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青霞医案
《青霞医案》医案著作。一卷,清·沈登阶撰。书中记载沈氏多年临床实践中所收集的验案,反映其治疗思想和用药特点,其中多连续治疗的医案,便于读者掌握治疗疾病的全过程,但沈氏论治及分析予后尚有可商之处。本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
杨开泰
杨开泰清代医家。字万新,浙江诸暨人。精于医,尤对儿科擅长。有感于痘有专科,而疹少成书,贻误病儿,甚至不起者,亦复不少。于是专门拜萧山谢、沈两治疹名家为师,并获谢氏之《瘄子要领》、沈氏所传《郁氏遗书》,两书详略不同,互相补充,遂将其合而为《郁谢麻科合璧》,为治疹症之专著,甚多刻本及翻印本行世。
-
金匮要略编注
《金匮要略编注》金匮著作。二十四卷。清·沈明宗编注。刊于1692年。沈氏以世传的《金匮要略》刊本“编次失序”,已非原貌,并认为“从来著书立言,必先纲领,次及条目”,因将《金匮要略》重予编排,以序例冠于首,将以下的方论部分略串整理,使之趋于条理。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曹炳章将其改名为《沈注金匮要略》。
-
沈又彭
沈又彭清代医家。字尧封、尧峰,嘉善(今属浙江)人。初习举子业,因屡试不中,遂闭门专攻医学。医德高尚,尝因救治贫病患者,拒收重金礼聘,邑人誉其德。尝辑《女科读》、《沈氏女科辑要》、《医经读》,均有刻本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