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灰
《*辞典》·石灰:出处:《本经》拼音名:ShíHuī别名:垩灰(《本经》),希灰(《别录》),石垩(陶弘景),染灰、散灰、白灰、味灰(《石药尔雅》),锻石(《日华子本草》),石锻(《本草图经》),矿灰(《纲目》)。上药相和,研令匀,用绵扑之。(《圣惠方》)⑦治偏坠气痛:陈石灰(炒)、五倍子、山栀子等分。
-
萝卜糖(川式)
萝卜糖(川式)原料配方白萝卜85千克川白糖47.5千克石灰约7.5千克萝卜糖(川式)工艺流程选料→制坯→灰漂→水漂→撩坯→喂糖→吸锅→起货→成品萝卜糖(川式)制作方法1.选料:选用500克以上,个头光整、无空花黑心、圆润白嫩的沙土白萝卜为坯料。煮制时间约需1.5小时左右,先用大火,1小时以后用中火。
-
糖瓜条
糖瓜条原料配方瓜条35千克白糖8.5千克石灰650~700克亚硫酸钠150克白矾150克糖瓜条制作方法1.主料是冬瓜或西瓜,刮去外表皮及瓜瓤。3.取白糖5.5千克、清水15千克加热溶解成白糖溶液,另用3千克白糖加少量清水,加热溶解后放在容器内研细。12小时后加热煮沸20分钟,糖液浓缩,渗入瓜条,待糖液浓度达78~
-
石灰酒
《千金》卷二十三:组成:石灰1石(拌水和湿,蒸令气足),松脂成炼10斤(末之),上曲1斗2升,黍米1石。功效:生毛发眉须,去大风。及妇人不能食饮,黄瘦积年及蓐风。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石灰烈火煅出,性最暴劣,故《本经》治疽疡、瘙热、恶疮、痼疾、死肌、堕眉,杀虫去黑子、恶毒。主治:头发落不止。
-
芦荟果脯
芦荟果脯风味独特、具有食疗作用。取上清液倒入容器中,将切块后的芦荟叶肉硬化定型,然后取出。脱灰后的水溶液PH值为7时即可,脱灰结束后,在清水浸泡16小时-20小时,使其进行少许发酵,以增加通透性。待彻底冷却后再沥净水分,每5公斤芦荟肉用白沙糖3公斤,并加入0.2%亚硫酸氢钠,放在糖中搅拌均匀。
-
铁筒拔毒膏
《急救仙方》卷一:方名:铁筒拔毒膏组成:好石灰(烧皂角熏,不过大)、糯米(南星、当归、赤芍同炒)、砂牯牛、斑蝥,上为细末,用后灰煎水调用。真石灰、桑柴灰、脂麻灰、皂角、3-4皮、柳柴皮。功效:消毒。主治:痈疽,疖毒,瘰疬,六瘤,疔疮,顽癣,痔漏,痣赘,恶疮,肿疡,一切恶肉恶核等毒已成者。
-
黄螺干
黄螺属于贝壳类软体爬行海洋动物。黄螺干制作方法1.脱壳:黄螺外壳呈螺旋式,质地较硬。用量每100千克鲜螺肉用石灰5~3次,排除碱味后,置于热水锅内煮熟,再经漂洗,捞起沥干水分。为了便于曝晒干燥,可通过人工用刀沿着螺头侧向切成螺片,或用切片机切片。然后撒铺于晒帘上,曝晒至干燥,即成黄螺片。
-
甜菜糖
2.切片:用切片机将根部切成“V”字形薄片。80℃热水,使薄片中的砂糖溶解浸出。5.浓缩结晶:然后将漂白的糖液放入真空浓缩罐中浓缩,析出晶体,再用离心分离机分蜜、干燥而成。将石灰盐进行分离,在甜菜汁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使加入的石灰形成碳酸盐沉淀,而蔗糖则游离,采用此法可回收糖蜜中90%以上的砂糖。
-
五香瓜子
将水灌入储槽中,再把石灰投入水中,充分搅拌溶解,待多余的石灰沉淀后,取澄清的石灰液抽入另一储槽,再将筛选的瓜子倒入石灰液中浸泡。5.瓜子入味:一夹层锅盛入饮用水70升,加入10%的食盐,并放入辛香料1份、牛肉1份,然后加入瓜子40千克,拧开夹层锅蒸汽阀煮沸2小时,此时需要经常添水至原容积。
-
水晶膏
