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梃
李梃为明代医学家。字健斋。南丰(今属江西)人。著有《医学入门》,取材切于实用,对医学普及有一定促进作用。本书首列针灸,其中论刺法补泻及《杂病穴法歌》影响较广。
-
李健斋
李健斋即李梃。李梃为明代医学家。字健斋。南丰(今属江西)人。著有《医学入门》,取材切于实用,对医学普及有一定促进作用。本书首列针灸,其中论刺法补泻及《杂病穴法歌》影响较广。
-
医学入门
《医学入门》为书名。首载“子午八法”及“杂病穴法”,依次为“针法”“灸法”“炼脐法”及各种禁忌。本书以《医经小学》为蓝本,参考诸家学说,分类编纂而成。内容包括医学略论、医家传略、经穴图说、经络、脏腑、诊法、针灸、本草、外感病、内伤病、内科杂病、妇人病、小儿病、外科病、各科用药及急救方等。
-
散针法
散针法指在病痛部位选穴针刺的方法。见明·李梃《医学入门》:“散针者,治杂病而散用其穴,因病之所宜而针之,初不拘于流注也。若夫折伤跌扑,损逆走痛,因其病之所在而针之,虽穴亦不顾其得与否也。”即不拘流注等法而根据病情的需要选穴针刺。
-
五脏传变皆痰
五脏传变皆痰为五脏病机之一。见《幼科释谜》。李梃《医学入门》:“五脏传变,皆痰为患。盖痰乃风苗,火静则伏于脾,风动则壅于肺。痰火交作,则为急惊,或成嗽痹。痰火结滞,则为痫钓,或为咳嗽。痰火来去,则为泻青,皆由脾湿而成。”
-
目内证
目内证为儿科察目诊法。《小儿药证直诀·目上证》:“赤者心热,淡红者心虚热;青者肝热,黄者脾热,无精光者肾虚。”明·李梃:“小儿诸病,但见两眼无精光,黑睛运转,目睫无芒锋,如鱼猫眼状,或两眼闭而睛矇眬者死。黑珠满 ,睛明者少病。《保婴金镜录》:“目内色青,主肝经风热发搐;色黄主脾积少食;
-
龙虎交腾
龙虎交腾为针刺手法名。出明·李梃《医学入门》。其法:先一左(顺)一右(逆)捻针三九二十七次,得气后,大指向前转针并下按,再以大指弹动针尾催气,行下按上提动作以行气。用于赤眼、痈肿初起等热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