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肠(疒^颓)
肠(疒^颓)病名。出《黄帝内经太素》卷十五。①指因寒湿侵犯下焦而诱发少腹、阴睾牵引作痛,或肿坠痒疼之病证。治宜散寒祛湿止痛之剂,可选木香金铃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认为起因为房室过度,治用茱萸内消丸等方。②指脱肛,即直肠之脱出。多因“脉涩,气少血多而寒,故冷气冲下,广肠脱出,名曰肠(疒^颓)。”
-
阴(疒^颓)
阴(疒^颓)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多因喜、怒、哀、乐、悲、思、恐等七情所伤,或坐卧冷湿,或寒邪侵袭郁结而成。“肠(疒^颓)、卵胀难差,水(疒^颓)、气(疒^颓)、针灸易治。”又《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子宫脱出名为阴(疒^颓)”。即子宫脱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