《金鉴》卷六十三:别名:点痣膏组成:矿子石灰(水化开,取末)5钱。主治:黑痣;不可太过,恐伤好肉。制备方法:上用浓碱水多半茶钟,浸于石灰末内,以碱水高石灰2指为度,再以糯米50粒,撤于灰上,如碱水渗下,陆续添之,泡1日1夜,冬天2日1夜,将米取出,捣烂成膏。附注:点痣膏(《外科证治全书》卷一)。
-
葛叶散
处方:葛叶5两,地菘苗5两,续断5两,石灰末5两,旋覆花5两,地黄(生用)5两,益母草5两,麦门冬(去心)5两。制法:上除石灰外,捣绞取汁,和石灰调作饼子;晒干,再捣为散。功能主治:续筋骨,敛血,止痛。用法用量:敷所伤处。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九
-
糖桔饼
糖桔饼风味纯粹是甜味而不带酸味,糖桔饼表面带有蔗糖重结晶即返砂,在果脯蜜饯类属于干态蜜饯,其糖分与甜度较高,一般是用来制甜包子和月饼馅。把果胚从石灰水中捞出,用多量清水冲洗,要求不呈碱性和石灰味为止。3、加糖煮制:把上面用清水洗净的果胚沥干待用,采用一次煮成法。
-
柏脂醖酒
《圣济总录》卷十八:方名:柏脂醖酒组成:炼成柏脂10斤(研为末,炼如松脂法),糯米1石,细曲15斤,石灰1石。主治:大风癞。用法用量:每服5-7合,常令酒气相接取效。用药禁忌:忌触外风冷。
-
将军散
《青囊秘传》:将军散:处方:远年石灰60克大黄30克血竭15克制法:上药三味,先将前二味同炒至石灰呈桃花色,去大黄用石灰,再加血竭,共研细末,密贮备用。摘录:《寿世保元》卷七《古今医鉴》卷八:将军散:处方:大黄(煨)、贝母、白芷、甘草节各等分。功能主治:悬痈。用法用量:每服3分,烧酒调服。
-
清凉拈痛膏
《金鉴》卷七十五:方名:清凉拈痛膏组成:如意金黄散1两,加樟脑末3钱。制备方法:将如意金黄散与樟脑末和匀,又用生白石灰块3-4斤许,以水泡开,水高石灰2-3指,露一宿,将石灰面上浮起油水结如云片者,轻轻带水起入碗内,有水1钟,对香油1钟,竹筷搅百转,自成稠膏,调前药稀稠得所。
-
地菘苗散
处方:地菘苗5两,石灰末5两,旋覆苗5两,葛叶5两,青蒿苗5两,麦门冬苗5两。制法:上除石灰外,切碎,绞取汁,和石灰作饼子,晒干,再为散。功能主治:止血。主金刃伤筋骨。5月5日合佳。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九
-
柏脂酝酒
处方:炼成柏脂10斤(研为末,炼如松脂法),糯米1石,细曲15斤,石灰1石。制法:先炒石灰,以木札着灰中试之,火出为度,以地骨皮锉5斗,以水1石5斗,煮取9斗半,去滓,以淋石灰三次澄,以灰汁和曲与柏脂粉拌米,用外、米、曲、柏脂粉多少,一如常酝法,次于净器,着曲、米、汁、粉在内,蜜封28日,开压去滓,取清酒。
-
桃花生肌散
《医林纂要》卷十:方名:桃花生肌散组成:风化石灰(水澄过)半斤,大黄4两,栀子2两。功效:散瘀生肌,蚀恶肉,敛疮口。用法用量:合炒至石灰红色取起,去大黄、栀子,用石灰。须退冷陈久而后用。
-
铁扇散
处方:象皮(切片,焙干)花龙骨各15克陈石灰柏香(附松香中黑色者)松香(与柏香同熔化,倾水中,取出晾干)枯白矾各30克制法:共研细末。用法用量:遇有刀石伤破,用药敷伤口,以扇向伤处搧之;《实用正骨学》:方名:铁扇散组成:煅龙骨、象皮、陈石灰、老松香、降香末、血竭、儿茶、白及末各等分功效:止血。
-
白灰散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得效》卷十七:白灰散:处方:白布灰。功能主治:紧唇。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白灯散”。制法:韭菜汁调,阴干,为末。功能主治:恶疮,刀斧伤见血。如肠溃出,桑白皮线缝合罨之,帛系,定效。附注:《古今医鉴》本方用石灰不拘多少(炒七次,地下窨七次),醋调,敷肿处。
