿,斑块,赤癣,鹅掌风,雁来风,烂风疮。若鹅掌、雁来等风,用煨姜蘸药擦;如烂风疮,用蟹黄调涂极妙。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
败猪血散
处方:猪血(腊月内取杀猪流血尽时滴出者,贮阴自干)。制法:上为末,以猪脑调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大风疮肿斑黑顿消后,用以戒色。主用法用量:每服3钱,飞盐酒送下。则阳茎1月不举。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
大定风丸
《疡医大全》卷二十八:大定风丸:处方:苍术8两,草乌3两,杏仁4两,川乌4两,白芷4两,半夏4两。功能主治:痛风,历节风。用法用量:每服60丸,茶、酒任下,1日3次。制备方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大瓢李末药
处方:当归5钱,防风5钱,川芎5钱,白芷5钱,细辛5钱,麻黄5钱,荆芥5钱,全蝎5钱,天麻5钱,藁本5钱,雄黄5钱,羌活5钱,甘草5钱,朱砂3钱,人参3钱,白花蛇3钱,大茴香3钱,两头尖3钱,香蛇7钱,川乌4两,草乌4两,苍术4两。功能主治:男妇疠风瘫痪,口眼歪斜,面如虫行,身痛如切,或皮肉淫痒难忍,久而手足反张者。
-
调荣丸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大麻疠麻,亸曳哑风,颠风诸癞。用法用量:卯午酉时各服100丸,奶酪汤下。摘录:《解围元薮》卷三
-
定痛饮
《解围元薮》卷四:定痛饮:处方:茜草1钱,麻黄1钱,乌药1钱,细芽茶3钱,槐子(炒焦)5钱,川椒5钱,鱼膘肠3钱(米粉和炒成珠),乳香1钱,生姜5片,葱5根。功能主治:对口疔疮,疮已成,有头,将出毒。摘录:《灵验良方汇编》卷二《准绳 类方》卷七:方名:定痛饮组成:防己1两,当归5钱,黄芩5钱。主治:目痛。
-
二圣膏
处方:杏仁70粒,半夏半粒。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风疮烂潭深久者。用法用量:以浓茶同甘草煎洗患处,将药塞之。候肉长平,用掺药收功。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
黑云膏
《解围元薮》卷四:黑云膏:处方:当归2两,川乌2两,川椒2两,飞盐2两,赤芍5钱,白芷5钱,羌活5钱,木香5钱,僵蚕5钱,杏仁5钱,黑豆1升半,脂麻2升,蓖麻子100粒,苍耳子8两,白附子1两5钱。功能主治:大风大疠,紫黑肿块,疮癣恶形。主治:鱼脐疔,春季患者。制备方法:用腊月猪肝研烂成膏。
-
呼脓膏
处方:蓖麻子100粒,大风子白肉100粒。制法:上捣千杵,加松香,再捣成膏。功能主治:风癞。用法用量:加乳香、没药、血竭、车米、麝香各少许贴之。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
胡麻饮
《普济方》卷二○六:胡麻饮:处方:人参、胡麻仁、橘皮、枇杷叶各等分。功能主治:呕哕。用法用量:上罗匀,以水1斗煮枇杷叶,取5升,下药煮取3升,纳麻仁,稍饮之。
-
黄雄漆丸
处方:严漆1两,蟹黄5钱。制法:拌匀,晒,渐去面上汗水,待尽,又加水飞雄黄、牙皂末各5钱,为丸,不可见日,晒则不干。功能主治:蛇皮鱼鳞,痒风癫风,一切危重之症。用法用量:每服3分,温酒送下。摘录:《解围元薮》卷三
-
荆神饮
处方:荆芥穗4两。功能主治:疠疮初起。用法用量:水5-6碗,煎去三分之二,滤清服;又以1斤煎汤,先熏后洗。不过3-4次即愈。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
坎离丹
《魏氏家藏方》卷六:坎离丹:处方:伏火灵砂(细研)1两半,阳起石(酒煮)1两半,磁石(火煅,醋淬7次)1两半,钟乳粉1两半,龙齿1两(黑豆蒸1日,去豆)。用法用量:坎离丸(《普济方》卷三十三引《仁存方》)。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五二引《澹寮》《解围元薮》卷四:方名:坎离丹组成:明雄黄1两,明矾2两。
-
坎离膏
