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统旨
《医学统旨》综合性医书。明·叶文龄撰。作者本着“爰辑旧闻,参之以新得,俾异同归一,繁简合中”的创作方法和目的。辑录历代医家之论述,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与临床经验,编成此书。卷二-四分述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多种病证的证治,兼述妇人、小儿、疮疡、耳、鼻、喉、口齿病证等;卷八介绍用药、药性及常用中药。
-
滋阴清膈饮
《准绳 类方》卷三引《医学统旨》:方名:滋阴清膈饮别名:滋阴清膈散、滋血清肺散组成:当归1钱半,芍药(煨)1钱半,黄柏(盐水炒)1钱半,黄连1钱半,黄芩1钱,山栀1钱,生地黄1钱,甘草3分。临床应用:梅核气:山氏患咽喉噎塞如梅核,时时嗳气,足冷如冰,用散结化痰汤十数剂罔效,细思之,此阴火也。
-
滋阴保肺汤
《杏苑》卷五:方名:滋阴保肺汤组成:黄柏(酒炒)、知母(酒洗)、麦门冬1钱,黄耆1钱,黄芩(中枯者)1钱,生地黄1钱5分,甘草(生)4分,五味子4分,当归7分,山栀仁(炒)7分,桔梗3分,茯苓8分。主治:肺痿。咯吐血,咳血丝,自汗。水煎熟,食后服。加减:久嗽,加款冬花5分;主治:阴虚火动而嗽血者。
-
滋血润肠汤
《准绳 类方》卷三引《医学统旨》:方名:滋血润肠汤组成:当归(酒洗)3钱,芍药(煨)1钱半,生地黄1钱半,红花(酒洗)1钱,桃仁(去皮尖,炒)1钱,大黄(酒煨)1钱,枳壳(麸炒)1钱。主治:血枯及死血在膈,饮食不下,大便燥结。用法用量:以水1钟半,煎至7分,入韭菜汁半酒盏,食前服。制备方法:上为末。
-
石峰子
石峰子即叶文龄。叶文龄为明代医家。字德徵,号石峰子。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年轻时学儒后改学医,参加官试,屡次优良,先在太医院任吏目,1534年升为御医,1540年再升为院判,后来因母亲年老而辞职。著有《医学统旨》。
-
叶文龄
叶文龄为明代医家。字德征,号石峰子,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年轻时学儒后改学医,参加官试,屡次优良,先在太医院任吏目,1534年升为御医,1540年再升为院判,后来因母亲年老而辞职。著有《医学统旨》。内容涉及杂病妇儿诸科,现存多种版本。
-
加味七气汤
《风劳臌膈四大证治》:加味七气汤:处方:木香、厚朴、半夏、青皮、苍术、枳壳、陈皮、茯苓、甘草。摘录:《济生》卷二《准绳 类方》卷四引《医学统旨》:组成:蓬术1钱半,青皮1钱半,香附(俱米醋炒)1钱半,延胡索1钱,姜黄1钱,草豆蔻仁8分,三棱(炮)7分,桂心5分,益智仁7分,陈皮8分,藿香7分,炙甘草4分。
-
凉血清肠散
《证治准绳·类方》卷六:凉血清肠散:处方:生地黄当归芍药各3.6克防风升麻荆芥各3克黄芩(炒)黄连香附<炒)川芎甘草各1.5克功能主治:凉血清肠。治大肠热甚,肠风下血,脱肛。用法用量:水煎服。
-
木香顺气散
《证治准绳·类方》卷四引《医学统旨》方之木香顺气散:组成:木香、香附、槟榔、青皮(醋炒)、陈皮、厚朴(姜汁炒)、苍术(米泔浸炒)、枳壳(麸炒)、砂仁各一钱,炙甘草五分。主治气滞腹痛。功能主治:《普济方》卷一七一引《医学切问》方之木香顺气散主治奔豚痃癖,心气腹满,两胁刺痛,牵引腰背,屈伸不利。
-
顺气聪耳汤
《观聚方要补》卷七引《医学统旨》:方名:顺气聪耳汤组成:枳壳2钱,柴胡2钱,乌药1钱,木通1钱,青皮1钱,川芎1钱,石菖蒲1钱,甘草5分。主治:因脑怒而耳鸣。用法用量:水煎服。制备方法:上锉。附注:方中川芎,《济阳纲目》作 川乌。
-
清咽宁肺汤