-
蜜佛手(川式蜜饯)
蜜佛手(川式蜜饯)原料配方鲜佛手50千克川白糖42.5千克石灰1千克蜜佛手(川式蜜饯)工艺流程选料→切片→灰漂→水漂→撩坯→收锅→起货→上糖衣→成品蜜佛手(川式蜜饯)制作方法1.选料:选用果形光整、大小一致、九成熟的佛手为原料。3次,以漂去石灰味。6.收锅:配成浓度为35%的糖液连同佛手片一同入锅加热煮制。
-
苏式蜜饯
苏式蜜饯历史悠久,产品品种繁多,在我国果品加工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原料硬化处理当中,加放适量的硬化剂是非常重要的。原料经盐渍及硬化处理以后,在糖制加工前还必须进行漂洗,除去原料中的盐分、二氧化硫、石灰、明矾等成分。使糖渍或糖煮时可以使糖液容易渗透,二则是保持果实的应有色泽。煮制时间不等。
-
寿星桔蜜饯(川式)
寿星桔蜜饯(川式)原料配方鲜寿星桔80千克川白糖45千克石灰1.5千克寿星桔蜜饯(川式)工艺流程选桔→划瓣→撩坯→去子→去汁→灰漂→水漂→再撩坯→喂糖→收锅→起货→粉糖→成品寿星桔蜜饯(川式)制作方法1.选桔:以大小均匀,两头光整,色泽黄亮油浸,九成熟的鲜寿星桔为好。3.撩坯:将桔还放入80℃热水锅中,经4~
-
枯瘤膏
《准绳·疡科》卷五:枯瘤膏:处方:草乌4两,川乌2两,干桑耳1两半,桑朽木1两半,矿石灰1碗,桑柴灰1碗,荞麦秸灰1碗。用法用量:如用,入矿石灰调匀为糊,点瘤顶上,以湿纸数重贴药上,如若未干不须贴,若留久药干,以唾调涂。不得近著甘草处。次日缩小,又以甘草膏小晕3次,中间仍用大戟、芫花、甘遂如前法,自然焦缩。
-
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是苜蓿属中的一个种,学名MedicagosativaL.,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紫苜蓿、牧蓿、苜蓿、路蒸。紫花苜蓿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饲料作物,全世界共3300万公顷左右的播种面积,其干草产量居多种豆科牧草之冠,而且营养成分完全,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和十种以上的维生素。种子肾形、千粒重1.5-2.5g。
-
灰韭散
处方:新石灰、韭菜、苎麻叶、小秦王草各等分。制法:先捣3味,烂汁着石灰,再捣烂,和成饼子,乱草裹,放背阴处。功能主治:止血。主金疮。用法用量:用时碾碎末,干掺如神。摘录:《普济方》卷三○二
-
诸毒一笔消
《青囊秘传》:方名:诸毒一笔消组成:真碱1茶盅,矿灰(即陈石灰)1两,川山甲(去筋)7钱,藤黄1两,大黄(末)1两,血竭(研细)5钱,雄黄3钱,蟾酥1线5分,麝香1钱。功效:消毒止痛。制备方法:上先将石灰、山甲入碱中化7日,次下藤黄、大黄、血竭、雄黄(边研边下)、蟾酥(乳汁浸化和入)、麝香,共和匀如稀糊状。
-
秘验桃花散
《玉案》卷六:方名:秘验桃花散组成:石灰1升,大黄5两(切片,同炒红色,筛去大黄)。主治:刀刃所伤,出血不止。用法用量:搽患处。制备方法:炒过石灰,以水牛胆汁拌匀,复装入胆内阴干,为末。
-
灰皂散
处方:新出窑石灰、楠皂自然水(楠皂又名石碱或土丙药)、黄丹。制法:楠皂不拘量,放在房内通风的地方,使其自行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慢慢溶化出液体,即叫自然水,溶多少倒多少,用玻璃瓶装好备用。功能主治:有腐蚀性作用,能使痔核发生干性坏死。主中、后期能脱出肛外的内痔。摘录:《中医外科学讲义》