《解围元薮》卷四:坎离膏:处方:血竭3钱,冰片1钱,轻粉2钱,水银2钱,大风子肉1两,白占5钱。如治鹤膝风,再加闹羊花根2两,川山甲末6钱。主治:劳瘵发热,阴虚火动,咳嗽吐血、唾血、咯血、咳血、衄血,心慌喘急,盗汗。制备方法:先将黄柏、知母,放入童便三碗,侧柏叶一把,煎至四碗,去滓;
-
苦参膏
《圣济总录》卷十八:苦参膏:处方:苦参1分,盐1分。功能主治:白癜风。主治:大麻风,隐疹,挛痪。用法用量:每用1匙,以白汤或酒化下。制备方法:老酒1坛浸之,春5、夏3、秋7、冬9日,取出,晒干为末,加紫浮萍5两,用苍耳草自然汁10碗煎熟,加白蜜5-6斤,同炼成膏,入参、萍末和匀,瓷瓶收贮。
-
蜡矾丸
《活人心统》卷一:蜡矾丸:处方:南星1两,大半夏1两,明矾1两2分(半熟半生)。摘录:《玉钥》卷上《解围元薮》卷四:蜡矾丸:处方:闹羊花(酒拌,9蒸晒)、草乌(酒浸,炒)、白矾、黄占(溶化)各等分。
-
辘轳丹
处方:细辛1两,川芎1两,黄耆1两,防风1两,金毛狗脊1两,菖蒲1两,独活1两,丹皮1两,牛膝1两,米仁1两,山药1两5钱,苍耳实1两5钱,当归1两5钱,巴戟1两5钱,秦艽1两5钱,藁本1两,漏芦1两,牛蒡1两,天麻1两,虎骨1两,萎蕤3两。功能主治:大风恶癞,手足筋挛,屈曲瘫瘸者。摘录:《解围元薮》卷三
-
参翎丸
别名:参毛丸处方:纯白鹅毛(用纯白鹅1只,男用雄,女用雌,挦其毛,不可失一根,炒为末),苦参皮1斤(酒煮,为末)。制法:黄米、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麻风。用法用量:参毛丸(《赤水玄珠》卷三十)。摘录:《解围元薮》卷三
-
参术遇仙丹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三十六种大风,诸恶危症。注意:忌牛、羊、猪肉、野味、鸡、鹅、烧酒、房事。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
三分散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方之三分散:别名:三合散(《医学纲目》卷三十五)、三圣散处方:白术茯苓黄耆川芎芍药熟地黄当归各30克柴胡48克黄芩18克人参48克半夏18克甘草18克川芎、熟地、当归、芍药、白术、茯苓、黄芪各一两,柴胡、人参各一两六钱,黄芩、半夏、甘草各六钱。用法用量:水煎去渣服。产后伤寒并痢。
-
漱风散
功能主治:治牙齿疼痛,齿龈肿胀。摘录:《御药院方》卷九《解围元薮》卷四:方名:漱风散组成:甘草1两,石斛1两,藁本1两,麻黄1两,乳香1两,当归3两,苍术3两,细辛3两,荆芥3两,川芎3两,全蝎(去硝泥,炙)3两,牙皂3两,两头尖3两,升麻3两,白芷3两,胡麻3两,草乌3两6钱,川乌2个(各重1两,童便浸,煨)。
-
小枣丹
《疡医大全》卷二十八方之小枣丹:处方:防风、僵蚕、荆芥、何首乌、全蝎、蔓荆子、苦参、威灵仙、黄芩、牛蒡子、大黄、赤芍药、生地黄、大枫子肉、羌活、独活各二两,白术一斤,两头尖一钱,侧柏枝、栀子各四两,甘草五钱,薄荷、枸杞子、天麻、天南星各一两。主治鹅掌风。用法用量:每服60丸,薄荷汤送下。
-
升平散
《解围元薮》卷四:组成:紫萍、黑豆、升麻、麻黄各等分。主治:麻风。用法用量:每服50丸,临卧以酒送下。取汗。3日再服,3次愈。制备方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绿豆大。
-
七神汤
《解围元薮》卷四:组成:蜂房3钱,僵蚕2钱,角子5个,淡竹叶20片,灯心(七寸长)20根,土茯苓4两。主治:疠风,筋骨疼痛,久不愈者。用法用量:用虾蟆1只,刮去腹中垢,风干,切4块,每帖下1块,水煎服。附注:如服虾蟆左前足则愈左手病,服左后足则愈左足病,右亦然。一二帖发起,三帖势定,四帖收功。
-
太乙神浆
《解围元薮》卷四:组成:肥蟹12只(雌雄各半,去垢净,剁烂,入瓷瓶内),好严漆36两(入内)。主治:诸风疠大症。用法用量:包封埋阴地,49日取出,日饮1杯。
-
四魔粉
《解围元薮》卷四:组成:硇砂、斑蝥、江子、银油。主治:麻风。用法用量:凡风症高肿,紫黑成块坚顽者,将楮叶擦损苦皮,以药擦上,贴膏即烂去。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四魔丹
