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须疮
出《外科启玄》卷七。羊须疮的病因病机:羊须疮是由脾胃湿热郁于肌肤,复感风邪而成。羊须疮的症状:羊须疮患者初起在下颏部出现小如粟米,大如黄豆的红色丘疹,焮热痒痛,破流黄水,浸淫成片。初服升麻消毒饮加苍术、黄连;湿热重者内服芩连平胃汤。外用三石散或三黄丹麻油调敷。
-
羊胡髭草
《*辞典》:羊胡髭草:出处:《江苏药材志》拼音名:Y nɡH ZīCǎo别名:羊毛胡子、羊胡子草(《中国经济植物志》)。来源:为莎草科植物披叶苔的全草。秆簇生,三棱形,高达40厘米。雄花小穗着生于茎端,鳞片卵状披针形,具锈色脉纹,边缘膜质,雄蕊3;功能主治:《江苏药材志》:治湿疮、黄水晶晶及小儿羊须疮。
-
羊须散
《疡科选粹》卷三:组成:羖羊须2钱,荆芥2钱,干枣(去核)2钱。主治:羊须疮。用法用量:先以温水洗净,香油调搽。制备方法:上烧炒存性,入腻粉5分,为末。
-
鸡腰膏
处方:大鸡腰子1对(蒸熟去皮),枯矾3分。功能主治:小儿胎毒及头、面、耳前、耳后一切湿疮,并羊须疮。用法用量:共捣融,加顶上冰片1-2分,敷之。摘录:《验方新编》卷十一
-
羊胡疮
又名羊须疮。是指发生于下颌须髯部位的化脓性皮肤疾病。羊胡疮的病因病机:羊胡疮是由脾胃湿热郁于肌肤,复感风邪而成。羊胡疮的症状:羊胡疮患者初起在下颏部出现小如粟米,大如黄豆的红色丘疹,焮热痒痛,破流黄水,浸淫成片。初服升麻消毒饮加苍术、黄连;湿热重者内服芩连平胃汤。外用三石散或三黄丹麻油调敷。
-
羊须
《*辞典》:羊须:出处:《纲目》拼音名:Y nɡXū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的须。②《会约医镜》:治小儿疳疮,羊须疮。附方:①治香瓣疮(生面上),口吻疮,耳疮浸淫、水出久不愈:羖羊须、荆芥、干枣肉各二钱。烧存性,入轻粉半钱。(《圣惠方》)②治蠼螋尿疮,汁出疼痛:毁羊须不拘多少,烧灰,研细,以腊月猪脂和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