-
松花蛋
概述松花蛋也叫皮蛋、变蛋、彩蛋、碱蛋或泥蛋等,是用石灰等原料腌制后的蛋类食品,因蛋白中常有松针状的结晶或花纹而得名。松花蛋的别名皮蛋、变蛋、彩蛋、碱蛋、泥蛋松花蛋的营养价值松花蛋较鸭蛋含更多矿物质,脂肪和总热量却稍有下降,它能刺激消化器官,增进食欲,促进营养的消化吸收,中和胃酸,清凉,降压。
-
神效回疔膏
《普济方》卷二七三:方名:神效回疔膏组成:桑柴1斤,枣1斤,柳柴1斤,谷桿草1斤,施风草1斤,荞麦稭1斤,鸡粪4两5钱,石灰4两5钱。主治:诸般疔疮、恶疮、瘤痔。用法用量:如疮不破,将疮拨破搽之,不过3度全可。制备方法:上除石灰外,俱烧灰,用滚水淋汁1-2碗,熬至半盏,用锅底煤相调成膏。
-
玉灰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四:组成:风化石灰1斤(细罗过用),韭菜1斤(洗净,细切)。主治:刀箭伤。用法用量:端午日合。制备方法:将韭菜于石臼内捣烂,次入石灰同捣令匀,捏作饼子,风干。
-
红娘丸
处方:红娘子、福矾(枯)、全蝎、真石灰各等分。制法:先将饼药盛于盏内,火上煎,候微沸即投石灰,次投堵药末即为丸,微干。功能主治:虫牙。用法用量:以绵包丸安患处。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
大散方
别名:百草散、备急百灵膏处方:草木茎叶(5月5日平旦在方圆5里内采)每种各半把。更以桑皮缠之令牢,至9月9日午时,出取阴干,百日药成,捣之,日晒令干,更捣,绢罗,贮之。功能主治:金疮伤折出血。用法用量:百草散(《圣济总录》卷一三九)、备急百灵膏(《传信适用方》卷三)。
-
神圣饼子
方出《永类钤方》卷十一,名见《普济方》卷四十六:方名:神圣饼子组成:玄胡索7枚,青黛2钱,肥牙皂(去皮子)2斤。主治:头痛不可忍者。牙痛,赤眼,脑泻,耳鸣。制备方法:上以5月5日,日未出,本人不语,将取3味同杵烂,次后下余药味,杵得所,抟作饼子,晒干。附注:《医统》无石灰,有韭菜一握。
-
金伤散
《外科精义》卷下:金伤散:处方:白及3两,陈石灰(风化)2两,桑白皮2两,黄丹2两,白附子1两,南星1两,龙骨1两。摘录:《外科精义》卷下《御药院方》卷十:方名:金伤散组成:白及1两,白蔹1两,乳香1两,龙骨半两,石灰半斤(远年者佳),黄丹少许。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入黄丹,有如淡红色。用药禁忌:忌风水。
-
梨子蜜饯(川式)
梨子蜜饯(川式)原料配方鲜梨子150千克川白糖85千克石灰11.25千克梨子蜜饯(川式)制作方法1.选梨:选择大小均匀,无虫无疤,完整成熟的糖型细砂梨作坯料。注意保持形态完整。2次,然后将果坯下锅用沸水煮制、煮熟后即可喂糖。梨子蜜饯(川式)质量标准规格:半边梨形,形态饱满。组织:砂细,爽口,饱满饱水。
-
信效散
《宣明论》卷十五:方名:信效散组成:信砒1钱,黄丹2钱,千古石灰(如无,但以陈久者,炒研细)4钱,(一方有龙骨,无石灰)。功效:清利头目,宽膈美食,固齿,宣通阳明气血,解金石一切毒药。主治:风热上客阳明之经,牙齿疳蚀,龈宣腐臭出血,色黄气腐,注闷,动摇疼痛,发作有时。用法用量:每上抄2-3粒大豆大。
-
双仙化毒膏
《救偏琐言 备用良方》:组成:麻油2两,锦纹大黄1两(锉片),麻黄(去根)5钱(锉断)。复用大黄1两,一半晒燥,一半与风化石灰同炒,炒至石灰如桃花色,去灰取黄,地上出火气,共为细末。青黛水飞5钱。合煎药总调于药油内,其搽法如擦合掌丸,以渐而施。余言及此,追悔无已。余授双仙化毒膏并牛黄八宝丹二方。
-
波尔多液
