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刺
阳刺为古刺法名。指治疗头痛,用正中一针,四旁各刺一针的刺法。即《黄帝内经灵枢·官针》所述十二刺之扬刺。《黄帝内经素问·长刺节论》所载阴刺之法亦同此,谓“入一旁四处”,但十二刺之阴刺为“左右率刺”之法。杨上善注《黄帝内经太素》中亦谓:“本作阴刺者,字误耳。”因本法用治头病,头为阳;
-
扬刺
概述:扬刺为古刺法。十二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官针》:“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操作方法:在穴位正中先刺一针,然后在上下左右各浅刺一针,刺的部位较为分散。说明:《黄帝内经太素》“扬刺”作“阳刺”,与阴刺对举。治疗痹证寒邪稽留范围较大。
-
刺龙牙
拼音名:CìLónɡYá别名:刺老牙、鹊不踏、刺老鸦、虎阳刺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辽东楤木的根皮和树皮。托叶和叶柄基部合生,分离部分线形,长约3mm,边缘有毛;苞片和小苞片披针形,膜质;萼无毛,长约1.5mm先端5齿裂,裂片卵状三角形;总皂甙小鼠灌胃的半数致死量为724mg/kg。祛风利湿;肾虚阳痿;失眠多梦;
-
龙牙楤木
别名:刺老鸦、虎阳刺、刺龙牙来源:为五加科楤木属植物辽东楤木Araliaelata(Miq.)Seem.春秋采挖,剥皮切段,晒干备用。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健胃,利水,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肝炎,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水肿。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阳剌
阳剌即“扬刺”,《黄帝内经太素》作阳刺,与“阴刺”对举。十二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官针》:“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指正中刺一针,旁边刺四针而浅,可治疗寒气稽留面积广大而浅的病症。近代所用的梅花针,即衍生于这种多针浅刺法。
-
楤木白皮
原形态:楤木(《本草拾遗》),又名:鹊不踏(《纲目》),刺老包、仙人杖、刺春头、鹊不站、破凉伞、虎阳刺、刺包头、通刺、黄龙苞、鸟不企草、老虎刺草、鸟不宿、红桐刺、白刺椿、刺杖、白刺桑柴、老虎吊、猫儿刺、百鸟不栖、红虎刺、刺桐、红刺蒙桐、虎椒刺、白塔刺头、黄狼尾巴、飞天蜈蚣、天蜈蚣、雀不站。
-
刺老鸦
出处:《黑龙江中药》拼音名:C LǎoYā来源:为五加科植物辽东楤木的根皮或树皮。但大鼠皮下注射楤木树皮的水提取液可降低四氧嘧啶性高血糖,对注射肾上腺素或大量葡萄糖后引起的高血糖亦有轻度抑制作用。辽东楤木根皮水浸液对小鼠灌胃的半数致死量为28.2克/公斤。性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辛,平,有小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