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蚌
拼音名:B nɡ别名:圆蚌来源:软体动物门瓣鳃纲蚌科圆蚌Anodontapacifica(Heude),以肉、贝壳入药。生境分布:四川。性味:甘、咸,凉。功能主治:肉:除湿,明目。主治崩漏,带下,痔疮肿痛。壳:化痰消积。治反胃呕吐,止白带,除痈疮。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蚌津散
处方:水中大蚌。制法:置大碗中,任其口开,用冰片2-3分、当门麝2-3分为末,挑入蚌口内,即浆水流入碗内,再加冰片、麝香少许。功能主治:汤泡火烧。用法用量:如所扫之处,不肯干,必溃烂,将蚌壳烧灰存性为末,入冰、麝少许掺之妙。摘录:《洞天奥旨》卷十六
-
珠窝散
处方:大蚌1~2个(用文武火一盆,上架铁楞,置蚌煅之)冰片(每散30克,加片0.9克)制法:为末,研匀。功能主治:治汤泡火烧溃烂及下部恶疮。用法用量:湿烂者,用筛筛上,自然收燥,如湿再加,不可剥去;燥则用麻油调涂,痂落自愈。摘录:《医级》卷八
-
铜青膏
《普济方》卷七十三引《十便良方》:方名:铜青膏组成:石盐1枣核大,人乳1枣许。制备方法:上药置故铜碗中,以古钱10文研之,使青稠着碗底,取熟艾急缚一鸡子许,掘地作小坑子,坐艾于坑中,烧使烟出,以铜碗覆上,以土拥四边,勿令烟出,量艾燃尽,刮取着碗青药。
-
瓣介幼虫
瓣钩幼虫亦称瓣介幼虫,河蚌幼虫。系淡水产瓣鳃类的单齿蚌(Cristaria)的幼虫,在左右两瓣贝壳的末端(壳底部)具数个大小钩,藉此钩住淡水鱼的皮肤、鳍和鳃等,或侵入皮肤内形成被囊。变态完成后离开鱼体沉入水底。
-
海水生物群落
海水生物群落是海岸带位于陆地和海洋交界处,水深从几米到几十米,光照充足,含盐量、水温和地形变化较大。由河流带来的有机物质比较丰富。生物成分复杂多样,第一性生产者以浮游植物和大型固着生长的绿藻、褐藻与红树类植物为主;浅海带为水深不超过200米的大陆架部分。消费者除桡足类外,大都为滤食性鱼类,如鳕、鲱等。
-
静水生物群落
静水生物群落静水是指陆地上的湖泊、沼泽、池塘和水库等。以湖泊为例,静水生态系统大都系在盆状洼地中积水而成。滨岸带水层较浅,光照充足,营养物质丰富,生物种类多,尤以水生维管束植物和藻类最为繁盛,它们是有机物质的主要生产者。消费者以桡足类、枝角类、鱼类为主,水底淤泥中常有蚊类幼虫和水蚯蚓等。
-
点眼盐绿膏
处方:盐绿1分,蜜半两。制法:上药于蚌蛤壳内相合。功能主治:目胎赤痛。用法用量:每夜临卧时于火上炙令暖,点目眦头。立愈。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
海藻浸酒
处方:海藻(洗去咸)3两,赤茯苓(去黑皮)3两,防风(去叉)3两,独活(去芦头)3两,附子(炮裂,去皮脐)3两,白术3两,鬼箭(去茎用羽)2两,当归(切,焙)2两,大黄(锉,醋炒)4两。功能主治:气肿,行走无定,或起如蚌,或大如瓯,或着腹背,或着臂脚。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
马刀肉
《*辞典》:马刀肉:出处:《纲目》拼音名:MǎDāoR u来源:为竹蛏科动物长竹蛏的肉。性味:姚可成《食物本草》:甘,寒,无毒。功能主治:①《纲目》:同蚌。②姚可成《食物本草》:主明目,除热、止渴,解酒毒。治妇人劳损下血。注意:《本草衍义》:发风痰,不可多食。