处方:桔梗6克山栀(炒)黄芩桑皮甘草前胡知母贝母各3克功能主治:治咳嗽,咽痛。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二引《医学统旨》《眼科阐微》卷三:方名:清咽宁肺汤组成:桔梗2钱,山栀(炒)1钱,黄芩1钱,桑白皮1钱,甘草1钱,前胡1钱,知母1钱,贝母1钱,陈皮8分,半夏8分。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
七气消聚散
《杂病广要》引《医学统旨》:方名:七气消聚散组成:香附米1钱半,青皮1钱,蓬术1钱,三棱(俱醋炒)1钱,枳壳(麸炒)1钱,木香1钱,砂仁1钱,厚朴(姜制)1钱2分,陈皮1钱2分,甘草(炙)4分。主治:因积聚相攻,或疼或胀初作者。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3片,煎8分,食前服。
-
叶德徵
叶德徵即叶文龄。叶文龄为明代医家。字德徵,号石峰子。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年轻时学儒后改学医,参加官试,屡次优良,先在太医院任吏目,1534年升为御医,1540年再升为院判,后来因母亲年老而辞职。著有《医学统旨》。
-
降气化痰汤
处方:紫苏子(炒,捶碎)1钱半,前胡1钱,半夏1钱,茯苓1钱,橘红1钱,桑皮1钱,杏仁1钱,瓜蒌仁1钱,甘草5分。功能主治:喘因于痰者,喘则便有痰声。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三引《医学统旨》
-
清金化痰汤
处方:黄芩栀子各4.5克桔梗6克麦门冬(去心)贝母橘红茯苓各,9克桑皮知母瓜蒌仁(炒)各3克甘草1.2克功能主治:清肺化痰。现多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属痰热证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食后服。主治:咳嗽。因火者,咽喉干痛,面赤,鼻出热气,其痰嗽而难出,色黄且浓,或带血丝,或出腥臭。
-
祛风清上散
处方:酒黄芩6克白芷4.5克羌活防风柴胡各3克川芎3.6克荆芥2.5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治风热上攻,眉棱骨痛。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四引《医学统旨》《准绳 类方》卷四引《医学统旨》:方名:祛风清上散别名:祛风清上汤组成:酒黄芩2钱,白芷1钱,羌活1钱,防风1钱,柴胡梢1钱,川芎1钱2分,荆芥8分,甘草5分。
-
润肺丸
《御药院方》卷五:方名:润肺丸组成:朱砂(水飞)2两,五灵脂(微炒)2两,苦葶苈(隔纸炒)1两,杏仁(去皮尖,麸炒)1两,半夏曲1两。黄连清热燥湿,百部温肺杀虫,明矾却湿以杜生虫之本,鹤虱杀虫以绝化虫之源,桑皮清肺气以肃金,甘草缓中州以和胃,使君子健脾气化积,楝根皮泻湿热杀虫,白及膏润补肺之残缺也。
-
香砂宽中汤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三引《医学统旨》《准绳 类方》卷三引《医学统旨》:方名:香砂宽中汤别名:香砂宽中散组成:木香(临服时磨水入药3-4匙)1钱半,白术1钱半,陈皮1钱半,香附1钱半,白豆蔻(去壳)1钱,砂仁1钱,青皮1钱,槟榔1钱,半夏曲1钱,茯苓1钱,厚朴(姜制)1钱2分,甘草3分。水煎熟,食远温服。
-
追风如圣散
治疯犬咬伤。摘录:《外科正宗》卷四《准绳 类方》卷一引《医学统旨》:方名:追风如圣散别名:如圣散、金刀如圣散组成:川乌4两,草乌4两,苍术4两,金钗、石斛1两,川芎5钱,白芷5钱,细辛5钱,当归5钱,防风5钱,麻黄5钱,荆芥5钱,何首乌5钱,全蝎5钱,天麻5钱,藁本5钱,甘草3两,人参3钱,两头尖2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