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四明医案
《四明医案》为医案著作。清·高鼓峰撰。刊于1725年。作者长期行医浙中,治病多效验。本书仅辑录生平所治疑难病证28例,颇多独到的临床见解。本书收入《医宗己任篇》中。
-
杨乘六
杨乘六清代医家。字以行,号云峰,西吴(今浙江湖州)人。精于医,尤对脉诊最为擅长,撰《临证验舌法》,系以病证之阴阳、虚实、脏腑配方主治立篇,书中有方43首;另辑有《医宗己任篇》,系集高鼓峰之《四明心法》、《四明医案》,吕用晦之《东庄医案》及董废翁之《西塘感证》四种而成。
-
医宗己任篇
《医宗己任篇》医学丛书。清·杨乘六辑,王汝谦补注。全书辑评四种清代医著,即高鼓峰《四明心法》(又名《医家心法》)三卷;《四明医案》一卷;以及吕用晦《东庄医案》一卷,董废翁《西塘感症》三卷。本书在评注中指出高鼓峰等三位的学术渊源宗薛己、赵献可一派,重视脏腑辨证及肾命学说,有助于领会原著精神。
-
高斗魁
高斗魁(1623-1670年)明末清初医家。治宗张介宾,言脉辨证,处方用药有独到之处,强调脉、症、时三者互参。提出中风有真中、类中之分,并有效果良好的一套治法。此外,提出治痢“当调气不当破气,当和血不当利血”,并创用泽泻汤加减以治痢,甚为后学所推崇。撰有《医家心法》、《四明心法》、《四明医案》均刊于17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