-
神应八宝丹
用法用量:年久愈坚愈效,以井花水浓磨,照常点之。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用福蜜1两半,以铜锅熬,去膜,丝绵滤过,先下砂、麝、珠、矾、丹,次下冰、石,随热即丸,如黄豆大,用瓷罐盛。附注:八宝丹(《医学入门》卷七)。
-
珍珠冰片散
《疮疡经验全书》卷二:方名:珍珠冰片散组成:珍珠1钱,红绒末1钱,人中白(煅)1钱,鸡内金(煅存性)1钱,铜青1钱,青靛1钱,黄连1钱,孩儿茶1钱,细牙茶1钱,枯矾2钱,冰片5分,麝香2分。主治:骨槽风。用法用量:先用蚌水澈净患处,每掺入之,1昼夜10-20次。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瓣钩幼虫
瓣钩幼虫亦称瓣介幼虫,河蚌幼虫。系淡水产瓣鳃类的单齿蚌(Cristaria)的幼虫,在左右两瓣贝壳的末端(壳底部)具数个大小钩,藉此钩住淡水鱼的皮肤、鳍和鳃等,或侵入皮肤内形成被囊。变态完成后离开鱼体沉入水底。
-
鲤
以底栖动物为主要食料,如螺蛳、蚌、蚬和昆虫的幼虫等,也食水草和丝状藻类。在东北地区,6月才开始产卵。经过长期人工选择,已培育出许多养殖品种,如红鲤、团鲤、肉鲤、呆鲤、荷包鲤、芙蓉鲤、镜鲤、丰鲤等。鲤分布于亚洲东部大陆,中国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诸流域,以及台湾、海南省到朝鲜及日本。
-
阴中生核
阴中生核为病证名。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妇人阴中生核,肿大不消,此亦阴挺之类,用蚌蛤肉塞阴中,日换数次,早服补中益气汤,晚服龙胆泻肝汤,连服数日即消;消后再用四物汤加柴胡、山栀、龙胆草调理。”
-
蚌合
蚌合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指椒疮目赤畏热,一二日两睑渐肿硬,俨如蚌蛤之紧合者。多因痰燥血滞、脾火上泄所致。治宜泻火、散瘀为主,方选清脾凉血汤、归芍红花散等加减。
-
维阳感召汤
《证因方论集要》卷一:方名:维阳感召汤组成:人参、天冬、麦冬、熟地、生地、茯神、犀角(镑)、羚羊角(镑)、琥珀(研)、龙齿(煅)、珍珠(研)、龟版(炙)、龙眼肉。主治:阴不维阳,达旦不寐。人参、天冬、二地乃三才丹,以补手足太阴;琥珀,松脂入土而成实,珍珠,老蚌感月而结胎,故能安魂魄,定心神;
-
海象
海象是鳍足目海象科的唯一种。40厘米的上犬齿,突出口外形成獠牙,与象牙相似而得名。分布于太平洋和大西洋北部沿岸。雌性体长约300厘米,体重仅及雄者之半;皮肤粗而厚、皮下脂肪厚达10~四肢宽大,肥厚,呈鳍状,借鳍状肢支撑可在陆地上移动;海象的合群本能较强,当受到猎捕小艇攻击时,可以联合防御甚至使小艇覆没。
-
流水生物群落
流水生物群落流水主要指陆地上的江河与溪流等。消费者中有浮游动物甲壳类和底栖穴居的水蚯蚓、蚊类幼虫等,有的地方还有螺、蚌等软体动物。被有毒物质严重污染的河流,不仅可以改变水生生物的种群结构、有机体的生理、形态和繁殖,还通过破坏鱼、虾、蟹的产卵场和切断其洄游路线,使水产资源减少,甚至影响人类健康。
-
鸡冠蚬肉
鸡冠蚬肉(cockscomb-likeecphymaoneyelid)为病名,是指以眼睑内生红肉赘生物,初起于眼睑目眦之内,渐渐掩盖白睛和黑睛,状若鸡冠,或形如蚌蚬肉为主要表现的外障眼病。