波尔多液是保护性无机铜杀菌剂。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温血动物低毒。对铜敏感的作物如李、桃、鸭梨、白菜、小麦、苹果、大豆等在潮湿多雨条件下,因铜的离解度增大和对叶表面渗透力增强,易产生药害。对石灰敏感的作物如茄科、葫芒科、葡萄、黄瓜、西瓜等,在高温干燥条件下易产生药害。
-
鼠璞散
《医林纂要》卷十:方名:鼠璞散组成:鼠璞(小鼠初生,未出毛者)、古圹石灰(研细,大黄炒,去黄用)。主治:金伤出血,受伤非殊绝者。制备方法:上合捣如泥,阴干,更研细。各家论述:方中鼠璞生长气血筋骨肌肉,石灰能止血去瘀。药贱而功大。
-
梨类果脯
肉质坚硬的果实只行浸硫,不作硬化处理。梨类果脯的干燥、整形及包装浸渍后的果块捞出,滤去多余的糖液,摊放在烘盘上,送入烘房,在60-65℃下烘至手触果块表面不粘,稍带弹性,呈棕黄色,含水量为15%-18%时取出,剔除烂块、伤疤和未渗透糖分的残次果块,然后将合格果块捏成扁平圆形,用防潮纸或塑料纸盒包装入箱。
-
桔饼(川式蜜饯)
桔饼(川式蜜饯)原料配方鲜桔80千克川白糖45千克食油、石灰水适量桔饼(川式蜜饯)工艺流程选料→制坯→灰漂→水漂→撩坯→再压汁→收货→起货→成品桔饼(川式蜜饯)制作方法1.选料:选用新鲜柑桔,剔除薄皮柑、麻柑及青柑。煮制中糖液因水分蒸发减少时应及时添加,煮至糖液浓度为75%左右时,即可起锅。
-
化肉膏
处方:桑枝灰5升,麻梗灰5升,石灰5升(未发者)。功能主治:化腐消毒,生肌敛口。各家论述:天灵按:化肉膏中之桑枝灰、麻梗灰所合成分为炭酸钾,加入石灰后即一变而为氢氧化钾,具有强腐蚀作用,伍以巴豆,其化腐之力愈益强大,他如灵仙、胆星、半夏、二乌等物,则取其能麻痹神经以减轻痛苦,配方制法,颇为巧妙。
-
神手膏
《普济方》卷五十一:方名:神手膏组成:石灰1两,斑蝥7个。功效:去痣。用法用量:用时先用刀剔破痣,再取药适量入于内涂之。制备方法:上蘸苦竹、麻油少许,却和匀,石灰揭调,然后入酽醋少许搅和。
-
石粟膏
《圣济总录》卷一○一:组成:石灰2两,粟米2合。主治:面粉皶,(疒咅)(疒畾)如麻子。用法用量:每洗面讫,拭面涂之。制备方法:将石灰罗细,同粟米纳瓶中,以水浸经3宿,取出研如膏,晒干重研如粉,以面脂调匀,入瓷盒中盛。
-
三黄散糊剂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方名:三黄散糊剂组成:大黄62g,黄芩62g,黄柏62g。主治:汤火伤。用法用量:将消毒纱布在糊剂中浸透,稍捻干,外敷。制备方法:加开水2升,浓缩煎至1升;不断搅拌,使成饱和状态后,用滤纸过滤,即成红褐色三黄石灰混和液;同时加入适量香油(高压消毒更好),即可。
-
百草露散
处方:石灰1斤,刺蓟6两,马齿2两,韭4两,百草霜1斤。制法:上先将草药四味同捣烂,渐渐入石灰,再捣匀,捏作饼子,阴干为末。功能主治:止血。主金疮。用法用量:干掺之。摘录:《鸡峰》卷十
-
清和膏
《外科医镜》:方名:清和膏组成:木芙蓉5两(重阳日采叶,或根皮或花俱妙),紫荆皮3两,独活2两,南星1两半,赤芍1两半,白芷1两。主治:痈疽发背及阴阳不和等毒。《医学集成》卷三:方名:清和膏组成:石灰5钱(研),巴豆5钱(研),大曲酒1茶杯,碱水2两,黄丹5钱,冰片4分,麝香4分,贝母2分。5-6日自愈。
-
金疮粉散
处方:石灰、地菘苗、细辛、旋覆根、葛叶、猪膏、青蒿、麦门冬苗、益母苗不拘多少(切)。制法:上药捣取汁,和石灰作饼子,晒干,末如粉。功能主治:止血,止痛,生肌,辟风水,续筋骨。用法用量:以敷伤疮上。摘录:《外台》卷二十九引《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