《解围元薮》卷三:组成:败龟板2两(煅白),番木鳖2两(麻油煮,3沉3浮),闹羊花(酒拌,9蒸晒)2两,苍耳子1斤(炒),白蜜1斤。主治:亸曳,颠风,蛊风,瘫痪委顿。用法用量:7日后,初次服5分,3-4日服6分,渐加至1钱,空心烧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和匀,入竹筒内,挂当风处。
-
四圣膏
《医统》卷三十四引《经验方》:组成:蓍叶、独蒜、盐、川山甲。主治:痞块。《解围元薮》卷四:组成:姜汁2碗,葱汁2碗,线胶4两。《普济方》卷一一二:组成:川当归、没药、大川乌各等分。主治:鹤膝风及诸风疾。《医方类聚》卷七十引《烟霞圣效方》:组成:诃子1对(去核),黄丹4两(水飞,细罗),蜜4两。
-
水制黄香丸
加减:如皮肤发热,加番木鳖5钱,以麻油煮熟。1方加地龙2两,名 黄龙丸。制备方法:上为末,陈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用药禁忌:忌猪肉、房事。
-
仙黄花膏
《解围元薮》卷四:组成:羊踯躅草(3、4月间收,连根捣取自然汁)。主治:风疠麻痛。用法用量:每服1匙,酒下。昏沉1-2时,醒后自觉爽快。制备方法:上药煎炼,加白蜜成膏,量加麝香、冰片、松香,收贮瓷瓶。
-
仙花膏
《解围元薮》卷三:组成:闹羊花8两(酒蒸9次),苍耳子8两(炒),败龟版(煅白如霜)2两,番木鳖(醋炙)2两。主治:大风恶症。用法用量:初起酒服5分,弱者服1-2分;不饮者,沙糖调下。制备方法:上为末,用蜜1斤,熬去水气调之,入竹筒内,挂当风处。
-
石蚕散
《解围元薮》卷四:别名:倒阳方组成:石蚕(生)。功效:大风肿斑黑顿消后戒色。用法用量:每服1钱,酒送下。阳茎即痿软不举。制备方法:上为末。
-
生瓜散
《解围元薮》卷四:别名:败花散组成:败花果(即小丝瓜花将谢下后采用)。功效:痿阳。用法用量:内服。制备方法:晒干为末。附注:患麻风病,用以戒色。
-
阳起圣灵丹
制备方法:上为末,用不见水鹅掌2只,酒煮焙干;又用狗蹄4只烧灰,用鹅血煮酒各半碗,不见水狗血1碗,加面少许为丸,如梧桐子大。
-
孙思邈真人丸
《解围元薮》卷三:组成:牙皂1两,苦参1两,蒺藜1两,防风1两,当归1两,荆芥穗1两,蔓荆子1两,牛蒡子1两,胡麻1两,黄柏3两,白花蛇4两,丢子4两,麝香2钱。主治:风疠。制备方法:上为末,黄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用药禁忌:忌食盐物,只食淡鸭。
-
扫云丹
《解围元薮》卷四:组成:草乌(末)。主治:大麻风遍身发麻不可忍。用法用量:生姜捣汁调,麻布包擦,自愈。
-
苏骨丹
《解围元薮》卷四:组成:汉防己3两,风藤4两,甘草2两,松香1斤(酒煮1日,倾水抽扯5-7次,白净细腻,俟冷取出)。主治:麻风。用法用量:每服70丸,白汤送下。制备方法:共为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三母五子丹
《解围元薮》卷四:方名:三母五子丹组成:益母草、知母、贝母、槐子、苍耳子、蔓荆子、皂角子、牛蒡子各等分。主治:疠疯。用法用量:每服10-20丸,温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每1两加虎胫骨1钱,煅存性,和白酒糊丸,如梧桐子大。
-
奇效良丹
主治:雁来漏蹄冷风,壁泥蛇皮,一切大风。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
青白膏
《解围元薮》卷四:方名:青白膏组成:白松香、青葙子各等分。功效:生肌。主治:痈疡烂潭。用法用量:塞入烂潭。制备方法:以葱头同打为饼。
-
养龙汤
《解围元薮》卷四:方名:养龙汤组成:归尾、白芷梢、全蝎、僵蚕、蝉壳、风藤、菖蒲、木瓜、苦参、荆芥、甘草、薄荷、红花、生地、连翘、蔓荆子、首乌、米仁、鱼刺、牛蒡子、白蒺藜、威灵仙、金银花、五加皮、胡麻虱、养骨龙。用法用量:水煎,加乳香、没药服。
-
神效追风丸
《解围元薮》卷三:方名:神效追风丸组成:当归5钱,麻黄5钱,羌活5钱,白术5钱,荆芥2两5钱,白芍1两,黄芩1两,僵蚕1两,川芎1两,人参3钱,蒺藜2两,胡麻2两,防风2两,没药2钱5分,乳香2钱5分,麝香4分,苦参皮6两,大枫子肉4两。制备方法:上为末,黄米粉、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