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痘疹心法要诀
《痘疹心法要诀》痘疹专著。四卷。即《医宗金鉴》卷五十六——五十九。本书以七言歌诀加注的形式论述痘疹的证治,内容比较简要,但比较规范、精辟。并有附图多幅。
-
麻疹谵妄
麻疹谵妄病证名。指麻疹出现谵妄症状。《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谵妄一证,乃毒太盛,热昏心神而然也。”治宜清火解毒。疹未出而谵妄者,用三黄石膏汤;疹已出而谵妄者,用黄连解毒汤。
-
贯脓
贯脓出《古今医鉴》。指痘疮贯脓。凡痘疮七至九日渐贯脓,脓水之盈亏,视气血之盛衰而定。气血充盈者,易脓易痂;气血不足者,毒不成浆,气不胜者,则毒内陷,出现五陷等现象。《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分灌浆顺证、灌浆逆证、灌浆险证。
-
痘后浮肿
痘后浮肿病证名。出《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痘疮脱痂后,因表虚不固,见风太早,风邪乘虚而入,引起面目、遍身浮肿。治宜微汗解表,用五皮饮。
-
百日疮
概述:百日疮:1.小儿出生后百日内出现的瘙疹;又名天痘、天行痘,天疮、天花、天行发癍疮、疫疠疱疮、豌豆疮、登痘疮、百日疮、虏寄疮。初起与伤寒相类似,有形寒,身热,呕吐,惊悸,口鼻气粗,耳尻不热,遍身疼痛,耳后有红筋等先驱症,在整个病程中其特点可分为发热、见形、起胀、灌浆、收靥、脱痂六个阶段。
-
加味保元汤
《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卷五十七方之加味保元汤:处方:人参、猪苓、泽泻、白术(土炒)、黄芪(蜜炙)、赤茯苓、炙甘草。人粪清热解毒。摘录:《医学集成》卷二《万病回春》卷七方之加味保元汤:组成:黄耆2钱,人参1钱,麦门冬(去心)2钱半,知母1钱半,栀子(炒)1钱半,甘草5分。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
加味归宗汤
《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卷五十六方加味归宗汤:处方:大黄、生地黄、赤芍药、山楂、青皮、木通、荆芥穗、炒牛蒡子、当归尾、红花、紫草、犀角、黄连、穿山甲、地丁。功能主治:《医宗金鉴》卷五十八方之加味归宗汤主治毒火亢极,真阴不能胜邪,痘当出而未出,发热,腰频频作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
芍药防风汤
功能主治:《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卷五十八方之芍药防风汤主治小儿痘出不快,发热腹痛而烦躁者。附注:《金鉴》本方用法:引用生姜,水煎服。《种痘新书》卷十二方之芍药防风汤:组成:白芍、陈皮、升麻、防风、桔梗、川芎、枳实、厚朴、甘草、白芷、香附。运用:大便秘,加酒大黄;感寒,加苏叶,生姜引。
-
麻疹阐注
《麻疹阐注》麻疹专著。清·张霞谿撰。刊于1840年。本书卷一-二系将《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的(麻)疹门作了补充注释。卷三-四为附采诸家麻(疹)后证治,引述前代麻疹著作中有关麻疹的合并症、后遗症的证治等内容。现有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石印本及《珍本医书集成》本。
-
夹疹痢
清·朱梦芬《麻疹集成》:“麻疹作痢,毒在肠胃,在初热未出时见之,宜疏托为君,佐以行滞;正没、没后见之,宜解毒、凉血、行气。”如临床表现有腹痛下痢,或赤、或白,与赤白相兼者,不可轻用收涩之剂,宜清热导滞汤(《医宗金鉴》:山楂、厚朴、生甘草、枳壳、槟榔、当归、白芍、黄芩、连翘、牛蒡子、青皮、黄连)。
-
竹茹石膏汤
《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卷五十九方之竹茹石膏汤:处方:半夏(姜制)、赤茯苓、陈皮、竹茹、生甘草、煅石膏。主治麻疹火邪内迫,胃气冲逆,呕吐。功能主治:《麻症集成》卷三方之竹茹石膏汤主治麻症吐利兼作,或滞下,火邪内迫多吐。
-
医宗金鉴
由吴谦等编纂。成书于1742年。内容有:《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金匮要略注》、《四诊心法要诀》、《运气要诀》、《伤寒心法要诀》、《杂病心法要诀》、《妇科心法要诀》、《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痘疹心法要诀》、《种痘心法要旨》、《外科心法要诀》、《眼科心法要诀》、《刺灸心法要诀》、《正骨心法要旨》。
-
瘙疹
瘙疹病证名。见《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凡小儿在未出痘疹之前感受风邪,以致遍身红点,如粟米之状。治宜疏散风邪,用银翘散加蝉蜕。
-
麻疹喘急
麻疹喘急病证名。指麻毒攻肺,呼吸急促。《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初出未透,无汗喘急者,此表实拂郁其毒也,宜用麻杏石甘汤发之。疹已出,胸满喘急,此毒气内攻,肺金受克,宜用清气化毒饮(前胡、桔梗、栝楼仁、连翘、桑皮、杏仁、黄芩、黄连、玄参、生甘草、麦冬)清之。”参见麻毒陷肺条。
-
麻疹烦渴
麻疹烦渴病证名。《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凡出麻烦渴者,乃热毒壅盛也。”出现本证的不同时期应分别施治:麻疹尚未透出时,宜透疹生津,用升麻葛根汤加花粉、麦门冬;疹已出者,宜清热保津,用白虎汤;疹没后烦渴者,宜清余热,益胃津,用竹叶石膏汤。
-
儿茶散
概述:儿茶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四首。功能主治:《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方之儿茶散主治牙根肿痛,齿龈微赤,有白泡,舌尖粉碎者。《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卷五十九方之儿茶散:处方:硼砂二钱,儿茶五钱制法:为细末用法用量:每服一匙,凉水调下。功能主治:《痘科类编》卷三方之儿茶散主治麻疹声哑无音者。
-
归宗汤
概述:归宗汤为方剂名,出自《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卷五十六方。处方:大黄、生地黄、赤芍药、山楂、青皮、木通、荆芥穗、炒牛蒡子。主痘证毒火太盛,形气壮实,无风寒表邪,壮热不已,爪甲青紫,四肢厥冷,恶热,头汗出,通身蒸蒸汗出,谵语,烦躁狂乱,大渴引饮,唇口焦裂,舌生芒刺,大小便闭,吐血,小便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